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罐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660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蛎罐头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牡蛎罐头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牡蛎干500~700份、水110~130份、糖50~70份、酱油30~40份、葱粉0.5~2份、蒜粉0.5~2份、姜粉0.5~2份、黄原胶0.5~2份、红曲米1~5份、香料水30~50份和油75~1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了对牡蛎的红烧步骤,并先通过对牡蛎干的翻炒爆香,突出了牡蛎的鲜香味,又通过香料水煮制,避免了仅用香料水浸泡后牡蛎只剩下香料水味的不良情况,使得产品风味更鲜美;得到的牡蛎罐头存储时间长、使用方便、肉质鲜美,且加工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蛎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牡蛎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牡蛎又名生蚝,是我国大宗海产贝类,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有“海中牛奶“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生蚝,治虚损,壮阳,解毒,补男女气血,令肌肤细嫩,防衰老”。牡蛎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其缺点是不耐藏、不耐冻,出水后很快死亡,且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因此牡蛎在运输过程中的存储及鲜蚝的加工保鲜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现有技术中,牡蛎的深加工利用程度低下,多数只是腌制后经自然晒干而成蚝鼓制品,或者采用盐水蒸煮牡蛎后直接添加汤汁然后装罐灭菌的方法,虽然这种加工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营养丰富、携带和食用方便等特点,但存在以下不足:添加了不同程度的防腐剂,为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往往加了较多的盐进行腌制,而致产品中盐的含量较高,且加工出来的牡蛎存在易变质、鲜味较差、腥味较重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制得的牡蛎鲜味较差、腥味较重的缺陷,提供一种口感鲜美且能够很好的辟除腥味的牡蛎罐头,及其该牡蛎罐头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牡蛎罐头,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蛎罐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罐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料水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罐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由重量份数为5~10份的芝麻油和70~90份的花生油组成。4.一种牡蛎罐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煮制香料水:将沙姜I~2份、甘草3~5份、茴香3~5份、草果8~10份、八角40~50份、白胡椒20~25份和薄荷I~2份加入到1300~1500份的水中,煮沸后转小火熬煮40分钟~80分钟直至水的重量份数为800~1100份,然后过滤掉废渣制得香料水; 配置汤汁:将水110~130份、糖50~70份、酱油30~40份、油5~10份、葱粉0.5~2份、蒜粉0.5~2份、姜粉0.5~2份、黄原胶0.5~2份、红曲米I~5份和香料水30~50份混合并搅拌均匀;煮制牡蛎:将锅里加入油70~90份并加热,待油温达到140°C~170°C时倒入500~700份牡蛎干翻炒,牡蛎变黄后倒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善策陈穗崔鹏举杨娇杨明泉孙丽霞刘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