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及其控制电路、受电装置及其控制电路、使用它的电子设备及充电适配器、异常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0779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1:44
供电装置(100)遵照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PD(Power Delivery:电力输送)规范。总线线路(220)传送总线电压(VBUS)。第1电源电路(130)生成具有第1电压电平(V1)的第1总线电压。第2电源电路(132)生成具有比第1电压电平(V1)高的第2电压电平(V2)的第2总线电压。第1开关(SW1)被设置在总线线路(220)与第1电源电路(130)的输出端子之间,第2开关(SW2)被设置在总线线路(220)与第2电源电路(132)的输出端子之间。控制电路(140)被构成为,从供电对象的受电装置(200)经由总线线路(220)接收控制信号(S1),并基于控制信号(S1)来控制第1开关(SW1)及第2开关(SW2)。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electric receiving device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harging adapter and abnormal detection method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100) to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universal serial bus (Power) - PD Delivery: power transmission specification). The bus line (220) transmits the bus voltage (VBUS). A first power supply circuit (130) generates a first bus voltage having a first voltage level (V1). A second power supply circuit (132) generates a second bus voltage having a second voltage level (V2) higher than the first voltage level (V1). The first switch (SW1)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us line (220) and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power supply circuit (130), and the second switch (SW2)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us line (220) and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second power supply circuit (132). The control circuit (140)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control signal (S1) from the power supply object (200) via the bus line (220), and to control the first switch (SW1) and the 2 switch (SW2) based on the control signal (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供电装置及其控制电路、受电装置及其控制电路、使用它的电子设备及充电适配器、异常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USB供电。
技术介绍
以移动电话、平板终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移动音频播放器为代表的电池驱动设备,内置有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及用于对其充电的充电电路。关于充电电路,存在基于从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主适配器经由USB线缆供给的直流电压来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当前,被搭载在移动设备中的充电电路遵照被称为USBBatteryChargingSpecification(USB电池充电规范)的规范(以下,称为BC规范)。主适配器存在几个种类。在BC修订1.2规范中,作为充电器的种类,定义了SDP(StandardDownstreamPort:标准下行端口)、DCP(DedicatedChargingPort:专用充电端口)、CDP(ChargingDownstreamPort:充电下行端口)。而且,主适配器能够供给的电流(电流容量)是根据充电器的种类而规定的。具体而言,在DCP、CDP中,被规定为1500mA,在SDP中,根据USB的版本而被规定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供电装置及其控制电路、受电装置及其控制电路、使用它的电子设备及充电适配器、异常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装置,其遵照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PD(Power Delivery:电力输送)规范,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线路,其传送总线电压,第1电源电路,其生成具有第1电压电平的第1总线电压,第2电源电路,其生成具有比上述第1电压电平高的第2电压电平的第2总线电压,第1开关,其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上述第1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第2开关,其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上述第2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以及控制电路,其被构成为,从供电对象的受电装置经由上述总线线路接收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第1开关及上述第2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6 JP 2015-012573;2015.01.26 JP 2015-012571.一种供电装置,其遵照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PD(PowerDelivery:电力输送)规范,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线路,其传送总线电压,第1电源电路,其生成具有第1电压电平的第1总线电压,第2电源电路,其生成具有比上述第1电压电平高的第2电压电平的第2总线电压,第1开关,其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上述第1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第2开关,其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上述第2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以及控制电路,其被构成为,从供电对象的受电装置经由上述总线线路接收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第1开关及上述第2开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开关包含被串联连接的第1晶体管及第2晶体管,上述第2开关包含被串联连接的第3晶体管及第4晶体管,上述第1晶体管的背栅被连线为,其寄生二极管的阴极成为上述第1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子侧,上述第2晶体管的背栅被连线为,其寄生二极管的阴极成为上述总线线路侧,上述第3晶体管的背栅被连线为,其寄生二极管的阴极成为上述第2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子侧,上述第4晶体管的背栅被连线为,其寄生二极管的阴极成为上述总线线路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经由上述第1晶体管及上述第3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2晶体管导通及第4晶体管截止的状态,来切换上述总线电压的电压电平。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器,其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接地之间,以及放电开关,其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接地之间;上述控制电路被构成为,控制上述放电开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在使上述总线电压从上述第2电压电平向上述第1电压电平降低时,接通上述放电开关。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在接通了上述放电开关后,若上述总线线路的电压降低到与上述第1电压电平相应的阈值电压,则切断上述放电开关。7.如权利要求4~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容器连同与上述总线线路串联地设置的电感一起,形成LC滤波器。8.如权利要求4~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放电开关串联地设置的放电电阻。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在将上述总线电压从上述第1电压电平向上述第2电压电平切换时,按照如下状态的顺序转变: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2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3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截止的第1状态,上述第1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2晶体管、上述第3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截止的第2状态,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3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2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截止的第3状态,上述第3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2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截止的第4状态,上述第3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2晶体管截止的第5状态。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接地之间的放电开关;上述控制电路被构成为控制上述放电开关,上述控制电路在将上述总线电压从上述第2电压电平向上述第1电压电平切换时,按照如下状态的顺序转变:上述第3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2晶体管、上述放电开关截止的第5状态,上述第3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2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上述放电开关截止的第6状态,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3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2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上述放电开关截止的第7状态,上述第1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2晶体管、上述第3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上述放电开关截止的第8状态,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2晶体管、上述放电开关导通、且上述第3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截止的第9状态,上述第1晶体管、上述第2晶体管导通、且上述第3晶体管、上述第4晶体管、上述放电开关截止的第10状态。11.如权利要求1~1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电压电平是5V,上述第2电压电平是12V或20V。12.一种控制电路,其被使用于遵照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PD(PowerDelivery:电力输送)规范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电装置包括:总线线路,其传送应供电的总线电压,第1电源电路,其生成具有第1电压电平的第1总线电压,第2电源电路,其生成具有比上述第1电压电平高的第2电压电平的第2总线电压,第1开关,其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上述第1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以及第2开关,其被设置在上述总线线路与上述第2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上述控制电路被构成为,从供电对象的受电装置经由上述总线线路接收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来控制上述第1开关及上述第2开关。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包括:通信端子,其与上述总线线路经由DC隔直电容器而连接,放电端子,其与上述总线线路连接,放电开关,其被设置在上述放电端子与接地之间,通信部,其与上述通信端子连接,逻辑电路,其基于上述通信部所接收到的信号,来生成指示上述第1开关、上述第2开关及上述放电开关的状态的指示信号,以及驱动器,其基于指示上述第1开关、上述第2开关的状态的控制信号,来切换上述第1开关及上述第2开关的接通、切断状态。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开关及上述第2开关包含N沟道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上述驱动器包含生成上述N沟道MOSFET的栅极电压的升压电路。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开关包含被串联连接的第1晶体管及第2晶体管,上述第2开关包含被串联连接的第3晶体管及第4晶体管,上述第1晶体管的背栅被连线为,其寄生二极管的阴极成为上述第1电源电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贺文宪
申请(专利权)人: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