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8164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包括步骤:鱼塘的选建、鱼苗的选择、日常管理、投喂食养,所述食料按其重量份计,由牛粪50?60份、麦麸25?30份、畜禽内脏3?5份、米糠10?15份、诃子1份、陈皮3?5份、蛆虫8?10份、蝉衣0.1?0.3份、蟋蟀2?4份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有节约购买成品饲料用量,降低成本,自制食料还能防治鲫鱼肠炎的作用,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及中草药,增强肠胃功能,灭杀脏器中的病细菌,增强鲫鱼的抗病性,食料中还有高蛋白昆虫,鲫鱼食后,增后鱼肉的食用口感,在日常管理中投喂中草制剂,助消化,助鲫鱼吸收食料中的营养,且有促生长的作用,发酵牛粪消除了有机质增加、塘底缺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及饲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 法。
技术介绍
地处淮北平原南部的颖上县,颍河纵贯中部,在沫河口入淮河,沿淮一带地势低 洼,八里湖、丘家湖、唐垛子湖、丘岗湖、斑草湖、戴家湖、灵台湖散布其间。河滩湖洼地约占 全县面积43%,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安徽省水产养殖基地。 颖上县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涉农补贴12亿元,规 模化水产养殖比重达68%,水产品4.3万吨,增长5%;全面完成淮北大堤加固、沙颍河近期治 理、沿淮行蓄洪区建设和城市防洪工程。牛粪中残余有多种中草药成份及营养物质,以牛粪作为鲫食料的主原料,不仅节 省其他原料的用量,还能提高食料的药物成分,促进鲫鱼吸收营养及增强抗病菌性,牛粪长 时间与水体接触不及污染水资源,还使有机质增多,耗氧严重,产生过多的病细菌,对鱼类 危害极大,严重时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鱼塘的选建,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υ鱼塘的选建,选择面积在1600-1800Π 12,深度1-1.5m,鱼塘底部有18-22cm厚度淤泥的 池塘,塘内养鱼水体清澈,透明度达到36-40cm; (3!鱼苗的选择,在投放鱼苗前,对鱼塘整体换水,并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投放量60-65 尾/ m2鲫鱼苗,鱼苗规格40-60克;3.日常管理,每10-14天更换一次鱼塘中水,每次更换鱼塘总水量的1/10-1/15,每6天 投喂一次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按其重量份由如下成分制备而成:马齿苋7-8份、紫草3-4 份、茜草5份、石榴皮5份、酒精20份、大青叶6-7份、蜂巢6-8份、胡黄连5-7份、地骨皮5-7份、 黄柏7-9份; 投喂食养,每天投喂一次食料,每次投喂量初始量为:5kg/100 m2食料,相隔一周增 加投喂量〇.5kg食料,连续8周后,固定投喂量为7kg/100 m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所述的对 鱼塘消毒杀菌所用制剂为84消毒液3-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份、纯净水1600-1800份混合配制而成,对鱼塘内淤泥表面及鱼塘壁进行均匀喷洒,一周后灌水即可投放鱼 苗。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素玲
申请(专利权)人:固镇县益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