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19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0:04
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涉及一种三D模型模具,在塑形板(3)的上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塑形腔(2),复数块块体(1)通过单层平放填充满所述塑形腔(2),在每一块体(1)内分别嵌入磁铁B(15);底板(4)放置在塑形板下部面(5)上,在底板(4)上固定有对应塑形板(3)塑形腔(2)中每一块体(1)磁铁B(15)的磁铁A(8);所述塑形板(3)塑形腔(2)中的块体(1)根据设计形状缺少部分形成三D手工模型制作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底板的磁铁A控制塑形板块体中的磁铁B使块体形成设计的塑形腔形状,由目结土定型获取三D手工模型,方便了教学中学员的认知。

A mold made of three D handmade architectural models

\u4e00\u79cd\u4e09D\u624b\u5de5\u5efa\u7b51\u6a21\u578b\u5236\u4f5c\u6a21\u5177\uff0c\u6d89\u53ca\u4e00\u79cd\u4e09D\u6a21\u578b\u6a21\u5177\uff0c\u5728\u5851\u5f62\u677f\uff083\uff09\u7684\u4e0a\u90e8\u9762\u8bbe\u6709\u5411\u4e0b\u51f9\u9677\u7684\u5851\u5f62\u8154\uff082\uff09\uff0c\u590d\u6570\u5757\u5757\u4f53\uff081\uff09\u901a\u8fc7\u5355\u5c42\u5e73\u653e\u586b\u5145\u6ee1\u6240\u8ff0\u5851\u5f62\u8154\uff082\uff09\uff0c\u5728\u6bcf\u4e00\u5757\u4f53\uff081\uff09\u5185\u5206\u522b\u5d4c\u5165\u78c1\u94c1B\uff0815\uff09\uff1b\u5e95\u677f\uff084\uff09\u653e\u7f6e\u5728\u5851\u5f62\u677f\u4e0b\u90e8\u9762\uff085\uff09\u4e0a\uff0c\u5728\u5e95\u677f\uff084\uff09\u4e0a\u56fa\u5b9a\u6709\u5bf9\u5e94\u5851\u5f62\u677f\uff083\uff09\u5851\u5f62\u8154\uff082\uff09\u4e2d\u6bcf\u4e00\u5757\u4f53\uff081\uff09\u78c1\u94c1B\uff0815\uff09\u7684\u78c1\u94c1A\uff088\uff09\uff1b\u6240\u8ff0\u5851\u5f62\u677f\uff083\uff09\u5851\u5f62\u8154\uff082\uff09\u4e2d\u7684\u5757\u4f53\uff081\uff09\u6839\u636e\u8bbe\u8ba1\u5f62\u72b6\u7f3a\u5c11\u90e8\u5206\u5f62\u6210\u4e09D\u624b\u5de5\u6a21\u578b\u5236\u4f5c\u6a21\u5177\uff1b\u672c\u53d1\u660e\u901a\u8fc7\u5e95\u677f\u7684\u78c1\u94c1A\u63a7\u5236\u5851\u5f62\u677f\u5757\u4f53\u4e2d\u7684\u78c1\u94c1B\u4f7f\u5757\u4f53\u5f62\u6210\u8bbe\u8ba1\u7684\u5851\u5f62\u8154\u5f62\u72b6\uff0c\u7531\u76ee\u7ed3\u571f\u5b9a\u578b\u83b7\u53d6\u4e09D\u624b\u5de5\u6a21\u578b\uff0c\u65b9\u4fbf\u4e86\u6559\u5b66\u4e2d\u5b66\u5458 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D模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是构成建筑物并为使用功能提供空间环境的支承体,承担着建筑物的重力、风力、撞击、振动等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荷载;同时又是影响建筑构造、建筑经济和建筑整体造型的基本因素;对于建筑物来说,屋顶、墙和楼板层等都是构成建筑使用空间的主要组成部件,它们既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又都是建筑物的围护构件;已知的,大、中、小学对学生的教学时,涉及到的建筑较多,尤其是我国的古建筑和欧式建筑分别具有独特的形状、结构;目前在教学时,老师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图形给学生讲解建筑构造,对于空间感不强的学生来说,会带来不直观和理解不透问题,尤其是缺少认知或参与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对建筑设计的空间划分和组合,外观造型等问题进行感官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通过底板的磁铁A控制塑形板块体中的磁铁B使块体形成设计的塑形腔形状,由目结土定型获取三D手工模型,方便了教学中学员的认知。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包括塑形板、块体、磁铁B、底板和磁铁A,在塑形板的上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塑形腔,复数块块体通过单层平放填充满所述塑形腔,在每一块体内分别嵌入磁铁B;底板放置在塑形板下部面上,在底板上固定有对应塑形板塑形腔中每一块体磁铁B的磁铁A;所述塑形板塑形腔中的块体根据设计形状缺少部分形成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所述塑形板的述塑形腔为方形腔体结构。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所述块体为立体方形结构。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所述立体方形结构的块体包含立体正方形和立体长方形。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在块体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磁铁B,在腔体的上口设有封闭腔体的封块,所述封块通过胶粘或热熔与块体形成一体。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在塑形板下部面两侧分别设有向下的凸起条,在两凸起条的下部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塑形板下部面之间形成凹槽;底板两侧的底板侧面分别处于塑形板下部面的凹槽中。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在塑形板下部面的后部设有挡板。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所述底板的底板上部面上设有复数个凹坑,所述每一凹坑的底部涂抹有玻璃胶,磁铁A的下部粘接在玻璃胶上。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在底板的底板底部面前部设有凹陷槽。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所述塑形板塑形腔中缺少的块体由目结土填充获取三D手工模型。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利用塑形板塑形腔中空缺的块体形成的模型形状填入目结土,然后将目结土形成的模型脱模,便可获取立体的手工模型;本专利技术利用立体手工模型教学时,学员可直观的观察,尤其是通过学员亲自参与设计、制作和完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学生无法对建筑设计的空间划分和组合,外观造型等问题进行感官理解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塑形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塑形板和插板下部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块体在塑形板中的放置位置以及插板中的磁铁A分布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块体与磁铁B和封块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制作腔体门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块体;2、塑形腔;3、塑形板;4、底板;5、塑形板下部面;6、凹槽;7、内折边;8、磁铁A;9、台阶;10、底板底部面;11、凹陷槽;12、挡板;13、底板侧面;14、封块;15、磁铁B;16、凹坑;17、玻璃胶;18、底板上部面;19、腔体;20、目结土。【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6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包括塑形板3、块体1、磁铁B15、底板4和磁铁A8,本专利技术的塑形板3、块体1和底板4可使用塑料材质或铝合金材质,所述块体1为立体正方形和立体长方形结构;在塑形板3的上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方形塑形腔2,复数块块体1通过单层平放填充满所述塑形腔2,在每一块体1内分别嵌入磁铁B15;底板4放置在塑形板下部面5上,在底板4上固定有对应塑形板3塑形腔2中每一块体1磁铁B15的磁铁A8;所述塑形板3塑形腔2中的块体1根据设计形状缺少部分形成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所述塑形板3塑形腔2中缺少的块体1由目结土填充获取三D手工模型。结合附图5,在块体1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腔体19,所述腔体19内设有磁铁B15,在腔体19的上口设有封闭腔体19的封块14,所述封块14通过胶粘或热熔与块体1形成一体,也就是使用铝合金材质时封块14通过胶粘与块体1形成一体;使用塑料材质时所述封块14通过热熔与块体1形成一体,这样可使块体1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连接缝隙。结合附图3或4,本专利技术考虑到塑形板3与底板4连接时,底板4的磁铁A8稳定的对应塑形板3上块体1内的磁铁B15,使块体1形成图形腔时所处位置固定,在塑形板下部面5两侧分别设有向下的凸起条,在两凸起条的下部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内折边7,所述内折边7与塑形板下部面5之间形成凹槽6,在塑形板下部面5的后部设有挡板12;底板4两侧的底板侧面13分别处于塑形板下部面5的凹槽6中,所述底板4的底板底部面10可设置向下凸起,也就是除了插入凹槽6中以外的底板底部面10设置向下凸起,向下凸起两侧形成的台阶9与两内折边7的相对面间隙配合,在底板4的底板底部面10前部设有方便底板4取出时手扣的凹陷槽11。结合附图1或4,,所述底板4的底板上部面18上设有复数个凹坑16,所述每一凹坑16的底部涂抹有玻璃胶17,磁铁A8的下部粘接在玻璃胶17上。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使用时,先将底板4插入塑形板3下部,根据设计需要在塑形板3的塑形腔2中放置块体1,没有放置块体1的塑形腔2中形成例如附图6中的具有门窗的形状“具体形状可任意通过块体1组合”,可使用脱模剂在塑形腔2中涂抹,利用目结土20“俗称雕塑泥”填充塑形腔2,然后将塑形板3的上面朝下放在光滑物体表面“玻璃、不锈钢钢板”,取下底板4,这时块体1内的磁铁B15失去吸力,连同块体1以及模型同步落在光滑物体表面,取下外围的块体1,然后使用多余的块体1吸附模型中被将模型包围的块体1“如图6窗口中的块体1”,等待目结土20凝固后便可将多个利用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墙体板、房顶等组合成立体的手工模型。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包括塑形板(3)、块体(1)、磁铁B(15)、底板(4)和磁铁A(8),其特征是:在塑形板(3)的上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塑形腔(2),复数块块体(1)通过单层平放填充满所述塑形腔(2),在每一块体(1)内分别嵌入磁铁B(15);底板(4)放置在塑形板下部面(5)上,在底板(4)上固定有对应塑形板(3)塑形腔(2)中每一块体(1)磁铁B(15)的磁铁A(8);所述塑形板(3)塑形腔(2)中的块体(1)根据设计形状缺少部分形成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包括塑形板(3)、块体(1)、磁铁B(15)、底板(4)和磁铁A(8),其特征是:在塑形板(3)的上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塑形腔(2),复数块块体(1)通过单层平放填充满所述塑形腔(2),在每一块体(1)内分别嵌入磁铁B(15);底板(4)放置在塑形板下部面(5)上,在底板(4)上固定有对应塑形板(3)塑形腔(2)中每一块体(1)磁铁B(15)的磁铁A(8);所述塑形板(3)塑形腔(2)中的块体(1)根据设计形状缺少部分形成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塑形板(3)的述塑形腔(2)为方形腔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块体(1)为立体方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方形结构的块体(1)包含立体正方形和立体长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三D手工建筑模型制作模具,其特征是:在块体(1)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腔体(19),所述腔体(19)内设有磁铁B(15),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娟李泓胜徐淑清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泓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