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harge transfer film formed by varnish, comprising: by type (T1) said 2,2,6,6 four N alkyl piperidine derivatives, oxygen free radical charge transport material and organic solvent. (in the formula, RA independently represents a carbon number of 1 to 20 RB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alkyl, hydroxy, amino, carboxyl, cyano, oxo, isocyanate, carbon number 1 ~ alkoxy, the number of 2 to 20 carbon alkyl carbonyl oxygen and carbon number of 7 to 20 aryl carbonyl oxygen radicals, carbon number 20 2 ~ 20 alkyl carbonyl amino or carbon number from 7 to 20 aryl carbonyl amino.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清漆。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EL)元件中,作为发光层、电荷注入层,使用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电荷传输性薄膜。该电荷传输性薄膜的形成方法大致分为以蒸镀法为代表的干法和以旋涂法为代表的湿法。如果将干法与湿法进行比较,湿法能够大面积地高效率地制造平坦性高的薄膜,因此在如有机EL等的希望薄膜的大面积化的领域中,多采用湿法形成薄膜。鉴于这点,本专利技术人开发出了用于采用湿法制作可应用于各种电子器件的电荷传输性薄膜的用于形成电荷传输性薄膜的清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在近年来的有机EL的领域中,由于元件的轻质化·薄型化·柔性化的潮流,逐渐开始代替玻璃基板而使用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基板。因此,需要与现有产品相比能够在低温下烧成、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给予具有良好的电荷传输性的薄膜的清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512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包含2,2,6,6-四烷基哌啶-N-氧自由基衍生物的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清漆,其即使在低温下烧成的情况下也显示高电 ...
【技术保护点】
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清漆,其特征在于,包含:由式(T1)表示的2,2,6,6‑四烷基哌啶‑N‑氧自由基衍生物、电荷传输性物质和有机溶剂,式中,RA相互独立地表示碳数1~20的烷基,RB表示氢原子、羟基、氨基、羧基、氰基、氧代基、异氰酸酯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2~20的烷基羰氧基、碳数7~20的芳基羰氧基、碳数2~20的烷基羰基氨基或碳数7~20的芳基羰基氨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0 JP 2015-008827;2015.05.12 JP 2015-097261.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清漆,其特征在于,包含:由式(T1)表示的2,2,6,6-四烷基哌啶-N-氧自由基衍生物、电荷传输性物质和有机溶剂,式中,RA相互独立地表示碳数1~20的烷基,RB表示氢原子、羟基、氨基、羧基、氰基、氧代基、异氰酸酯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2~20的烷基羰氧基、碳数7~20的芳基羰氧基、碳数2~20的烷基羰基氨基或碳数7~20的芳基羰基氨基。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其中,上述2,2,6,6-四烷基哌啶-N-氧自由基衍生物为2,2,6,6-四甲基哌啶-N-氧自由基。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清漆,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荷传输性物质包含分子量200~9,500的电荷传输性化合物。4.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清漆,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荷传输性物质包含选自分子量200~9,500的芳基胺衍生物和噻吩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5.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清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含氟原子的低聚苯胺衍生物。6.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传输性薄膜形成用清漆,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氟原子的低聚苯胺衍生物由式(6)表示:式中,R301表示氢原子或可被Z取代的碳数1~20的烷基,Z表示卤素原子、硝基、氰基、醛基、羟基、硫醇基、磺酸基、羧基、可被Z'取代的碳数6~20的芳基或可被Z'取代的碳数2~20的杂芳基,Z'表示卤素原子、硝基、氰基、醛基、羟基、硫醇基、磺酸基或羧基;R302~R310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或者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碳数1~20的烷基、碳数2~20的烯基、碳数2~20的炔基、碳数6~20的芳基或碳数2~20的杂芳基;A表示:可被氰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硝基或碳数1~20的氟代烷氧基取代的、碳数1~20的氟代烷基、碳数3~20的氟代环烷基、碳数4~20的氟代双环烷基、碳数2~20的氟代烯基或碳数2~20的氟代炔基,可被氰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硝基、碳数1~20的烷基、碳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将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