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07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端子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包括第一接线装置、第二接线装置、连接块以及绝缘外壳,第一接线装置与第二接线装置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一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插孔,第一接线插孔底部设有“凸”字型圆轴,“凸”字型圆轴底部连接有弹簧,第一接线插孔套设有侧开口的套筒,套筒顶部设有带凹槽的下压部件,套筒内还设有与“凸”字型圆轴连接的带凸起结构的圆柱体,下压部件的凹槽与圆柱体的凸起结构配合;连接块包括上连片与下连片,下连片一侧设有“U”型叉;上连片两端设有绝缘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结构简单,有效防止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Test terminal with short interruption and short interruption func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rminal devices, and relates to a test terminal with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short connection and false disconnection. Second includes a first wiring device, connecting device, connecting block and insulation shell, the first wiring device and second wiring devices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first wir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jack, the first connecting jac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convex shape of circular shaft, convex shape of circular shaft is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pring, the first connecting jack is sheathed with the sleeve side of the opening, the sleev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grooved press parts, the sleev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with convex structures connected with convex shape of circular shaft with groove under pressure, convex structure parts and cylinder; the connecting block comprises an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piece, under the contiguous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U\ type. Connecting ends are provided with insulating board. The test terminal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short connection and false disconnection,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safety accident caused by the misoperation is effectively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端子器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屏、端子箱或汇控箱等屏柜内部通常以接线端子来实现二次回路电缆线的转接和连接。部分端子由于试验的需要,设置端子连接片和试验线插孔,连接片用于连接端子两端的金属部分,上方附有螺丝,拧松螺丝,可手动拨动连接片实现端子两端的“连接”与“断开”两种状态;拧紧螺丝则将连接片锁死固定在当前状态,起到可靠的连接或者断开的效果。通过拨动连接片可以方便而可靠地实现端子两端所接电缆线的连接和断开两种状态;试验线插孔是直接连接于端子金属片,且内径略大于试验线插头外径的金属插孔,左右各一个,用于试验时临时方便而可靠地插入和拔出试验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试验端子,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在使用时,必须完全按照规定的操作顺序操作,不能颠倒步骤,更不能出现误操作,如果操作顺序错误,则将导致直接人为造成电流互感器开路,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将在断开的端子连接片两端感生出上万伏的高电压,击穿绝缘,瞬间放电喷火,对正在作业的工作人员及周边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也会将周边电器设备烧坏;常规的试验端子缺乏防误功能,无法实现流程操作的闭锁功能,完全依靠工作人员的主观把控,发生失误几率高,且一旦发生失误后果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防止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包括第一接线装置、第二接线装置、连接块以及绝缘外壳,第一接线装置与第二接线装置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一接线装置、第二接线装置、连接块设于绝缘外壳内,其中,所述的第一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插孔,第一接线插孔底部设有“凸”字型圆轴,“凸”字型圆轴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的第一接线插孔上套设有侧开口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的顶部设有带凹槽的下压部件,第一套筒内还设有与“凸”字型圆轴连接的带凸起结构的圆柱体,下压部件的凹槽与圆柱体的凸起结构配合,下压部件与圆柱体通过限位装置连接;所述的连接块包括上连片与下连片,所述的下连片靠近第一连接装置一侧设有“U”型叉;所述的上连片靠近第一插线装置端设有倒“L”形第一绝缘挡板,所述的上连片靠近第二插线装置端设有倒“L”形第二绝缘挡板。“凸”字型圆轴下方大半径圆柱体和上方小半径圆柱体分别用于对连接元件下连片“U”型叉左移的闭锁和开放;第一套筒开设侧开口,便于专用的限位装置插入,正常工作时,侧开口的上截面与圆柱体的凸起结构的上平面仅有一个狭小间隙,仅供专用的限位装置插入;当试验端子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二绝缘挡板位于第二套筒的正上方,且当第二绝缘挡板位于第二套筒上方时,试验线无法插入,当连接块左移即试验端子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绝缘挡板位于第一套筒正上方,当第一绝缘挡板位位于第一套筒上方时,下压部件无法松开,第一绝缘挡板与上连片连为一体并采用硬连接,用于对第一插线孔的封闭和开放,同时实现对插入的短接插件的拔出限制封闭;第二绝缘挡板与上连片连为一体并采用硬连接,用于对第二插线孔的封闭和开放,同时实现对插入的实验插头对连接块右移的闭锁。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压部件包括压紧螺丝杆以及压紧块,压紧块设于压紧螺丝杆底部,所述的凹槽设于压紧块上,所述的凹槽为圆环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套筒与下压部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套筒上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的下压部件的压紧螺丝杆上设有外螺纹结构。第一套筒上的内螺纹与压紧螺丝杆的外螺纹配合,可以防止其他螺母旋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内还设有开有小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于第一套筒侧开口的底边缘所在平面,所述固定装置的小孔与圆柱体的凸起结构配合,所述的圆柱体的凸起结构的横截面积值小于压紧块的凹槽的宽度值,所述的圆柱体的凸起结构的长度值小于压紧块凹槽的深度值。当没有插入限位装置时,下压部件通过拧紧螺丝杆向下压紧,圆柱体的凸起结构插入压紧块的凹槽内,但是凸起结构无法与下压部件接触,因此圆柱体也不能向下压紧“凸”字型圆轴。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绝缘框与限位导电插头,所述的限位导电插头一端与绝缘框连接,所述的限位装置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导电插头,导电插头通过设于绝缘框内的导电体连接。限位导电插头为片状结构,前端具有弹性,与第一套筒的侧开口配合,当限位导电插头插入第一套筒的侧开口时,限位导电插头与第一套筒内壁采用弹性接触配合,实现初步固定短接,在受力情况下可以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装置与圆柱体、下压部件为可拆卸连接。只有插入限位装置,拧紧下压部件才能向下压紧“凸”字型圆轴,下连片才能实现左移即断开,在不需要实现断开功能时,便将限位装置取下。进一步地,所述的弹簧外部套设有圆筒。“凸”字型圆轴底部设置带有套筒的弹簧,用于当短接插件的限位螺栓向上旋出至非压紧状态时,弹簧由压缩形变恢复为伸展常态并将上方“凸”字型圆轴上托出弹簧圆筒,实现对可拨动导电下连片“U”型叉左移的限制即闭锁;当插入限位装置并拧紧下压部件时,弹簧由伸展常态压缩形变至弹簧圆筒下部,此时上方“凸”字型圆轴的大半径圆柱体部分进入弹簧圆筒内,实现对可拨动导电下连片“U”型叉左移的开放即解除闭锁。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接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压线导体、第一压线螺丝以及第一压线螺母,所述的第二接线装置包括第二接线插孔、第二压线导体、第二压线螺丝以及第二压线螺母,所述的第一压线螺母设于第一压线导体上远离连接块的方向,所述的第一压线螺丝与第一压线螺母配合,所述的第一接线插孔设于第一压线导体上;所述的第二压线螺母设于第二压线导体上远离连接块的方向,所述的第二压线螺丝与第二压线螺母配合,所述的第二接线插孔设于第二压线导体上,所述的第二插线孔上设有第二套筒。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压线导体的一端压设于上连片与下连片之间,所述的第二压线导体的一端压设于上连片与下连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块还包括压紧螺丝,所述的上连片与下连片上设有压紧螺母,所述的压紧螺丝穿设于压紧螺母上与压紧螺母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专用限位装置实现连接块的断开和连接功能,同时设置挡板,防止操作失误在未短接情况下断开试验端子,操作人员只能按照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有效防止了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套用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套筒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K-K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L-L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R-R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X-X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下压部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图10中Y-Y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带凸起结构的圆柱体与“凸”字型圆轴连接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上连片与下连片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限位装置侧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限位装置正视图。图16为本实用小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小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小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小第四状态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包括第一接线装置(1)、第二接线装置(2)、连接块(3)以及绝缘外壳(4),第一接线装置(1)与第二接线装置(2)通过连接块(3)连接,第一接线装置(1)、第二接线装置(2)、连接块(3)设于绝缘外壳(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线装置(1)包括第一接线插孔,第一接线插孔底部设有“凸”字型圆轴(8),“凸”字型圆轴(8)底部连接有弹簧(9),所述的第一接线插孔上套设有侧开口(22)的第一套筒(11),第一套筒(11)顶部设有带凹槽(32)的下压部件(12),第一套筒(11)内还设有与“凸”字型圆轴(8)连接的带凸起结构(33)的圆柱体(10),下压部件(12)的凹槽(32)与圆柱体(10)的凸起结构(33)配合,下压部件(12)与圆柱体(10)通过限位装置连接;所述的连接块(3)包括上连片(14)与下连片(15),所述的下连片(15)靠近第一连接装置(1)一侧设有“U”型叉(26);所述的上连片(14)靠近第一插线装置(1)端设有倒“L”形第一绝缘挡板(13),所述的上连片(14)靠近第二插线装置(2)端设有倒“L”形第二绝缘挡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包括第一接线装置(1)、第二接线装置(2)、连接块(3)以及绝缘外壳(4),第一接线装置(1)与第二接线装置(2)通过连接块(3)连接,第一接线装置(1)、第二接线装置(2)、连接块(3)设于绝缘外壳(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线装置(1)包括第一接线插孔,第一接线插孔底部设有“凸”字型圆轴(8),“凸”字型圆轴(8)底部连接有弹簧(9),所述的第一接线插孔上套设有侧开口(22)的第一套筒(11),第一套筒(11)顶部设有带凹槽(32)的下压部件(12),第一套筒(11)内还设有与“凸”字型圆轴(8)连接的带凸起结构(33)的圆柱体(10),下压部件(12)的凹槽(32)与圆柱体(10)的凸起结构(33)配合,下压部件(12)与圆柱体(10)通过限位装置连接;所述的连接块(3)包括上连片(14)与下连片(15),所述的下连片(15)靠近第一连接装置(1)一侧设有“U”型叉(26);所述的上连片(14)靠近第一插线装置(1)端设有倒“L”形第一绝缘挡板(13),所述的上连片(14)靠近第二插线装置(2)端设有倒“L”形第二绝缘挡板(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部件(12)包括压紧螺丝杆(34)以及压紧块(24),压紧块(24)设于压紧螺丝杆(34)底部,所述的凹槽(32)设于压紧块(24)上,所述的凹槽(32)为圆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筒(11)与下压部件(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套筒(11)上设有内螺纹结构(23),所述的下压部件(12)的压紧螺丝杆(34)上设有外螺纹结构(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未短接误断开功能的试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筒(11)内还设有开有小孔的固定装置(31),所述固定装置(31)设于第一套筒(11)侧开口(22)的底边缘所在平面,所述固定装置(31)的小孔与圆柱体(10)的凸起结构(33)配合,所述的圆柱体(10)的凸起结构(33)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彬孙玉彤倪苗升陈庆鸿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