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087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位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在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加入溶胀溶剂,在50‑150℃加热搅拌溶胀处理,使聚合物充分溶解,即可得到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所述溶胀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氯仿或1,2,4‑三氯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保持分子印迹聚合物高选择性吸附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种增溶剂有效解决了传统印迹聚合物难溶于电位型传感器敏感膜中的问题,使其掺杂的聚合物敏感膜成为均相系统,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的分子识别能力,进而提高电位型传感器的响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位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化学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分支,此类电极自上世界九十年代以来已成为化学传感器领域的新热点。化学传感器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对分析物可以进行连续快速检测等优点,已在环境、临床、食品安全的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已成为化学传感器领域的新领域。分子印迹聚合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等特点;同时这类聚合物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以抵抗检测的恶劣环境。目前分子印迹聚合物已广泛应用于色谱分离、固相萃取、仿生传感以及模拟酶催化等领域。近年来,人们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离子载体,发展了各种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有机及无机离子的电位检测。在先前研究中均是采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检测电中性有机分子的可行性,预示着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有机化合物分析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发现作为识别载体的大多数分子印迹聚合物多为大分子量的刚性高分子聚合物,这导致它们在增塑剂中不被溶解(仅能够以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加入溶胀溶剂,在50‑150℃加热搅拌溶胀处理,使聚合物充分溶解,即可得到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所述溶胀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氯仿或1,2,4‑三氯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加入溶胀溶剂,在50-150℃加热搅拌溶胀处理,使聚合物充分溶解,即可得到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所述溶胀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氯仿或1,2,4-三氯苯。2.按权利要求1所述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胀溶剂的加入量为每毫升分子印迹聚合物加入10-50mg。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胀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1,2,4-三氯苯。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将酚类污染物分子、单体和交联剂按物质的量比1:3-4:2-20混合,混合后加入至反应溶剂中混合均匀,混匀后加入引发剂使上述物质混合均匀,而后再通氮气10-20min,密封下于50-90℃下热引发聚合12-24h得白色块状聚合物。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所述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三氟甲基丙烯酸、4-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或二乙烯基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伟张欢梁荣宁姚瑞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