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507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易在夹层玻璃中产生因缺少中间膜而产生的空隙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1层结构或2层以上的结构,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一层,上述第一层的软化点为60℃以上,中间膜具有MD方向和TD方向,关于将第一内侧部分、第二内侧部分及中央部分别于80℃下加热2分钟时的热收缩率,热收缩率MDMAX与热收缩率MDMIN之差的绝对值低于10%以下。

Interlayer film and laminated glass for sandwich glas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rlayer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tha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voids in laminated glass due to the absence of an intermediate film. With the film with 1 layers or more than 2 layers of laminated glass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first layer of thermoplastic resin, the softening point of the first layer is above 60 DEG C, intermediate film with MD and TD direction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inner part and inner part of the central department respectively 80 degrees 2 minutes when the heat shrinkage rate, thermal shrinkage and thermal shrinkage of MDMAX MDMIN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is below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获得夹层玻璃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夹层玻璃即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碎片的飞散量也较少,安全性优异。因此,上述夹层玻璃被广泛用于汽车、轨道车辆、飞机、船舶及建筑物等。上述夹层玻璃通过在2片玻璃板之间夹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制造。作为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括:具有1层结构的单层中间膜和具有2层以上结构的多层中间膜。作为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隔音层,其包含缩醛化度为60~85摩尔%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盐0.001~1.0重量份、超过30重量份的增塑剂。该隔音层能够以单层用作中间膜。另外,下述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上述隔音层与其它层叠层而成的多层中间膜。叠层于隔音层的其它层包含缩醛化度为60~85摩尔%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盐0.001~1.0重量份、及30重量份以下的增塑剂。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33℃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合物层即中间膜。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宽度方向的厚度分布为10%以下且挥发成分为1.0质量%以下的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膜。该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膜中,对从宽度方向起向两端至膜整体宽度的5%内侧部分以150℃分别加热30分钟时,将平行于膜且垂直于宽度方向的运输方向的热收缩率大的一方的值设为热收缩率MD1,将另一值设为热收缩率MD2,将对膜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以150℃加热30分钟时平行于膜且垂直于宽度方向的运输方向的热收缩率设为热收缩率MD3,在该情况下,热收缩率MD1、热收缩率MD2及热收缩率MD3均为3~2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070200号公报专利文献2:US2013/0236711A1专利文献3:WO2012/133668A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软化点高的膜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在TD方向上的中间膜的端部和TD方向上的中间膜的中心部分,热收缩率显著不同。使用这样的热收缩率局部不同的中间膜来制造夹层玻璃时,会出现夹层玻璃的角的部分会因缺少中间膜而产生空隙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空隙是指两片玻璃板之间不存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在夹层玻璃中因缺少中间膜而产生空隙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宽泛的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有1层结构或2层以上的结构,其中,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的软化点为60℃以上,中间膜具有MD方向和TD方向,就对下述第一内侧部分、下述第二内侧部分及下述中央部分分别在80℃下加热2分钟时的热收缩率而言,下述热收缩率MDMAX与下述热收缩率MDMIN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0%,第一内侧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朝向内侧为0.05X的距离的部分,并且为5cm见方的部分,第二内侧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另一端朝向内侧为0.05X的距离的部分,并且为5cm见方的部分,中央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朝向内侧为0.5X的距离的部分,且为5cm见方的部分,热收缩率MD1MAX及热收缩率MD1MIN:在第一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IN,在第一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AX,将另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IN,热收缩率MD2MAX及热收缩率MD2MIN:在第二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IN,在第二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AX,将另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IN,热收缩率MD3MAX及热收缩率MD3MIN:在中央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IN,在中央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AX,将另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IN,热收缩率MDMAX表示:热收缩率MD1MAX、热收缩率MD2MAX和热收缩率MD3MAX中最大的热收缩率,热收缩率MDMIN表示:热收缩率MD1MIN、热收缩率MD2MIN和热收缩率MD3MIN中最小的热收缩率。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第一层的软化点为61.5℃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第一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中间膜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二层,在所述第二层的第一表面侧配置有所述第一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第一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是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是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第一层中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含有率比所述第二层中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含有率多9.5摩尔%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第二层包含填料。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中间膜具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三层,在所述第二层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表面侧配置有所述第三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第一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是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述第一层中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含有率为33摩尔%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第一层含有增塑剂,相对于所述第一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第一层中的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25重量份以上、35重量份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热收缩率MDMAX为20%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个特定方面,所述热收缩率MDMAX与所述热收缩率MDMIN之差的绝对值为8%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宽泛的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其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以及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1层结构或2层以上的结构,其具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的软化点为60℃以上,中间膜具有MD方向与TD方向,对于将所述第一内侧部分、所述第二内侧部分及所述中央部分别在80℃下加热2分钟时的热收缩率,所述热收缩率MDMAX与所述热收缩率MDMIN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0%,因此,在夹层玻璃中不易产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有1层结构或2层以上的结构,其中,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的软化点为60℃以上,中间膜具有MD方向和TD方向,就对下述第一内侧部分、下述第二内侧部分及下述中央部分分别在80℃下加热2分钟时的热收缩率而言,下述热收缩率MDMAX与下述热收缩率MDMIN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0%,第一内侧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朝向内侧为0.05X的距离的部分,并且为5cm见方的部分,第二内侧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另一端朝向内侧为0.05X的距离的部分,并且为5cm见方的部分,中央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朝向内侧为0.5X的距离的部分,且为5cm见方的部分,热收缩率MD1MAX及热收缩率MD1MIN:在第一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IN,在第一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AX,将另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IN,热收缩率MD2MAX及热收缩率MD2MIN:在第二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IN,在第二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AX,将另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IN,热收缩率MD3MAX及热收缩率MD3MIN:在中央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IN,在中央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AX,将另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IN,热收缩率MDMAX表示:热收缩率MD1MAX、热收缩率MD2MAX和热收缩率MD3MAX中最大的热收缩率,热收缩率MDMIN表示:热收缩率MD1MIN、热收缩率MD2MIN和热收缩率MD3MIN中最小的热收缩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05 JP 2015-021626;2015.02.05 JP 2015-02162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有1层结构或2层以上的结构,其中,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的软化点为60℃以上,中间膜具有MD方向和TD方向,就对下述第一内侧部分、下述第二内侧部分及下述中央部分分别在80℃下加热2分钟时的热收缩率而言,下述热收缩率MDMAX与下述热收缩率MDMIN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0%,第一内侧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朝向内侧为0.05X的距离的部分,并且为5cm见方的部分,第二内侧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另一端朝向内侧为0.05X的距离的部分,并且为5cm见方的部分,中央部分表示:在将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X时,从中间膜的TD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朝向内侧为0.5X的距离的部分,且为5cm见方的部分,热收缩率MD1MAX及热收缩率MD1MIN:在第一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IN,在第一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AX,将另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1MIN,热收缩率MD2MAX及热收缩率MD2MIN:在第二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IN,在第二内侧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将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AX,将另一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2MIN,热收缩率MD3MAX及热收缩率MD3MIN:在中央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将热收缩率高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AX,将热收缩率低的边的热收缩率设为MD3MIN,在中央部分的与MD方向平行的两边的热收缩率相同的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达矢水口奈美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