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可循环充放、环境友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的化学电源,是混合动力与纯电动力电源之一。目前,常用的几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LiCoO2、LiPeO4和LiNi1/3Mn1/3Co1/3O2等)无法满足锂离子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要求,特别是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要求。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M=Co、Ni、Mn的至少一种)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因此被认为是未来用于长续航里程的纯动力电源(EV)和混合动力电源(HEV)的理想正极材料之一。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在较高的充电电压下,具有很高的比容量,但其在大电流工作条件下容量衰减较快,极化现象明显,这制约了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及Li+迁移速率可以降低极化作用,大大提高电池可逆容量及倍率性能。而调节材料颗粒粒径及其分布、内部致密性、形貌是控制锂离子在材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通式为:xLi2MnO3·(1‑x)LiNiaCobMncO2,其中0.2≤x≤0.7,a+b+c=1,0.2≤a≤0.8,0.1≤c≤0.5;所述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颗粒内部密实,振实密度TD>2.0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通式为:xLi2MnO3·(1-x)LiNiaCobMncO2,其中0.2≤x≤0.7,a+b+c=1,0.2≤a≤0.8,0.1≤c≤0.5;所述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颗粒内部密实,振实密度TD>2.0g/cm3,粒度分布系数K90为0.6~0.9,其中K90=(D90-D10)/D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度D50为4μm~15μm。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按照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xLi2MnO3·(1-x)LiNiaCobMncO2中的锰、镍、钴摩尔比,将锰盐、镍盐、钴盐混合在一起,配制成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5~3mol/L的金属盐混合溶液;其中,0.2≤x≤0.7,a+b+c=1,0.2≤a≤0.8,0.1≤c≤0.5;步骤B、在搅拌的同时将所述金属盐混合溶液和浓度为0.5~2.5mol/L的碳酸盐溶液并流加入到反应釜中,使反应液的pH值为7.5~8.5,控制反应温度为35~60℃、反应时间为6~60h,从而制得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前驱体浆液;步骤C、对所述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前驱体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对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进行清洗和干燥,然后过300~500目筛进行筛分,从而得到前驱体;步骤D、按照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xLi2MnO3·(1-x)LiNiaCobMncO2中锂与锰、镍、钴的摩尔比,将所述前驱体与锂源均匀混合,并在7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顺林,刘亚飞,陈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