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及装有该电磁阀的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45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在阀体的中部设置进气口和空气口,阀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阀芯穿过阀体的主气道,阀芯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这两个密封圈控制进气口有选择地与空气口或其中一个出气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头端、插入部、操作部、导光部和光源部,电磁阀位于光源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磁阀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将电磁阀设置在光源部内,能够有效缩减操作部的外形尺寸,并减轻了操作部的重量,使操作更方便、省力;同时,送气和送水动作完全隔离,操作部中没有送水管路的接头,电磁阀中没有液体,不存在送水泄漏的危险,不会因水泄漏而影响其它电气元件,既安全又可靠。

Fluid switching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endoscope equipp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uid switch electromagnetic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ir inlet and air in the body of the middle, left and right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air outlet valve and outlet valve second, the main airway through the valve body, the valv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aling ring and the second sealing ring, the sealing ring two control inlet selectively. With the air inlet or one ai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n endoscope, which comprises a head end and inserted into the Department, operation Department, Ministry of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electromagnetic valve is located within the depart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lectromagnetic valv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high sensitivity and good reliability;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light source, size can reduce operation, and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 make the operation more convenient and labor-sav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aspirated and water action is completely isolated, joint operation in no water supply pipe, no liquid solenoid valve, there is no danger of water leakage, water leakage and not due to affect other electrical components, which is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及装有该电磁阀的内窥镜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及装有该电磁阀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内窥镜系统在医疗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其设置有向体腔内送气送液装置,可根据需要向体腔内送入水、药液、空气等。在现有的技术中,内窥镜送气和送液通过设置于内窥镜操作部上的流体切换阀来进行控制,该流体切换阀上分别设置有气入口、气出口、液入口和液出口,许多密封圈将阀腔隔离成几个腔体,通过按压切换阀顶端按钮改变隔离的腔体与上述四个出入口的相对位置来达到送气送液分离的目的。目前而言,送气/送水流体切换阀大致有如下三类:第一类:阀体上有气入口、气出口、液入口、液出口四个通道,两种工作状态(送水状态和送气状态),如专利CN201210311048.5和专利JP07275948,自然状态下,气体通过流体切换阀顶端通孔扩散到空气中,当仅堵住流体切换阀顶端通孔时,完成送气要求,当按下顶端按钮时顶端通孔同时被堵住,此时完成送水状态;第二类:阀体上有气入口、气出口、液入口、液出口四个通道,三种工作状态(送水状态、送气状态、既不送水也不送气状态),如专利CN201380051292.5,自然状态下,阀芯将气入口和液入口均封闭,将阀杆旋转90°并堵住阀顶端通孔时,完成送气要求,当按下顶端按钮时顶端通孔同时被堵住,此时完成送水状态;第三类:阀体上有气入口、液入口、气/液出口三个通道,如专利CN201310228237.0,两种工作状态(送水状态和送气状态),自然状态下,气体通过流体切换阀顶端通孔扩散到空气中,当仅堵住流体切换阀顶端通孔时,完成送气要求,当按下顶端按钮时顶端通孔同时被堵住,此时完成送水状态。如图7所示,上述三类送气/送水流体切换阀P均是置于操作部中,占用了操作部内腔中的位置,阻碍了操作部体积的缩小,同时流体切换阀也增加了操作部的重量。另外,送气/送水流体切换阀置于操作部内腔中,如切换阀液入口或者液出口与水气管结合不牢靠,会导致液体漏出至操作部中,对操作部中电路板或者其他电气部分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主气道为直管状结构,在阀体的中部设置进气口和空气口,所述进气口分成第一分路和第二分路与主气道连通,直接与主气道相通的空气口位于第一分路与第二分路之间,在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这两个出气口均与主气道相通,所述阀芯穿过阀体的主气道,该阀芯左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一线圈,阀芯右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二线圈,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这两个密封圈控制进气口有选择地与空气口或其中一个出气口相通。以上方案具有两个出气口和两组线圈,当两组线圈均断电时,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此时阀芯上的第一、第二密封圈堵住空气口两侧的主气道,气流方向由进气口流向空气口;当第一线圈通电时,阀芯向右运动(阀芯左右运动与磁极有关,此处运动也可以是第二线圈通电),直至阀芯上的第一密封圈堵住空气口和进气口的第二分路,而第二密封圈封堵第二出气口,气流方向由进气口第一分路流向第一出气口;当第二线圈通电时,阀芯向左运动(阀芯左右运动与磁极有关,此处运动也可以是第一线圈通电),直至阀芯上的第二密封圈堵住空气口和进气口的第一分路,而第一密封圈封堵第一出气口,气流方向由进气口第二分路流向第二出气口。上述流体切换电磁阀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零部件少,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并且采用电磁感应进行控制,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在各种通气或通液场合均适用。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有利于加工制作,所述进气口位于阀体的一侧,空气口位于阀体的另一侧,且空气口正对所述进气口。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便于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和进气口同侧,第二出气口和空气口同侧。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制作及装配,所述阀芯为直杆结构,在阀芯上固定套装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了便于密封圈选材,以确保在阀芯上安装牢固及密封效果,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由橡胶或硅胶制成,各密封圈与阀芯紧配合。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内窥镜。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有以上电磁阀的内窥镜,包括头端、插入部、操作部、导光部和光源部,在头端上设置送水/送气口,所述光源部内设有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位于光源部内,该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气泵连接,电磁阀的空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在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口接有第二气管,电磁阀的第二出气口接有第三气管,该第三气管的出口端伸入水气瓶中,所述水气瓶上还设有水管,水管的进口端伸入水气瓶中,水管的出口端与第二气管的出口端汇集成一路以后,与所述送水/送气口连接;在所述内窥镜上设置有送气按钮和送水按钮,送气按钮通过导线与第一线圈连接,送水按钮通过导线与第二线圈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送气、送水两个控制按钮控制电磁阀第一、第二线圈的通断电,从而完成送气或送水动作。未按压送水按钮和送气按钮时,电磁阀的两组线圈均断电,电磁阀的阀芯处于中间位置,第一、第二密封圈堵住空气口两侧的主气道,气泵出来的气体经由电磁阀流向空气中,此时既不往插入部送水也不往插入部送气。当按压送气按钮时,电磁阀的第一线圈通电,电磁阀的阀芯向右运动(阀芯左右运动与磁极有关,此处运动也可以是第二线圈通电),电磁阀的阀芯运动至右边极限位置,阀芯上的第一密封圈堵住空气口和进气口的第二分路,而第二密封圈封堵第二出气口,气泵出来的气体经由进气口第一分路流向第一出气口,再通过第二气管流向插入部的送水/送气口,从而完成送气的目的。当按压送水按钮时,电磁阀的第二线圈通电,电磁阀的阀芯向左运动(阀芯左右运动与磁极有关,此处运动也可以是第一线圈通电),电磁阀的阀芯运动至左边极限位置,阀芯上的第二密封圈堵住空气口和进气口的第一分路,而第一密封圈封堵第一出气口,气泵出来的气体经由进气口第二分路流向第二出气口,再通过第三气管进入水气瓶,然后将水气瓶中的液体通过水管压向插入部的送水/送气口,从而完成送水的目的。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将切换阀移出操作部,有利于缩减操作部的外形尺寸,同时可减轻操作部的重量。操作部中没有了送水管路的接头,可避免操作部中送水泄漏的危险,大大增加了镜体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在本方案中,通过电磁阀的也只有气体没有液体,不会对光源中其他电气元件造成影响。为了便于操作,所述送气按钮和送水按钮设置在操作部上。作为优选,所述水气瓶设置在导光部的外面,并通过挂钩挂置与光源部侧面。有益效果:本技术电磁阀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将电磁阀设置在光源部内,能够有效缩减操作部的外形尺寸,并减轻了操作部的重量,使操作更方便、省力;同时:一、操作部中没有送水管路的接头,没有送水泄漏的危险,不会影响操作部中其他电气元件;二、电磁阀位于光源中,但电磁阀中没有液体,也不会存在液体泄漏危险,不会影响光源中其他电气元件,既安全又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电磁阀进气口与空气口导通的示意图。图2是电磁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导通的示意图。图3是电磁阀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导通的示意图。图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及装有该电磁阀的内窥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主气道(1d)为直管状结构,在阀体(1)的中部设置进气口(1a)和空气口(1c),所述进气口(1a)分成第一分路(1a1)和第二分路(1a2)与主气道(1d)连通,直接与主气道(1d)相通的空气口(1c)位于第一分路(1a1)与第二分路(1a2)之间,在所述阀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出气口(1b)和第二出气口(1b’),这两个出气口均与主气道(1d)相通,所述阀芯(2)穿过阀体(1)的主气道(1d),该阀芯(2)左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一线圈(3),阀芯(2)右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二线圈(4),所述阀芯(2)上设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这两个密封圈控制进气口(1a)有选择地与空气口(1c)或其中一个出气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切换电磁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主气道(1d)为直管状结构,在阀体(1)的中部设置进气口(1a)和空气口(1c),所述进气口(1a)分成第一分路(1a1)和第二分路(1a2)与主气道(1d)连通,直接与主气道(1d)相通的空气口(1c)位于第一分路(1a1)与第二分路(1a2)之间,在所述阀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出气口(1b)和第二出气口(1b’),这两个出气口均与主气道(1d)相通,所述阀芯(2)穿过阀体(1)的主气道(1d),该阀芯(2)左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一线圈(3),阀芯(2)右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二线圈(4),所述阀芯(2)上设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这两个密封圈控制进气口(1a)有选择地与空气口(1c)或其中一个出气口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切换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a)位于阀体(1)的一侧,空气口(1c)位于阀体(1)的另一侧,且空气口(1c)正对所述进气口(1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切换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1b)和进气口(1a)同侧,第二出气口(1b’)和空气口(1c)同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切换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为直杆结构,在阀芯(2)上固定套装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蒋青林邓安鹏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