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物体浸入海水中后,由于受到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其表面很快会覆盖一层聚合物材料形成的薄膜,通常称为调节膜。调节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大分子等,它会使物体表面特性发生改变,成为海洋浮游生物附着、繁殖的基础。随着调节膜的形成,细菌、单细胞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真核生物依次在浸入物体表面附着,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黏附在物体表面的细菌大量分泌细胞外产物,将细菌与细菌、细菌与附着底物等相互连接形成一层由细菌和海藻为主的生物膜。研究发现生物膜在随后大型海洋生物附着时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生物膜可以释放出化学信号,让海中生物感知到环境是否适合附着生存。大型海洋生物的幼虫和孢子一旦接近带有生物膜的表面后便会附着,变态生长并繁殖扩大,最终形成规模较大的海洋污损生物群落。污损生物粘附在舰船底部增大了流体动力学阻力、降低了舰船机动性、增加了燃料消耗,同时,污损生物还抑制水产养殖、堵塞管道、加速金属腐蚀、影响海洋仪器仪表性能等。针对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形成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监测评价对象;(2)将监测评价对象放入海水中,通过海水中生物自然生长附着的方式获得生物附着后的监测评价对象试样;(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量生物附着后监测评价对象的吸光度曲线,获得时间‑吸光度关系标准曲线;(4)将步骤(3)获得的标准曲线与生物污损程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实际的生物污损程度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监测评价对象;(2)将监测评价对象放入海水中,通过海水中生物自然生长附着的方式获得生物附着后的监测评价对象试样;(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量生物附着后监测评价对象的吸光度曲线,获得时间-吸光度关系标准曲线;(4)将步骤(3)获得的标准曲线与生物污损程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实际的生物污损程度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通过获得吸收峰峰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峰,张婧,吕婧,马海宽,王茜,褚东志,曹璐,邹妍,曹煊,范萍萍,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