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240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包括壳体、钩针机构和废边剪刀机构,钩针机构由传动机构和钩针装置组成,且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钩针装置的下方设有废边剪刀机构,钩针机构由钩针、第一L形摆动臂、连杆、第二L形摆动臂、短轴、钩针座、弧形缺口、弧轨片、弧形轨道、限位螺钉、耐磨片、缓冲限位螺栓、缓冲轮和延长孔组成,传动机构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L形摆动臂的拐角处固定连接,第一L形摆动臂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L形摆动臂,该折入边装置,与传统的钩针机构相比,钩针摆动半径更大,钩针摆动转角及角速度更小,尤其适应宽边折入边织物的织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器械
,具体为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
技术介绍
折入边装置织造时通过钩针杆的伸缩摆转运动配合于废边剪刀机构的伸缩摆转形成一个握纱、剪纱、钩纱、折入动作。在这过程中,首先钩针伸缩杆前端的压顶块打开下方的夹持升降杆夹线口,废剪伸出夹线口吃到前一纬纬纱,压顶块释放夹线口夹住纬纱,然后上下剪刀片作相对运动将纬纱剪断,然后钩针穿过上层经纱且经过夹持座后方,夹持座向上翘起并往后回缩,使钩针钩中了夹在夹持升降杆和夹持座之间的纬纱,然后钩针带着纬纱往回摆动直到钩针将纬纱带出上层经纱脱离钩针达到钩针的最大行程完成折入,在这过程中,废边剪刀与加持升降机构之间的距离、钩针插入织口部分的长度决定了折入边的宽度。现有的折入边装置钩针转动半径小,适应不了织制遮阳网、渔网、果塑网袋等织物边宽要求20-45mm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包括壳体、钩针机构和废边剪刀机构,所述钩针机构由传动机构和钩针装置组成,且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包括壳体(1)、钩针机构(2)和废边剪刀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机构(2)由传动机构(4)和钩针装置(5)组成,且传动机构(4)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钩针装置(5)的下方设有废边剪刀机构(3),所述钩针机构(2)由钩针(6)、第一L形摆动臂(7)、连杆(8)、第二L形摆动臂(9)、短轴(10)、钩针座(11)、弧形缺口(12)、弧轨片(13)、弧形轨道(14)、限位螺钉(15)、耐磨片(16)、缓冲限位螺栓(17)、缓冲轮(18)和延长孔(19)组成,所述传动机构(4)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L形摆动臂(7)的拐角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形摆动臂7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边折入边装置,包括壳体(1)、钩针机构(2)和废边剪刀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机构(2)由传动机构(4)和钩针装置(5)组成,且传动机构(4)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钩针装置(5)的下方设有废边剪刀机构(3),所述钩针机构(2)由钩针(6)、第一L形摆动臂(7)、连杆(8)、第二L形摆动臂(9)、短轴(10)、钩针座(11)、弧形缺口(12)、弧轨片(13)、弧形轨道(14)、限位螺钉(15)、耐磨片(16)、缓冲限位螺栓(17)、缓冲轮(18)和延长孔(19)组成,所述传动机构(4)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L形摆动臂(7)的拐角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形摆动臂7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连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L形摆动臂(9),所述第二L形摆动臂(9)的另一端通过短轴(10)与钩针座(11)固定连接,所述短轴(1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弧轨片(13)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军石全广梁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鹤群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