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02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墙体,包括基层、保温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基层左端,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基层与防护层之间,所述防护层包括抗裂纤维腻子层、岩棉层和防火层,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与岩棉层之间设置有钢丝网,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钢丝网、岩棉层和防火层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聚氨酯泡沫层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设置在第二聚氨酯泡沫层左端,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横截面呈波浪形设置,该建筑墙体保温效果好,结构强度高。

Building w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wall, comprising a base layer, insulating layer and a protective layer, the protectiv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left, the insulating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layer and the protective layer, the protective layer comprises a crack fiber putty layer, rock wool layer and a fireproof layer, a steel wire n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nti crack fiber Dimensional putty layer and rock wool layer, the anti crack fiber putty layer, steel wire mesh, rock wool layer and a fireproof layer from left to righ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sulating layer includes a first layer of polyurethane foam and second polyurethane foam layer, the first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end of the polyurethane foam second polyurethane foam layer, a support plate set between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second polyurethane foam polyurethane foam layer, wherein the support board is wave shaped cross section setting, the building wall insulation effect,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建筑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建筑墙体按建筑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建筑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现有建筑墙体保温效果差,结构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结构强度高的建筑墙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墙体,包括基层、保温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基层左端,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基层与防护层之间,所述防护层包括抗裂纤维腻子层、岩棉层和防火层,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与岩棉层之间设置有钢丝网,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钢丝网、岩棉层和防火层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聚氨酯泡沫层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设置在第二聚氨酯泡沫层左端,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横截面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支撑板波峰处与第一聚氨酯泡沫层固定连接,波谷处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网表面设置有倒钩,所述倒钩嵌入抗裂纤维腻子层与岩棉层内,将抗裂纤维腻子层、钢丝网与岩棉层连为一体,增强建筑墙体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第一聚氨酯泡沫层、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增强建筑墙体的保温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倒钩与钢丝网焊接固定,提高倒钩与钢丝网之间的稳定性,增加抗裂纤维腻子层、钢丝网与岩棉层的整体性。进一步地,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左端涂覆有纳米陶瓷涂层,增加了建筑墙体的保温系数。进一步地,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左端固定设置有凸起,方便使用者拿取。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与第一聚氨酯泡沫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与粘接层固定连接,所述粘接层与基层固定连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第一聚氨酯泡沫层、第二聚氨酯泡沫层、纳米陶瓷涂层以及填充的聚苯颗粒保温砂浆,通过多重复合增强了建筑墙体的保温效果;设置的倒钩将抗裂纤维腻子层与岩棉层连接,提高防护层的整体性,增强了建筑墙体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设置的支撑板,能够提升保温层的整体强度,增强建筑墙体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技术一种建筑墙体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技术一种建筑墙体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墙体,包括基层1、保温层2和防护层3,所述防护层3设置在基层1左端,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基层1与防护层3之间。防护层3的作用是用于保护保温层2,保温层2的作用是增强建筑墙体的保温功能,基层1的作用是为保温层2提供支撑。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层3包括抗裂纤维腻子层4、岩棉层5和防火层6,所述防火层6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层,强度高、防火效果好。抗裂纤维腻子层4的作用是避免墙面开裂。岩棉层5和防火层6的作用是增强建筑墙体的防火性能,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4左端涂覆有纳米陶瓷涂层7,可采用喷枪进行喷涂。设置的纳米陶瓷涂层7增加了建筑墙体的保温系数。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4左端固定设置有凸起8,固定方式为粘接固定,方便使用者抓握墙板。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4与岩棉层5之间设置有钢丝网9,增强了墙体的抗冲击能力。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4、钢丝网9、岩棉层5和防火层6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粘接固定,所述钢丝网9表面设置有倒钩10,所述倒钩10嵌入抗裂纤维腻子层4与岩棉层5内,将抗裂纤维腻子层4、钢丝网9与岩棉层5连为一体,增强建筑墙体的强度。所述倒钩10与钢丝网9焊接固定,提高倒钩与钢丝网之间的稳定性,增加抗裂纤维腻子层4、钢丝网9与岩棉层5的整体性。所述保温层2包括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设置在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左端,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横截面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支撑板13波峰处与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固定连接,波谷处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粘接固定,方便支撑板13为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提供支撑,所述支撑板13与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13,增强建筑墙体的保温效果。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与聚苯颗粒保温砂浆14增强了建筑墙体的保温效果。支撑板13能够为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提供支撑,提高建筑墙体的强度,有效延长了建筑物墙体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与基层1之间设置有粘接层15。所述粘接层15为复合硅酸铝保温砂浆层,保温效果好。所述防火层6与第一聚氨酯泡沫层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与粘接层15固定连接,所述粘接层15与基层1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粘接固定,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粘接层15的作用是将基层1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12连接,方便基层1为保温层2提供支撑。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第一聚氨酯泡沫层、第二聚氨酯泡沫层、纳米陶瓷涂层以及填充的聚苯颗粒保温砂浆,通过多重复合增强了建筑墙体的保温效果;设置的倒钩将抗裂纤维腻子层与岩棉层连接,提高防护层的整体性,增强了建筑墙体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设置的支撑板,能够提升保温层的整体强度,增强建筑墙体的强度。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墙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墙体,包括基层、保温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基层左端,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基层与防护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包括抗裂纤维腻子层、岩棉层和防火层,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与岩棉层之间设置有钢丝网,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钢丝网、岩棉层和防火层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聚氨酯泡沫层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设置在第二聚氨酯泡沫层左端,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横截面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支撑板波峰处与第一聚氨酯泡沫层固定连接,波谷处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包括基层、保温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基层左端,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基层与防护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包括抗裂纤维腻子层、岩棉层和防火层,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与岩棉层之间设置有钢丝网,所述抗裂纤维腻子层、钢丝网、岩棉层和防火层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聚氨酯泡沫层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设置在第二聚氨酯泡沫层左端,所述第一聚氨酯泡沫层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横截面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支撑板波峰处与第一聚氨酯泡沫层固定连接,波谷处与第二聚氨酯泡沫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氨酯泡沫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绿捷创展集成房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