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539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01
本案公开了一种试剂片,包括:试纸条,其具有预处理段、反应段和吸水段;上盖,其设有压合试纸条上表面的上槽,该上槽具有与预处理段对应的滴液孔和与反应段对应的检测孔;下盖,其与上盖可拆卸连接;下盖设有与上槽相对应的用于对试纸条实现包覆的下槽;其中,上槽设有用于引导滴液沿预定路径流向反应段的U型挡墙;上槽对应吸水段的区域设有至少两个与滴液流向垂直的压条,且这些压条沿滴液流向逐渐压迫试纸条。本案通过对试剂片内部结构的改进,使得其可以在小型化之后依然能获得均匀可控的扩散速率,有效解决了内部试纸条的固定和液体外溢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剂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外诊断领域的耗材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用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包覆式试剂片。
技术介绍
市面上已有的体外诊断自动化设备用试剂片,一般直接将试纸条放置于塑料壳体内,塑料盒体只起到简单固定和保护的作用。在研究试纸条性能的时候专注于试纸条本身,而忽略了外壳结构的影响。为了减小外壳结构对试纸条性能的影响,设计者通常选择将试纸条与壳体的间隙留的很大,这使得壳体体积极大。如若将试剂片的体积缩小,其内部结构又会对所产生的毛细吸附力变化变得敏感,微小结构的改变将使得毛细吸附力的波动变得无序,这使得研发者在对现有试剂片的小型化改造时,无法等比例地缩小或放大。试剂片在小型化后,会产生许多新的不可预测的技术障碍,例如液滴扩散流向不可控、液滴扩散速率不可控、侧向毛细吸附力不可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案提出了一种试剂片,其旨在期望能够通过对试剂片内部结构的改进,来克服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试剂片,其包括:试纸条,其至少依次具有一预处理段、一反应段和一吸水段;上盖,其设有压合所述试纸条上表面的上槽,该上槽具有与所述预处理段对应的滴液孔和与所述反应段对应的检测孔;下盖,其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设有与所述上槽相对应的用于对所述试纸条实现包覆的下槽;其中,所述上槽设有用于引导滴液沿预定路径流向反应段的U型挡墙;所述上槽对应所述吸水段的区域设有至少两个与滴液流向垂直的压条,且这些压条沿滴液流向逐渐压迫所述试纸条。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上槽对应所述吸水段的区域还设有与滴液流向平行的第一导流筋。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U型挡墙的U型开口处设有与滴液流向垂直的聚液挡墙;其中,所述聚液挡墙的高度小于所述U型挡墙的高度,以使得所述聚液挡墙对所述试纸条中预处理段的压合深度不足以阻止滴液流向反应段。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聚液挡墙与所述滴液孔之间还设有聚液槽。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聚液槽中还设有与滴液流向平行的第二导流筋。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上槽正对所述检测孔的两侧侧壁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试纸条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凸点,所述下槽正对所述试纸条反应段的两侧设有用于对所述试纸条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筋;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凸点和第一定位筋被设置为:当所述上盖与下盖连接后,所述第一定位凸点与第一定位筋交错排列,且彼此之间留有空隙。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上槽正对所述试纸条吸水段的两侧侧壁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试纸条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凸点,所述下槽正对所述试纸条吸水段的两侧设有用于对所述试纸条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筋;并且,所述第二定位凸点和第二定位筋被设置为:当所述上盖与下盖连接后,所述第二定位凸点与第二定位筋交错排列,且彼此之间留有空隙。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下槽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上槽和下槽的外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增韧凹槽。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片,其中,所述上盖和下盖中分别设有多个定位销和与该些定位销对应的用于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具有对所述定位销形成挤压的收缩内壁。本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案使用上中下三层叠加结构,上下盖与试纸条压合在一起,实现了试纸条的片状化和小型化。2、本案通过对试剂片内部结构的改进,使得其可以在小型化之后依然能获得均匀可控的扩散速率,有效解决了内部试纸条的固定和液体外溢等问题,提高了对试纸条的检测精度。3、本案采用反倒钩可防止结构松动,定位精准,体积小巧,装配简单快速。附图说明图1为试剂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试剂片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试剂片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试剂片中上盖的俯视图。图5为试剂片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6为图5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试剂片沿B-B方向的剖面图。图8为试剂片上盖中第一导流筋和压条的剖面图。图9为试剂片中液滴随毛细吸附力扩散的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9所示,本案列出一实施例的试剂片,其包括:试纸条1,其至少依次具有一预处理段101、一反应段102和一吸水段103;预处理段101主要用于对待反应的滴液进行预处理,该预处理包括过滤杂质细胞等等。反应段102中预装有反应底物,用于与滴液中的特定成分产生反应,以生成可被后续检测设备所识别的标志产物。吸水段103一般吸水性材质,用于提高吸附力并将滴液沿预定路径从预处理段101流经反应段102最终到达吸水段103。当然,在滴液于试纸条1流动的过程中,会由于外周试剂片结构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毛细吸附影响,这些毛细吸附会导致不同的扩散效果,因而,设计试剂片结构来控制甚至利用这些毛细吸附具有意义。上盖2,其设有压合试纸条1上表面的上槽201,该上槽201具有与预处理段101对应的滴液孔202和与反应段102对应的检测孔203;滴液孔202用于滴加待测液滴,检测孔203用于进行光学检测。下盖3,其与上盖2可拆卸连接;下盖3设有与上槽201相对应的用于对试纸条1实现包覆的下槽301;其中,上槽201设有用于引导滴液沿预定路径流向反应段102的U型挡墙204;当上盖2和下盖3连接后,上槽201和下槽301将试纸条1包覆其中,U型挡墙204围着滴液孔202设置,通过紧紧压住试纸条1的预处理段101将滴加于试纸条1上的待测液滴彻底阻断,使得液滴只能从U型挡墙204的U型开口处向外扩散,从而达到了引导滴液沿预定路径流向反应段102的目的。上槽201对应吸水段103的区域设有至少两个与滴液流向垂直的压条205,且这些压条205沿滴液流向逐渐压迫试纸条1。吸水段103用于将滴于预处理段101的待测液滴向自身拖拽,而压条205的作用是:1)通过压住试纸条1来固定住试纸条1,使其在槽内不会左右晃动,以免影响液滴扩散效果;2)通过调节压条205压入试纸条1吸水段103的深度,来控制对液滴的毛细吸附力大小,从而控制液滴的扩散速率和均匀度。将这些压条205设置为沿滴液流向逐渐压迫试纸条1的原因是:当液滴刚滴落于预处理段101时,此时所需的毛细吸附力较大,压条205压入试纸条1吸水段103的深度应较浅,以保证足够大的牵引力把液滴拖拽过来,而随着液滴的扩散,液滴逐步流到吸水段103,所需的毛细吸附力减小,可控制压条205压入试纸条1吸水段103的深度增大,直至控制全部待测液滴能够在设计时间内完成与反应段102的反应,并最终到达吸水段103。压条205应被设计为能够兼顾液滴的流动性和试纸条1的稳定性,如图8所示,当只有两个压条205时(压条205a和压条205b),压条205a相对于压条205b处于上游,它的高度较低,对试纸条1的压入深度浅,从而保证在足够的毛细吸附力,压条205b的高度较高,对试纸条1的压入深度深,能够保证在依然提供毛细吸附力的前提下,对试纸条1进行固定,使试纸条1在槽内不会晃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处于最下游端的压条205b的高度不能高至压死试纸条1,这样液滴就失去了牵引动力,使液滴无法在试纸条1上沿预定路径扩散。当设有两个以上压条205时(以图8为例,列出了高度逐渐递增的压条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试剂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剂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纸条,其至少依次具有一预处理段、一反应段和一吸水段;上盖,其设有压合所述试纸条上表面的上槽,该上槽具有与所述预处理段对应的滴液孔和与所述反应段对应的检测孔;下盖,其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设有与所述上槽相对应的用于对所述试纸条实现包覆的下槽;其中,所述上槽设有用于引导滴液沿预定路径流向反应段的U型挡墙;所述上槽对应所述吸水段的区域设有至少两个与滴液流向垂直的压条,且这些压条沿滴液流向逐渐压迫所述试纸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纸条,其至少依次具有一预处理段、一反应段和一吸水段;上盖,其设有压合所述试纸条上表面的上槽,该上槽具有与所述预处理段对应的滴液孔和与所述反应段对应的检测孔;下盖,其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设有与所述上槽相对应的用于对所述试纸条实现包覆的下槽;其中,所述上槽设有用于引导滴液沿预定路径流向反应段的U型挡墙;所述上槽对应所述吸水段的区域设有至少两个与滴液流向垂直的压条,且这些压条沿滴液流向逐渐压迫所述试纸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对应所述吸水段的区域还设有与滴液流向平行的第一导流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挡墙的U型开口处设有与滴液流向垂直的聚液挡墙;其中,所述聚液挡墙的高度小于所述U型挡墙的高度,以使得所述聚液挡墙对所述试纸条中预处理段的压合深度不足以阻止滴液流向反应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液挡墙与所述滴液孔之间还设有聚液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液槽中还设有与滴液流向平行的第二导流筋。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尹焕才范世元席煜杰顾永勇邱华星张瑞娟任红贤田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