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潍坊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02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8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支架,包括左立板、右立板和顶板,顶板底部设有中间支撑板,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前侧分别设有前内支撑板,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后侧分别设有后内支撑板,前内支撑板内侧和中间支撑板前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前滑动槽,所述后内支撑板内侧和中间支撑板后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后滑动槽,前滑动槽和后滑动槽内分别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下支撑板包括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对应顶板的试管插装孔设有试管承托槽,试管承托槽内设有贯穿下支撑板的移液管支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实验操作时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支架
技术介绍
理化检验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试管、吸管、移液管、移液枪经常需要同时使用,由于现有的试管、吸管、移液管支架一般都是单独设置,各个支架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实验操作时也很不方便,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生实验室,实验台上摆满支架很乱,给学生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专利号为200710043242.9的多用试管架,由上下两层板构成的工字型结构,在上层板内侧开出数排不同大小的孔径,外边缘开出不同的凹槽,底板为上板大小的一半,可放置吸管、试管、移液管、移液枪等,虽然功能很多,但因不同孔径的试管高度不同,所以放置试管的架子双侧板距离不可太高,而由于移液管较长,如果用试管的层高来放置移液管,会出现移液管放置上后严重倾斜的问题。而此多用试管架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根本无法实现移液管、试管共用一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验用支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顶部固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多排试管插装孔,所述顶板下部设有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上对应顶板的每个试管插装孔设有试管承托槽,所述试管承托槽与试管底部的形状相适应,其特征是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垂直于左立板和右立板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左右两端面分别与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内表面固接,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上端面固接在顶板的底部,所述顶板上的试管插装孔在中间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前侧分别设有前内支撑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后侧分别设有后内支撑板,所述前内支撑板内侧和中间支撑板前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前滑动槽,所述后内支撑板内侧和中间支撑板后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后滑动槽,所述前滑动槽和后滑动槽内分别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所述下支撑板包括设置在中间支撑板前侧的前下支撑板和设置中间支撑板后侧的后下支撑板,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分别沿前后方向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插装有中间通过弹簧连接的前卡杆和后卡杆,所述前卡杆的后端和后卡杆的前端分别设有上伸的控制杆,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的上部分别对应控制杆设有滑动槽孔,所述前卡杆的前端和后卡杆的后端分别卡入滑动槽内使下支撑板滑动槽上下滑动,所述前卡杆的前端和后卡杆的后端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对应顶板的试管插装孔设有试管承托槽,所述试管承托槽内设有贯穿下支撑板的移液管支撑孔。所述前滑动槽和后滑动槽相错设置,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的减小中间支撑板厚度的同时在中间支撑板两侧均开槽,降低本技术的制造成本。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的两端设有分别外凸的导向耳,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内表面对应导向耳设有导向槽,导向耳和导向槽相配合,保证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上下调节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上对应设有手提孔,方便本技术的移动。所述顶板在试管插装孔之间设有移液管插装孔,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分别对应移液管插装孔设有移液管支撑孔,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本支架,增强本技术的使用功能。所述弹簧为锥弹簧,前卡杆的后端和后卡杆的前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锥弹簧的安装槽,锥弹簧的稳定性好。所述控制杆过盈卡装在前卡杆和后卡杆上设置的固定孔内。所述顶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卡装移液枪的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前下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下支撑板的后侧也分别设有凹槽。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将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分别安装在中间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侧,导向耳卡入导向槽内,分别控制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上的控制杆,通过控制控制杆挤压锥弹簧使前卡杆和后卡杆在滑动槽内上下滑动,可根据个人习惯及实验时使用器械的种类分别调节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的高度,高度调节好后松开控制杆,锥弹簧将前卡杆和后卡杆分别向前侧和后侧弹开,使前卡杆和后卡杆的端部分别卡入卡槽内实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的固定。本技术具有两个可调节高度的下支撑板,通过分别控制两下支撑板的高度可使本技术同时放置试管、移液管、移液枪,从而解决实验室内同时使用多个支架的问题,本技术占用空间小,实验操作时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沿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沿B-B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前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沿C-C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实验用支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立板1和右立板2,左立板1和右立板2上对应设有手提孔3,左立板1和右立板2的顶部固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4,顶板4底部设有垂直于左立板1和右立板2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中间支撑板5,中间支撑板5设置在顶板4的中间位置,中间支撑板5左右两端面分别与左立板1和右立板2的内表面固接,中间支撑板5的上端面固接在顶板4的底部,顶板4上设有多排试管插装孔6,顶板4上的试管插装孔6在中间支撑板5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左立板1和右立板2的前侧分别设有前内支撑板7,左立板1和右立板2的后侧分别设有后内支撑板8,前内支撑板7内侧和中间支撑板5前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前滑动槽9,后内支撑板8内侧和中间支撑板5后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后滑动槽10,前滑动槽9和后滑动槽10内分别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11,前滑动槽9和后滑动槽10相错设置,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的减小中间支撑板5厚度的同时在中间支撑板5两侧均开槽,降低本技术的制造成本。前内支撑板7和后内支撑板8的宽度只要保证能开设滑动槽的同时保证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即可。下支撑板包括设置在中间支撑板5前侧的前下支撑板12和设置中间支撑板5后侧的后下支撑板13,前下支撑板12和后下支撑板13与顶板4平行设置,前下支撑板12和后下支撑板13对应顶板4的试管插装孔6设有试管承托槽14,试管承托槽14内设有贯穿下支撑板的移液管支撑孔15,当前下支撑板12或后下支撑板13的高度较低用于放置移液管时,移液管可直接插装在试管插装孔6内,移液管的下端可插入试管承托槽14内设置的移液管支撑孔15固定。当前下支撑板12或后下支撑板13的高度较高用于放置试管时,清洗后的试管可倒置在支架上,在试管承托槽14内设置移液管支撑孔15可加快试管的干燥速度。前下支撑板12和后下支撑板13的两端设有分别外凸的导向耳16,左立板1和右立板2的内表面对应导向耳16设有导向槽17,导向耳16和导向槽17相配合,保证前下支撑板12和后下支撑板13上下调节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前下支撑板12沿前后方向在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均插装有中间通过锥弹簧18连接的前卡杆19和后卡杆20,前卡杆19的后端和后卡杆20的前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锥弹簧18的安装槽,前卡杆19的后端和后卡杆20的前端分别设有上伸的控制杆21,控制杆21过盈卡装在前卡杆19和后卡杆20上设置的固定孔内。前下支撑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用支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顶部固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多排试管插装孔,所述顶板下部设有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上对应顶板的每个试管插装孔设有试管承托槽,所述试管承托槽与试管底部的形状相适应,其特征是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垂直于左立板和右立板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左右两端面分别与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内表面固接,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上端面固接在顶板的底部,所述顶板上的试管插装孔在中间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前侧分别设有前内支撑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后侧分别设有后内支撑板,所述前内支撑板内侧和中间支撑板前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前滑动槽,所述后内支撑板内侧和中间支撑板后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后滑动槽,所述前滑动槽和后滑动槽内分别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所述下支撑板包括设置在中间支撑板前侧的前下支撑板和设置中间支撑板后侧的后下支撑板,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分别沿前后方向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插装有中间通过弹簧连接的前卡杆和后卡杆,所述前卡杆的后端和后卡杆的前端分别设有上伸的控制杆,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的上部分别对应控制杆设有滑动槽孔,所述前卡杆的前端和后卡杆的后端分别卡入滑动槽内使下支撑板滑动槽上下滑动,所述前卡杆的前端和后卡杆的后端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对应顶板的试管插装孔设有试管承托槽,所述试管承托槽内设有贯穿下支撑板的移液管支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支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顶部固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多排试管插装孔,所述顶板下部设有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上对应顶板的每个试管插装孔设有试管承托槽,所述试管承托槽与试管底部的形状相适应,其特征是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垂直于左立板和右立板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左右两端面分别与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内表面固接,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上端面固接在顶板的底部,所述顶板上的试管插装孔在中间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前侧分别设有前内支撑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后侧分别设有后内支撑板,所述前内支撑板内侧和中间支撑板前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前滑动槽,所述后内支撑板内侧和中间支撑板后侧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后滑动槽,所述前滑动槽和后滑动槽内分别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所述下支撑板包括设置在中间支撑板前侧的前下支撑板和设置中间支撑板后侧的后下支撑板,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分别沿前后方向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插装有中间通过弹簧连接的前卡杆和后卡杆,所述前卡杆的后端和后卡杆的前端分别设有上伸的控制杆,所述前下支撑板和后下支撑板的上部分别对应控制杆设有滑动槽孔,所述前卡杆的前端和后卡杆的后端分别卡入滑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邵丽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