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44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4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该车辆包括在侧气帘收纳区域下方连接至车辆用于引导侧气帘展开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抵靠车辆的车身框架。通过上述结构形成的稳定的支撑,在侧气帘快速充气展开时为其提供精确的导向,由此为乘坐者提供有效地保护。另外,该支架结构简单,并在无需拆卸侧气帘的情况下可方便的安装和拆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Vehicle with side air curtain guid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with side air curtain guiding structure. The vehicle includes below side air curtain receiving area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guide bracket for side curtain airbag expansion, the bracket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part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part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s are abutted on the vehicle body frame. The stable support formed by the structure provides precise guidance for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side curtain when it is inflated, thereby providing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rider. In addition, the bracke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an be conveniently installed and disassembled without removing the side air cur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侧气帘是贯通在车辆A柱至C柱之间的气帘,也叫帘式气囊,主要是起到减少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对乘坐者造成的伤害。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侧气帘起爆向下展开,在乘客与车辆之间形成缓冲保护。然而,在车身结构由于遭遇严重碰撞而变形的情况下,侧气帘起爆后有可能进入车身内饰板与车身框架之间的间隙,导致保护失效。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引导侧气帘展开方向的导向结构。CN202728163U公开了一种侧气帘导向支架,包括:定位面、和与定位面的底边连接的导向面,定位面和导向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侧气帘的展开方向与导向面的延伸方向一致。该导向支架同时具有导向和容纳侧气帘的作用,并且其固定部位位于容纳侧气帘的区域中,使得在需要调整导向支架的位置或者更换时,必须将侧气囊摘下。另外,该导向支架仅通过定位面固定,使导向面悬空,由此稳定性差,在侧气帘打开时由于侧气帘充气速度快而对导向支架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可能导致导向面的位置移动甚至导致导向支架坍塌损坏而无法精确的导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该车辆的侧气帘导向结构能够在车辆的侧气帘充气展开时为其提供稳定且精确的导向。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其包括在侧气帘收纳区域下方连接至车辆用于引导侧气帘展开的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抵靠车辆的车身框架。根据本技术,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不同高度处抵靠车身框架。根据本技术,支架设置于车身立柱上方。根据本技术,车身立柱为车辆B柱或C柱。根据本技术,支架还包括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从连接部的两端延伸出来。根据本技术,车辆还具有顶棚内衬,连接部抵靠顶棚内衬。根据本技术,其特征在于,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车身框架抵靠的凹陷区域。根据本技术,凹陷区域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支架通过通孔与车身框架螺栓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在抵靠车身框架处与车身框架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引导侧气帘展开方向的导向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车辆,包括在侧气帘收纳区域下方连接至车辆用于引导侧气帘展开的支架,该支架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抵靠车辆的刚性车身框架,由此形成了稳定的支撑。优选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不同高度处抵靠车身框架,这样在侧气帘快速充气展开时,支架能够抵抗侧气帘对支架施加的向下冲击力,保持稳定,从而对侧气帘提供精确的导向。具体地,在车辆发生侧撞时,支架为其上方的侧气帘在展开过程中提供导向,使得该侧气帘顺利、准确地展开到指定位置,即为乘坐者提供有效地保护的位置。另外,该支架结构简单,并在无需拆卸侧气帘的情况下可方便的安装和拆卸。2.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连接部抵靠车辆的顶棚内衬,由此可以防止顶棚内衬塌陷,从而保证了车内饰的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图;图2是图1示出的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的沿A-A线的截面图;图3是图1示出的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中的支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参照图1和图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包括侧气帘5收纳区域下方连接至车辆用于引导侧气帘5展开的支架1,支架1包括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抵靠车辆的车身框架4。其中,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在不同高度处抵靠车身框架4。即,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是沿车高方向间隔开的。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引导侧气帘展开方向的导向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设置有引导侧气帘5展开方向的导向面21,该导向面21以期望的侧气帘5的展开方向为依据设置,即,使侧气帘5展开到能够对乘坐者提供有效保护的位置。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向面也可处于在支架1的其它位置。例如,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均可具有导向面以为侧气帘的展开提供连续导向。由上述结构,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形成了稳定的支撑,在侧气帘快速充气展开时,支架1在侧气帘的冲击下能够保持稳定地固定,从而对侧气帘5提供精确的导向。具体地,在车辆发生侧撞时,支架1为其上方的侧气帘5在展开过程中提供导向,使得该侧气帘5顺利、准确地展开到指定位置,即为乘坐者提供有效地保护的位置。另外,该支架1结构简单,并在无需拆卸侧气帘的情况下可方便的安装和拆卸。另外,支架1可设置于车身立柱上方,优选地,车身立柱为车辆B柱或C柱。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设置于车辆B柱6的上方,由此可对贯通在车辆A柱至C柱之间、展开后可同时保护前座和后座的乘客的气帘提供精确的导向,并防止气帘进入车身立柱(在本实施例中为车辆B柱6)与车身框架4之间的区域。进一步参照图2,支架1还包括连接部7,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分别从连接部7的两端延伸出来。即,第一支撑部2、连接部7和第二支撑部3依次呈角度的连接,并且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位于连接部7的同侧。第一支撑部2远离连接部7的边缘支撑于车身框架4上,第二支撑部3远离连接部7的边缘支撑于车身框架4上,由此该支架1通过上述两个边缘稳固的支撑在车身框架4。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架1也可不包括连接部7,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可直接相连接。优选地,支架1的多个部件平滑地相互连接。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架1一体成型。参照图3,连接部7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车身框架4抵靠的凹陷区域8,即,凹陷区域8为连接部7上的部分区域向车身框架4的方向突出直至抵靠车身框架4。该凹陷区域8可增强支架1支撑于车身框架4的稳固性,由此进一步保证支架1对侧气帘5的精确的导向。可选地,凹陷区域8具有至少一个通孔9,支架1通过通孔9与车身框架4螺栓连接。由于凹陷区域8抵靠车身框架4,通过螺栓可将二者更紧密的抵靠在一起,使得支架1和车身框架4稳固的连接。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凹陷区域也可通过其它方式(例如焊接、粘接、卡扣等)连接至车身框架。优选地,可设置至少两个凹陷区域8,使支架1的固定更加可靠。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侧气帘收纳区域下方连接至车辆用于引导侧气帘展开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抵靠车辆的车身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侧气帘导向结构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侧气帘收纳
区域下方连接至车辆用于引导侧气帘展开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
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抵靠车辆的车身框
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
第二支撑部在不同高度处抵靠所述车身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于车身立
柱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立柱为车辆B
柱或C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兵程田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