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59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与设置于所述加热板上的发热机构,所述加热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发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发热机构包括管状发热体和与所述管状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通过在模具上、下模分别设置独立的加热装置,使模具在生产过程中能保证模具整体的温度,避免熔融塑料因模具温度不足影响流动以及填充,提高整体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其便于生产使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Heating structure of mould

The heat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ie; including upper and lower die mutually,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device, wherein the he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heating mechanism of the heating plat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heating plate, the he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hea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containing groove, wherein the he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ubular heating element and the tubular heating unit of electric motor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as follows: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mold heating structure, independent heat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die, die, die mold can guarantee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avoid the molten plastic mold temperature due to insufficient effect of flow and filling, improve overall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t i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特指一种设置有多个具有发热管体的加热装置对模具进行加热的模具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塑料在生产成型时一般都需要用到模具,其主要加工方法分为射出成型、吹塑成型及热压成型等,在上述成型方法中,都要求塑料呈熔融状态进而填充至模具中,然后使其冷却凝固成塑料件,塑胶在由于熔料注入公、母模块的模腔时,高温熔料与冷却的模腔壁接触会形成一层薄的凝固层,而且靠近壁面上的熔料温度也会因此而降低,使得熔融状态下塑料的流动受到影响,且易于发生乱流,使塑料件成品上容易出现水波纹及结合线,再加上部分膜腔内的空气因来不及排出所形成的气泡,使得成品的外观有瑕疵,降低生产质量,影响生产周期,不便于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具结构,特指一种设置有多个具有发热管体的加热装置对模具进行加热的模具的加热结构。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与设置于所述加热板上的发热机构,所述加热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发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发热机构包括管状发热体和与所述管状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互相呈轴对称设置的所述加热板,每一个所述加热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分布于其表面上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由截面呈方形的方形槽和截面呈弧形的弧形槽两部分所组成,所述管状发热体固定卡接于所述弧形槽内。其中,所述管状发热体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电性连接于通电电机,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容置槽轨迹相一致地布满于其内,且所述发热管至少为一条连续的管体或由多若干个断续的管体所组成。其中,所述管状发热体为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设置有加热驱动。其中,所述加热板其中一侧与模具本体相连接,另一侧设置有保温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保温板之间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通过在模具上、下模分别设置独立的加热装置,使模具在生产过程中能保证模具整体的温度,避免熔融塑料因模具温度不足影响流动以及填充,提高整体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其便于生产使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上模;2-下模;3-加热装置;4-加热板;5-容置槽;6-管状发热体;7-方形槽;8-弧形槽;9-保温板;10-温度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均设置有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板4与设置于所述加热板4上的发热机构,所述加热板4设置有容置槽5,所述发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槽5内,所述发热机构包括管状发热体6和与所述管状发热体6电性连接的电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至少两个互相呈轴对称设置的所述加热板4,每一个所述加热板4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分布于其表面上的容置槽5,所述容置槽5由截面呈方形的方形槽7和截面呈弧形的弧形槽8两部分所组成,所述管状发热体6固定卡接于所述弧形槽8内。其中,所述管状发热体6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电性连接于通电电机,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容置槽5轨迹相一致地布满于其内,且所述发热管至少为一条连续的管体或由多若干个断续的管体所组成。其中,所述管状发热体6为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设置有加热驱动。其中,所述加热板4其中一侧与模具本体相连接,另一侧设置有保温板9,所述加热板4与所述保温板9之间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与设置于所述加热板上的发热机构,所述加热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发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发热机构包括管状发热体和与所述管状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与设置于所述加热板上的发热机构,所述加热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发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发热机构包括管状发热体和与所述管状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互相呈轴对称设置的所述加热板,每一个所述加热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分布于其表面上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由截面呈方形的方形槽和截面呈弧形的弧形槽两部分所组成,所述管状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良茂李博龙超张军辉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