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879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器,包含有一主杆、一第一握把及一第二握把;该主杆具有一内管及一外筒,该外筒为中空筒体,其套置于该内管的外周上,该内管邻近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二穿孔,该第一握把结合于该主杆的内管一端上,该第二握把具有一第二握把套及一第二弹片,该第二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内管另一端上,该第二弹片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二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柱,该第二弹片置于该内管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二结合柱穿出该第二穿孔外,以将该第二握把套限制于该主杆的内管上,并使该外筒位于该第一握把与该第二握把间;借此,当该第二弹片的第二结合柱受外力所按压而伸入于该第二穿孔内时,该第二握把套及该外筒便可自该内管上所脱离,以更换不同型态的外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按摩器。
技术介绍
按摩除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血液循环顺畅外,更具有舒筋通络及养生等功效。—般的按摩设备主要分为主动式及被动式,主动式如按摩椅,被动式如手持式按摩器等。而手持式的按摩器,由于体积较小、价格较为低廉,因此深受一般民众所喜爱。然而,目前常见的按摩器中,有一种呈杆状,其中段位置为按摩部,而二端位置则为握把之按摩器,主要是由使用者将双手握持于握把上,并以该按摩部对身体的各部位进行滚动、按压等按摩动作。但此种型式的按摩器,由于该按摩部的型态固定、无法更换,因此在使用上不够灵活,无法因应每个人或每个部位的需求,进行不同型态的按摩部更换,导致有使用不便、运用范围不够广泛及适用性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先前技术中,习知按摩器有着按摩部型态固定、无法更换,因此有使用不便、运用范围不够广泛及适用性不佳等问题的按摩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种按摩器,主要包含有:—主杆,该主杆具有一内管及一外筒,该外筒为中空筒体,该外筒套置于该内管的外周上,该内管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二穿孔;—第一握把,其是结合于该主杆的内管一端上;一第二握把,其具有一第二握把套及一第二弹片,该第二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内管另一端上,该第二弹片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二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柱,该第二弹片置于该内管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二结合柱穿出该第二穿孔外,以将该第二握把套限制于该主杆的内管上,并使该外筒位于该第一握把与该第二握把间。借此,当该第二弹片的第二结合柱受外力所按压而伸入于该第二穿孔内时,该第二握把套及该外筒便可自该内管上所脱离,以更换不同型态的外筒。进一步,该主杆还具有二塞套,各塞套塞接于该内管的外周面与该外筒的内周面间。进一步,该内管邻近另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一穿孔,该第一握把具有一第一握把套及一第一弹片,该第一握把套上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孔,该第一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内管一端上,该第一弹片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一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柱,该第一弹片置于该内管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一结合柱穿经该第一穿孔及第一结合孔,以将该第一握把套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主杆的内管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的方案实现:一种按摩器,主要包含有:—主杆,该主杆邻近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二穿孔;一第一握把,其结合于该主杆的一端上;—第二握把,其具有一第二握把套及一第二弹片,该第二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另一端上,该第二弹片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二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柱,该第二弹片置于该主杆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二结合柱穿出该第二穿孔外;一延伸杆,其具有一杆主体及一第一按摩头,该杆主体具有一杆身及一连接于该杆身一侧的杆套,该杆套上具有至少一固定孔,该杆套套接于该主杆的一端上,并由该第二结合柱穿入于该固定孔中,以将该杆主体与该主杆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该第一按摩头以可拆离的方式与该杆主体的一端结合。进一步,该主杆具有一内管及一外筒,该内管为中空管体,该外筒为中空筒体,该外筒套置于该内管的外周上,该第二穿孔位于该内管一端的外周面上,该第二握把结合于该主杆的内管上,该第二握把的第二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内管一端上,该延伸杆的杆套结合于该内管一端上。进一步,该主杆还具有二塞套,各塞套塞接于该内管的外周面与该外筒的内周面间。进一步,该内管邻近另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一穿孔,该第一握把具有一第一握把套及一第一弹片,该第一握把套上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孔,该第一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内管一端上,该第一弹片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一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柱,该第一弹片置于该内管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一结合柱穿经该第一穿孔及第一结合孔,以将该第一握把套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主杆的内管上。进一步,该第一握把的外端具有一耙状头。进一步,所述的按摩器还包含有一拉引带;该第一握把上具有一连接孔;该拉引带一端具有一脚踩部,该脚踩部呈圈状,该拉引带的另一端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穿绕固定于该第一握把的连接孔中。进一步,该延伸杆还具有一第二按摩头,该第二按摩头以可拆离的方式与该杆主体另一端结合。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按摩器借由可更换外筒的设计,而让使用者能更加灵活地运用,以达到使用便利、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及适用性更佳等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更换外筒后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8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按摩器100主杆1内管11第一穿孔111第二穿孔112外筒12塞套13外筒14第一握把20第一握把套21第一结合孔211耙状头212第一弹片22第一结合柱221第二握把30第二握把套31第二弹片32第二结合柱321按摩器200主杆1第一握把20第一握把套21连接孔213第二握把30第二结合柱321拉引带40脚踩部41连接部42延伸杆50杆主体51杆身511杆套512固定孔513第一按摩头52大滚轮521小滚轮522第二按摩头53凸滚轮531小滚轮53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第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按摩器100,其主要包含有一主杆1、一第一握把20及一第二握把30,其中:请参阅图1至图3,该主杆10,概呈圆柱体,具有一内管11、一外筒12及二塞套13;该内管11为一中空管体,该外筒12为一中空筒体,其是套置于该内管11的外周上,该二塞套13塞接于该内管11的外周面与该外筒12的内周面间,以维持该内管11与该外筒12的紧配度,该内管11邻近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面的第一穿孔111,该内管11邻近另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面的第二穿孔112。请参阅图1至图3,该第一握把20结合于该主杆10的内管11 一端上。该第一握把20具有一第一握把套21及一第一弹片22,该第一握把套21上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孔211,该第一握把套21套置于该主杆10的内管11 一端上,该第一弹片22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一弹片22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柱221,该第一弹片22置于该内管11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一结合柱221穿经该第一穿孔111及第一结合孔211,以将该第一握把套21结合于该主杆10的内管11上。请参阅图1至图3,该第二握把30,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主杆10的内管11另一端上。该第二握把30具有一第二握把套31及一第二弹片32,该第二握把套31套置于该主杆10的内管11另一端上,该第二弹片32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二弹片32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柱321,该第二弹片32置于该内管11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二结合柱321穿经该第二穿孔112,以将该第二握把套31限制于该主杆10的内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 一主杆,该主杆具有一内管及一外筒,该外筒为中空筒体,该外筒套置于该内管的外周上,该内管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二穿孔; 一第一握把,其是结合于该主杆的内管一端上; 一第二握把,其具有一第二握把套及一第二弹片,该第二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内管另一端上,该第二弹片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二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柱,该第二弹片置于该内管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二结合柱穿出该第二穿孔外,以将该第二握把套限制于该主杆的内管上,并使该外筒位于该第一握把与该第二握把间;借此,当该第二弹片的第二结合柱受外力所按压而伸入于该第二穿孔内时,该第二握把套及该外筒便可自该内管上所脱离,以更换不同型态的外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主杆还具有二塞套,各塞套塞接于该内管的外周面与该外筒的内周面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内管邻近另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一穿孔,该第一握把具有一第一握把套及一第一弹片,该第一握把套上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孔,该第一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内管一端上,该第一弹片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一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柱,该第一弹片置于该内管内,并借其弹性将该第一结合柱穿经该第一穿孔及第一结合孔,以将该第一握把套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主杆的内管上。4.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 一主杆,该主杆邻近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二穿孔; 一第一握把,其结合于该主杆的一端上; 一第二握把,其具有一第二握把套及一第二弹片,该第二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另一端上,该第二弹片具有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二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柱,该第二弹片置于该主杆内,并借其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尔·克里斯多夫亨利尼可拉斯亚维拉·史蒂夫王罗平
申请(专利权)人:双馀实业有限公司艾克斯培克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