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42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其结构包括脚轮、底座、水箱、进水口、风机、液压杆、支撑杆、壳体、喷雾管、电气箱、管道、转向轮、增压泵、旋转台,脚轮设于底座两侧,底座上端与水箱相焊接,水箱上端设有进水口,风机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壳体上端设有液压杆,支撑杆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壳体左侧设有喷雾管,电气箱与壳体表面相焊接,喷雾管下端与管道相连接,转向轮设于底座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结构上设置了具有喷雾效果的喷雾管,并且设置了能够增加喷洒距离的增压泵,使其在矿山开采时,能够增加其喷洒距离,能够充分降低粉尘量,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减少了对设备的移动次数,提高了其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属于矿山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是重要的资源大国,每年都会开采很多的矿产,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在开采过程中,不仅破坏了我们的资源,让我们的资源越采越少,而且也对我们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恢复的破坏。矿产在矿山开采、石材石料加工、石子破碎等场所粉尘工作时就会有大量的粉尘产生,这些粉尘的排放无序无组织、产生面积大、总量大,在户外随风飘散,造成了严重的环保影响,一直以来是除尘的难点。处理这些尘土,需要有新型的设备来解决,才能保证我们的环境的干净清洁。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294551.8的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方案是:支架、水箱、发动机、喷雾筒、换向轴,所述矿山开采喷雾风机支架内部有所述水箱,所述矿山开采喷雾风机水箱上部有所述发动机,所述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发动机有所述喷雾筒,所述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喷雾筒旁边有手轮,所述矿山开采喷雾风机手轮下面有托架,所述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喷雾筒下边有通水管,所述矿山开采喷雾风机托架最下端有换向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喷雾筒喷洒距离较短,使其需要经常移动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雾筒喷洒距离较短,使其需要经常移动该设备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其结构包括脚轮、底座、水箱、进水口、风机、液压杆、支撑杆、壳体、喷雾管、电气箱、管道、转向轮、增压泵、旋转台,所述脚轮设于底座两侧,所述底座上端与水箱相焊接,所述水箱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风机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液压杆,所述支撑杆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左侧设有喷雾管,所述电气箱与壳体表面相焊接,所述喷雾管下端与管道相连接,所述转向轮设于底座前端,所述管道与增压泵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设于旋转台上端,所述旋转台与底座上端相焊接,所述增压泵由出水口、增压器、泵体、开关、阀体、进水口组成,所述出水口设于增压器右端,所述增压器与泵体通过螺母连接,所述泵体上端设有开关,所述泵体上端嵌套有阀体,所述阀体左侧设有进水口。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通过水箱设有进水口。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通过旋转台与支撑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与增压泵通过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风机通过壳体设有喷雾管。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杆通过与支撑杆旋转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由铸钢制成使其支撑力提高。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不锈钢制成使其使用寿命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结构上设置了具有喷雾效果的喷雾管,并且设置了能够增加喷洒距离的增压泵,使其在矿山开采时,能够增加其喷洒距离,能够充分降低粉尘量,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减少了对设备的移动次数,提高了其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的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脚轮-1、底座-2、水箱-3、进水口-4、风机-5、液压杆-6、支撑杆-7、壳体-8、喷雾管-9、电气箱-10、管道-11、转向轮-12、增压泵-13、旋转台-14、出水口-1301、增压器-1302、泵体-1303、开关-1304、阀体-1305、进水口-130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其结构包括脚轮1、底座2、水箱3、进水口4、风机5、液压杆6、支撑杆7、壳体8、喷雾管9、电气箱10、管道11、转向轮12、增压泵13、旋转台14,所述脚轮1设于底座2两侧,所述底座2上端与水箱3相焊接,所述水箱3上端设有进水口4,所述风机5与壳体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8上端设有液压杆6,所述支撑杆7与壳体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8左侧设有喷雾管9,所述电气箱10与壳体8表面相焊接,所述喷雾管9下端与管道11相连接,所述转向轮12设于底座2前端,所述管道11与增压泵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13设于旋转台14上端,所述旋转台14与底座2上端相焊接,所述增压泵13由出水口1301、增压器1302、泵体1303、开关1304、阀体1305、进水口1306组成,所述出水口1301设于增压器1302右端,所述增压器1302与泵体1303通过螺母连接,所述泵体1303上端设有开关1304,所述泵体1303上端嵌套有阀体1305,所述阀体1305左侧设有进水口1306,所述底座2通过水箱3设有进水口4,所述底座2通过旋转台14与支撑杆7连接,所述水箱3与增压泵13通过管道11连接,所述风机5通过壳体8设有喷雾管9,所述液压杆6通过与支撑杆7旋转台14连接,所述支撑杆7由铸钢制成使其支撑力提高,所述壳体8由不锈钢制成使其使用寿命提高。本专利所说的脚轮1是个统称,包括活动脚轮和固定脚轮,所述风机5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通过进水口4往水箱3内加满水,通入电源,通过电气箱10打开电源开关即可开始工作,通过液压杆6对壳体8上的喷雾管9的喷洒角度进行调节,通过旋转台14对方向进行调节,通过增压器1302、泵体1303的作用,对水进行增压,并通过风机5将水吹出,形成喷雾。本专利技术的脚轮1、底座2、水箱3、进水口4、风机5、液压杆6、支撑杆7、壳体8、喷雾管9、电气箱10、管道11、转向轮12、增压泵13、旋转台14、出水口1301、增压器1302、泵体1303、开关1304、阀体1305、进水口130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喷雾筒喷洒距离较短,使其需要经常移动该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其在矿山开采时,能够增加其喷洒距离,能够充分降低粉尘量,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减少了对设备的移动次数,提高了其的使用范围,具体如下所述:壳体8左侧设有喷雾管9,所述电气箱10与壳体8表面相焊接,所述喷雾管9下端与管道11相连接,所述转向轮12设于底座2前端,所述管道11与增压泵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13设于旋转台14上端,所述旋转台14与底座2上端相焊接,所述增压泵13由出水口1301、增压器1302、泵体1303、开关1304、阀体1305、进水口1306组成,所述出水口1301设于增压器1302右端,所述增压器1302与泵体1303通过螺母连接,所述泵体1303上端设有开关1304,所述泵体1303上端嵌套有阀体1305,所述阀体1305左侧设有进水口130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脚轮(1)、底座(2)、水箱(3)、进水口(4)、风机(5)、液压杆(6)、支撑杆(7)、壳体(8)、喷雾管(9)、电气箱(10)、管道(11)、转向轮(12)、增压泵(13)、旋转台(14),所述脚轮(1)设于底座(2)两侧,所述底座(2)上端与水箱(3)相焊接,所述水箱(3)上端设有进水口(4),所述风机(5)与壳体(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8)上端设有液压杆(6),所述支撑杆(7)与壳体(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8)左侧设有喷雾管(9),所述电气箱(10)与壳体(8)表面相焊接,所述喷雾管(9)下端与管道(11)相连接,所述转向轮(12)设于底座(2)前端,所述管道(11)与增压泵(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13)设于旋转台(14)上端,所述旋转台(14)与底座(2)上端相焊接,所述增压泵(13)由出水口(1301)、增压器(1302)、泵体(1303)、开关(1304)、阀体(1305)、进水口(1306)组成,所述出水口(1301)设于增压器(1302)右端,所述增压器(1302)与泵体(1303)通过螺母连接,所述泵体(1303)上端设有开关(1304),所述泵体(1303)上端嵌套有阀体(1305),所述阀体(1305)左侧设有进水口(13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脚轮(1)、底座(2)、水箱(3)、进水口(4)、风机(5)、液压杆(6)、支撑杆(7)、壳体(8)、喷雾管(9)、电气箱(10)、管道(11)、转向轮(12)、增压泵(13)、旋转台(14),所述脚轮(1)设于底座(2)两侧,所述底座(2)上端与水箱(3)相焊接,所述水箱(3)上端设有进水口(4),所述风机(5)与壳体(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8)上端设有液压杆(6),所述支撑杆(7)与壳体(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8)左侧设有喷雾管(9),所述电气箱(10)与壳体(8)表面相焊接,所述喷雾管(9)下端与管道(11)相连接,所述转向轮(12)设于底座(2)前端,所述管道(11)与增压泵(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增压泵(13)设于旋转台(14)上端,所述旋转台(14)与底座(2)上端相焊接,所述增压泵(13)由出水口(1301)、增压器(1302)、泵体(1303)、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欧伊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