【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
技术介绍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原有的主要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而这些化石能源在消耗的同时也会产生有害气体,从而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开发新型能源和环境友好型能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各种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对为其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输出电压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有点,被公认为最有希望的动力电池。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多采用各种嵌锂碳/石墨材料,但是,碳材料的嵌锂电位(0~0.26V)与金属锂的沉积电位很接近,当电池过充时,金属锂可能会在碳电极表面析出而形成锂枝晶,枝晶进一步生长,则可能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相接,从而引起短路;此外,碳材料还存在首次充放电效率低、与电解液发生作用、存在明显的电压滞后现象、大电流充放电能力低等缺点。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是一种“零应变”材料,在锂离子嵌入脱出的过程中晶体结构能够保持高度的稳定性,而使其具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钡源、钠源和钛源置于球磨罐中,球磨10‑14h,然后放于马弗炉中在400‑600℃下预烧4‑6h,冷却至室温,于球磨机中球磨3‑4h,过筛,再放入马弗炉中于900‑1100℃下烧10‑15h,冷却至室温,球磨24h,即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aNa2Ti6O14前驱体;(2)将锂源、镧源、钛源以及步骤(1)合成的BaNa2Ti6O14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搅拌3‑5h,然后转移到密闭反应釜中在160‑200℃下保温12h,冷却抽滤,在80‑120℃下干燥12h,将所得混合物放于马弗炉中,600‑800℃下焙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钡源、钠源和钛源置于球磨罐中,球磨10-14h,然后放于马弗炉中在400-600℃下预烧4-6h,冷却至室温,于球磨机中球磨3-4h,过筛,再放入马弗炉中于900-1100℃下烧10-15h,冷却至室温,球磨24h,即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aNa2Ti6O14前驱体;(2)将锂源、镧源、钛源以及步骤(1)合成的BaNa2Ti6O14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搅拌3-5h,然后转移到密闭反应釜中在160-200℃下保温12h,冷却抽滤,在80-120℃下干燥12h,将所得混合物放于马弗炉中,600-800℃下焙烧10-12h,得到BaNa2Ti6O14-aLi3xLa2/3-xTiO3(LLTO)复合负极材料;其中:0.05≤x≤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