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闸门和平衡梁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836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泄洪闸门和平衡梁的连接结构,涉及泄洪闸门的控制装置。它包括闸门(1)和平衡梁(2),所述闸门(1)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定位杆(3),两个第一定位杆(3)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闸门上的第二定位杆(4);所述平衡梁(2)上安装有油泵(13),平衡梁(2)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定位杆对应的定位孔(5),两个定位孔(5)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平衡梁上的第三定位杆(6);所述第三定位杆(6)上连接有缸体(7),缸体(7)内设有活塞(71),所述油泵(13)通过油管(8)与缸体(7)连接,第二定位杆(4)和第三定位杆(6)上均设有与所述活塞(71)对应的活塞孔(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泄洪闸门的控制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泄洪闸门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库的泄洪大都以电动机转动钢丝拉动闸门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每当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需要开闸泄洪,以防止水位过快增长而给堤坝带来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到操控室,按动开关,打开闸门泄水;但是,当水量排放较多,水位急剧下降的时候,需要关闭闸门,保持水库内蓄水量;在此期间,工作人员需要不时的观察水位,同时又要在操控室控制闸门的开闭,即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又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泄洪闸门和平衡梁的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泄洪闸门和平衡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闸门和平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定位杆,两个第一定位杆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闸门上的第二定位杆;所述平衡梁上安装有油泵,平衡梁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定位杆对应的定位孔,两个定位孔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平衡梁上的第三定位杆;所述第三定位杆上连接有缸体,缸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油泵通过油管与缸体连接,第二定位杆和第三定位杆上均设有与所述活塞对应的活塞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泄洪闸门和平衡梁是通过两层定位结构而紧固在一起的。第一层定位结构是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杆和定位孔实现的,第二层定位结构是通过第二定位杆上的定位孔、第三定位杆上的定位孔以及缸体内的活塞的相互配合实现的。当需要进行提门或落门时,只需将平衡梁和闸门紧固在一起即可。所述第二定位杆有四个,四个第二定位杆对称的分布在闸门的两侧;所述第三定位杆有四个,四个第三定位杆对称的分布在平衡梁的两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结构为本技术的第二定位杆和第三定位杆的最佳布置方案。所述缸体有两个,两个缸体对称的分布在平衡梁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杆为定位销,第二定位杆和/或第三定位杆为吊耳。所述平衡梁的两端设有定位传感器。所述缸体上设有穿销到位传感器和/或退销到位传感器。本技术所述的定位传感器、穿销到位传感器和退销到位传感器均采用防水传感器,油泵采用全封闭油泵。实际工作过程中,平衡梁、油泵、缸体和第三定位杆组成自动抓梁。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本技术是通过传感器与液压操作机构的配合使用来实现平衡梁与闸门的自动连接与解除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了人力物力。现有技术是通过手动来连接闸门与平衡梁的,它需要大量的人员来拖动拉杆、连接销子、抬起锁定梁、安装锁定梁、退锁定梁等一系列繁琐往复的工作,而本技术就只需一个行车司机和起重指挥就可以完成提门、落门工作,而不需要拖动拉杆、连接销子、抬起锁定梁、安装锁定梁、退锁定梁等一系列繁琐往复的工作,所以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2、提高了生产效率。手动连接闸门步骤多,程序繁琐,在提门、落门过程中花费时间较长,而本技术采用液压操作机构穿销、退销,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上述步骤,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3、工作性能更加安全可靠。由于本技术减少了提门、落门过程中的很多工作环节,也就减少了许多不安全因素,而本技术采用了防水传感器和全封闭油泵系统,确保了设备自身的运行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在穿销前,平衡梁、第三定位杆、油泵、管路和缸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在穿销后,平衡梁、第三定位杆、油泵、管路和缸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安装有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闸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在穿销前,油泵、管路和缸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在穿销后,油泵、管路和缸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闸门,2-平衡梁,3-第一定位杆,4-第二定位杆,5-定位孔,6-第三定位杆,7-缸体,71-缸体内的活塞,8-油管,9-活塞孔,10-定位传感器,11-穿销到位传感器,12-退销到位传感器,13-油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泄洪闸门和平衡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闸门1和平衡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1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定位杆3,两个第一定位杆3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闸门上的第二定位杆4;所述平衡梁2上安装有油泵13,平衡梁2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定位杆对应的定位孔5,两个定位孔5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平衡梁上的第三定位杆6;所述第三定位杆6上连接有缸体7,缸体7内设有活塞71,所述油泵13通过油管8与缸体7连接,第二定位杆4和第三定位杆6上均设有与所述活塞71对应的活塞孔9。泄洪闸门1和平衡梁2是通过两层定位结构而紧固在一起的。第一层定位结构是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杆3和定位孔5实现的,第二层定位结构是通过第二定位杆4上的定位孔9、第三定位杆6上的定位孔9以及缸体7内的活塞71的相互配合实现的。当需要进行提门或落门时,只需将平衡梁2和闸门1紧固在一起即可。所述缸体7有两个,两个缸体7对称的分布在平衡梁2的两侧。实际工作过程中,平衡梁2、油泵13、缸体7和第三定位杆6组成自动抓梁。所述第二定位杆4有四个,四个第二定位杆4对称的分布在闸门1的两侧;所述第三定位杆6有四个,四个第三定位杆6对称的分布在平衡梁2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杆3为定位销,第二定位杆4和/或第三定位杆6为吊耳。所述平衡梁2的两端设有定位传感器10。所述缸体7上设有穿销到位传感器11和/或退销到位传感器12。实际工作过程中,进水口门机、尾水、船闸和升船机检修桥机均可采用自动抓梁来升降闸门。提门或落门时,只需将平衡梁2降落到闸门1上,闸门1上的第一定位杆3(定位销)穿到平衡梁2上的定位孔5(定位销孔)内完成第一层定位,并通过定位传感器10发出定位信号指示,表明平衡梁2已降落到位,可以进行下一步穿销工作。穿销时,按下穿销按钮,油泵13启动,油泵13通过油管推动缸体7内的活塞运动,此时为穿销状态。穿销到位后,通过穿销到位传感器11发出穿销到位信号,表明闸门1与平衡梁2连接成功,可以进行提门或落门工作。当闸门1运动到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泄洪闸门和平衡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闸门(1)和平衡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1)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定位杆(3),两个第一定位杆(3)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闸门上的第二定位杆(4);所述平衡梁(2)上安装有油泵(13),平衡梁(2)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定位杆对应的定位孔(5),两个定位孔(5)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平衡梁上的第三定位杆(6);所述第三定位杆(6)上连接有缸体(7),缸体(7)内设有活塞(71),所述油泵(13)通过油管(8)与缸体(7)连接,第二定位杆(4)和第三定位杆(6)上均设有与所述活塞(71)对应的活塞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泄洪闸门和平衡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闸门(1)和平衡梁(2),其特征
在于:所述闸门(1)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定位杆(3),两个第一定位杆(3)之间
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闸门上的第二定位杆(4);
所述平衡梁(2)上安装有油泵(13),平衡梁(2)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定位
杆对应的定位孔(5),两个定位孔(5)之间设有多个间隔的安装在平衡梁上
的第三定位杆(6);
所述第三定位杆(6)上连接有缸体(7),缸体(7)内设有活塞(71),所述
油泵(13)通过油管(8)与缸体(7)连接,第二定位杆(4)和第三定位杆(6)上
均设有与所述活塞(71)对应的活塞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闸门和平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杆(4)有四个,四个第二定位杆(4)对称的分布在闸门(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丰俞荣厚张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