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孔器钻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72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器钻头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钻头和一侧带开口的开孔器,所述开孔器套在钻头上,所述开孔器的开口处设有绕圆周分布且单向倾斜的切齿,所述切齿的倾斜方向与开孔器转动方向同向,所述切齿表面涂有金刚砂层,通过单向倾斜的切齿且其倾斜方向与开孔器转动方向相同,故在使用时切齿的尖部能够起到更换的切入作用,更加便于开孔且开孔效果更快,另外开孔器并不是整体为金刚石材料,而是通过在切齿上涂金刚砂层来保证其开孔时的结构硬度,能够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开孔器的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孔器钻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开孔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孔器钻头组件。
技术介绍
开孔器是安装在普通电钻的钻头上,就能方便地在铜、铁、不锈钢、有机玻璃等各种板材上穿孔,例如公告号为CN2043389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大孔开孔器,包括由金刚石构成的圆柱腔体,所述圆柱腔体后侧中心线处开设一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安装有螺纹管;所述通孔两侧设置有与动力轴配合安装的两旁孔;所述圆柱腔体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加削液孔;所述圆柱腔体底部中空状;其前边沿开设有多个磨削槽。本技术的金刚石大孔开孔器,磨削槽是由金刚石构成,结构上硬度高,保证切削精度和切削强度;通过动力轴和螺纹管配合安装,接着通过两旁孔进行加固,保证打孔精度;在圆柱腔体下方开设加削液孔,通过内部先注削液,接着通过外部削液,保证切割过程比较均匀,不会伤及卡孔对象。其磨削槽由金刚石制成,虽然结构硬度上提高了,但是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另外其磨削槽两侧的金刚石为水平的,进而导致开孔效果不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硬度高、开孔效果好且成本低的开孔器钻头组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种开孔器钻头组件,包括钻头和一侧带开口的开孔器,所述开孔器套在钻头上,所述开孔器的开口处设有绕圆周分布且单向倾斜的切齿,所述切齿的倾斜方向与开孔器转动方向同向,所述切齿表面涂有金刚砂层。通过单向倾斜的切齿且其倾斜方向与开孔器转动方向相同,故在使用时切齿的尖部能够起到更换的切入作用,更加便于开孔且开孔效果更快,另外开孔器并不是整体为金刚石材料,而是通过在切齿上涂金刚砂层来保证其开孔时的结构硬度,能够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开孔器的材料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孔器远离开口的一侧设有联动孔,所述钻头上设有与联动孔适配的联动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孔和联动部为腰型。通过联动部和联动孔的配合实现两者的转动联动,腰型的联动孔内壁更加平缓,不存在幅度大的拐角,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避免出现裂痕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部一侧设有凸环,另一侧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设有紧固螺母,所述开孔器通过凸环和紧固螺母实现轴向限位。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实现开孔器与钻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维修更换操作,同时凸环和紧固螺母形成稳固的固定结构,能够很好的限制开孔器轴向的位移,避免出现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部上安装孔,所述钻头上插接在安装孔内,所述联动部与钻头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并通过螺钉固定。通过这样设置实现了钻头与联动部的可拆卸连接,在钻头出现损坏时,只需对钻头进行更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孔器侧壁上设有注液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孔器内壁设有轴向设置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绕圆周均勾分布。注液孔的设置用于注入冷却液,避免在开孔过程中温度太高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而且通过引流槽的设置能起到将冷却液往切齿方向引导,避免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导致冷却液残留在内部无法很好冷却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孔器对应联动孔处设有供凸环陷入的凹槽。通过凹槽的设置,在凸环陷入凹槽内时,增加了两者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增加开孔器与联动部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紧固螺母出现轻微松动后钻头晃动厉害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孔器内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包括与钻头套接的内环、与开孔器内壁连接的外环以及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连接内环和外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外环与开孔器内壁螺纹连接。通过支撑环的设置能够对钻头起到支撑的作用,即便在紧固出现松动时也能够保证钻头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其外环与开孔器螺纹连接,连接稳定性好,同时实现支撑环的可拆卸,在不需要用到支撑环的情况可以将其拆卸下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单向倾斜的切齿且其倾斜方向与开孔器转动方向相同,故在使用时切齿的尖部能够起到更换的切入作用,更加便于开孔且开孔效果更快,另外开孔器并不是整体为金刚石材料,而是通过在切齿上涂金刚砂层来保证其开孔时的结构硬度,能够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开孔器的材料成本,而且钻头与联动部可拆卸,联动部与开孔器可拆卸,更加便于零部件的维修或更换,避免部分损坏导致需要整体更换的情况,避免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组装图;图2是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组装图。附图标记:1、钻头;2、开孔器;3、切齿;4、联动孔;5、联动部;6、凸环;7、螺纹段;8、紧固螺母;9、凹槽;10、螺钉;11、注液孔;12、引流槽;131、内环;132、外环;133、连接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 一种开孔器2钻头I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钻头I和一侧带开口的开孔器2,开孔器2套在钻头I上,开孔器2的开口处设有绕圆周分布且单向倾斜的切齿3,切齿3的倾斜方向与开孔器2转动方向同向,切齿3表面涂有金刚砂层;通过单向倾斜的切齿3且其倾斜方向与开孔器2转动方向相同,故在使用时切齿3的尖部能够起到更换的切入作用,更加便于开孔且开孔效果更快,另外开孔器2并不是整体为金刚石材料,而是通过在切齿3上涂金刚砂层来保证其开孔时的结构硬度,能够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开孔器2的材料成本。如图2所示,开孔器2远离开口的一侧设有腰型联动孔4,钻头I上设有与联动孔4适配的联动部5,联动孔4和联动部5为腰型,联动部5—侧设有凸环6,另一侧设有螺纹段7,螺纹段7上设有紧固螺母8,开孔器2通过凸环6和紧固螺母8实现轴向限位,开孔器2对应联动孔4处设有供凸环6陷入的凹槽9;开孔器2分别通过凸环6和紧固螺母8固定在钻头I上,能够实现开孔器2与钻头I的可拆卸连接,便于维修更换操作。联动部5上安装孔,钻头I上插接在安装孔内,联动部5与钻头I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并通过螺钉10固定;实现了钻头I与联动部5的可拆卸连接,在钻头I出现损坏时,只需对钻头I进行更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开孔器2侧壁上设有注液孔11,开孔器2内壁设有轴向设置的引流槽12,引流槽12绕圆周均匀分布;用于注入冷却液,避免在开孔过程中温度太高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而且通过引流槽12的设置能起到将冷却液往切齿3方向引导,避免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导致冷却液残留在内部无法很好冷却的情况。实施例2:—种开孔器2钻头I组件,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开孔器2内设有支撑环,支撑环包括与钻头I套接的内环131、与开孔器2内壁连接的外环132以及连接条133,连接条133连接内环131和外环132,外环132与开孔器2内壁螺纹连接。通过支撑环的设置能够对钻头I起到支撑的作用,即便在紧固出现松动时也能够保证钻头I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其外环132与开孔器2螺纹连接,连接稳定性好,同时实现支撑环的可拆卸,在不需要用到支撑环的情况可以将其拆卸下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孔器钻头组件,包括钻头(I)和一侧带开口的开孔器(2),所述开孔器(2)套在钻头(I)上,其特征是:所述开孔器(2)的开口处设有绕圆周分布且单向倾斜的切齿(3),所述切齿(3)的倾斜方向与开孔器(2)转动方向同向,所述切齿(3)表面涂有金刚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器钻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开孔器(2)远离开口的一侧设有联动孔(4),所述钻头(I)上设有与联动孔(4)适配的联动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孔器钻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联动孔(4)和联动部(5)为腰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孔器钻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联动部(5)—侧设有凸环(6),另一侧设有螺纹段(7),所述螺纹段(7)上设有紧固螺母(8),所述开孔器(2)通过凸环(6)和紧固螺母(8)实现轴向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孔器钻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联动部(5)上安装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河陈秀松林加会周庆杨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恩光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