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637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前准备、确定工序和实施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一种为了解决传统方式的一切缺陷不足而改进的新型循环套管的施工方法,有效提高了模具循环使用率、降低人工费、有效提高了预留洞洞口质量、解决了工人自制套管用钢丝固定的弊病、安装简洁、方便。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concrete pouring sleev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concrete pouring sleeve, which comprises the preparation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the determination procedur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new type of circular cas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ll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ment, improve the rate of recycling, reduce mold labor cost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olve the reserved hole casing defects, workers homemade wire fixation install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存在循环次数低、固定不牢、易移位、易堵塞,费工费力等技术问题。在混凝土打灰几个小时后(混凝土未干透前)必须及时将套管拔出,否则等混凝土完全干透后很难将套管取出,这样对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尤其适合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所需混凝土预留洞同一规格数量较大,预留洞规格较统一的主体工程;适宜现浇混凝土楼板预留的圆预留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1)施工前准备:(1.1)确定作业时间:作业时间为模板平板铺设好,楼板钢筋绑扎前。(1.2)准备施工用具:卷尺、粉笔、手枪钻、图纸。(2)确定工序为定位、固定、检查验收、成品看护、拆除并实施。(2.1)定位:根据图纸在平板上画十字线,并确定套管规格。(2.2)固定:首先手按套筒上部螺帽把套管的自攻丝压出套筒,再以自攻丝下端部对准十字线的中心,然后使套筒平落在平板上,左手紧按套筒,右手用手枪钻固定自攻丝。(2.3)检查验收:施工、监理单位人员检查套管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是否牢固。(2.4)成品保护: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护,防止套管移位或移位后及时修正。(2.5)拆除:清除挡灰盖上的泥浆后,用手枪钻逆向旋转,拆除套管,拆除橡胶皮时,要慢拉轻拔,以免损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2)中,模板可以重复使用6--8次,第一次自攻丝与模板有效固定,在第二次及以后不能有效固定时。进一步地,在平板上已经确定的十字线上钉一块木板,木板小于套管内圆,自攻丝固定在木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5)中,每次拆除套管时,挡灰板上自攻丝孔周边混凝土泥浆必须清理干净,防止自攻丝锈蚀,影响安装和拆除。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模具循环使用率、降低人工费、有效提高了预留洞洞口质量、解决了工人自制套管用钢丝固定的弊病、安装简洁、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浇筑套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浇筑套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上挡灰板3、下挡灰板4、自攻丝5、圆管6、具体实施方式本实例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确定工序和实施工序,施工工序为定位、固定、检查验收、成品看护、拆除并实施。施工准备包括确定作业时间和准备施工用具,作业时间为模板平板铺设好,楼板钢筋绑扎前,施工用具包括卷尺、粉笔、手枪钻、图纸。熟悉施工图纸,绘制好孔洞预留图及留孔套管制作图,做好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准备工作,配置套管施工的工具和材料,保证所有器具材料合格,有效。施工工序包括定位,固定,检查验收,成品看护,拆除并实施,定位的过程是根据图纸在平板上画十字线,并确定套管规格,如图1和图2所示套管采用一种特制的循环套管,一种循环套管,包括套管1,套管1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中空结构,套管1上径大于套管1下径,底部较小,上部口较大,有利于防水处理,套管1采用镀锌钢材料,外部较光滑;套管1的上径为100-210mm,套管1的下径为90-190mm。套管1上部设置上挡灰板2,套管1下部设置下挡灰板3,上挡灰板2与下挡灰板3均为圆形结构,上挡灰板3与套管1上径完全配合,下挡灰板3与套管1下径完全配合,套管1高度为130-170mm,套管高度为150mm,套管1外侧设置圆管5,圆管5紧贴套管1外侧,圆管为弹性材料,优选地,圆管为黑色橡胶材料,黑色橡胶皮,柔韧性强,不粘连。上挡灰板2的正中心上设置自攻丝4,自攻丝4穿过套管1与下挡灰板3的正中心,自攻丝4的直径为6-10mm,自攻丝4的长度为160-200mm。优选地,自攻丝4的直径为8mm,自攻丝的长度为180mm。上挡灰板2的正中心与下挡灰板3的正中心相对应。在混凝土打灰几个小时后,混凝土未干透前,必须及时将套管拔出,否则等混凝土完全干透后很难将套管取出,这样对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影响。固定的过程首先手按套筒上部螺帽把套管的自攻丝压出套筒,再以自攻丝下端部对准十字线的中心,然后使套筒平落在平板上,左手紧按套筒,右手用手枪钻固定自攻丝。检查验收需要施工、监理单位人员检查套管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是否牢固,成品保护,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护,防止套管移位或移位后及时修正。最后拆除清除挡灰盖上的泥浆后,用手枪钻逆向旋转,拆除套管,拆除橡胶皮时,要慢拉轻拔,以免损坏。模板可以重复使用6--8次,第一次自攻丝可以与模板有效固定,在第二次及以后不能有效固定时,可在平板上已经确定的十字线上钉一块5mm厚度的木板,木板的大小须小于套管内圆,自攻丝固定在木板上。每次拆除套管时,挡灰板上自攻丝孔周边混凝土泥浆必须清理干净,防止自攻丝锈蚀,影响安装和拆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有效提高了模具循环使用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2、预留洞模具操作简单,比普通模具易于拆除,降低人工费。3、有效提高了预留洞洞口质量,而且不影响土建现浇混凝土面的质量。4、解决了工人自制套管用钢丝固定的弊病,形成的洞口利于防水施工,美观整齐。5、安装简洁、方便,便于规范化管理,有推广使用价值。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1)施工前准备:(1.1)确定作业时间:作业时间为模板平板铺设好,楼板钢筋绑扎前。(1.2)准备施工用具:卷尺、粉笔、手枪钻、图纸。(2)确定工序为定位、固定、检查验收、成品看护、拆除并实施。(2.1)定位:根据图纸在平板上画十字线,并确定套管规格。(2.2)固定:首先手按套筒上部螺帽把套管的自攻丝压出套筒,再以自攻丝下端部对准十字线的中心,然后使套筒平落在平板上,左手紧按套筒,右手用手枪钻固定自攻丝。(2.3)检查验收:施工、监理单位人员检查套管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是否牢固。(2.4)成品保护: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护,防止套管移位或移位后及时修正。(2.5)拆除:清除挡灰盖上的泥浆后,用手枪钻逆向旋转,拆除套管,拆除橡胶皮时,要慢拉轻拔,以免损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1)施工前准备:(1.1)确定作业时间:作业时间为模板平板铺设好,楼板钢筋绑扎前。(1.2)准备施工用具:卷尺、粉笔、手枪钻、图纸。(2)确定工序为定位、固定、检查验收、成品看护、拆除并实施。(2.1)定位:根据图纸在平板上画十字线,并确定套管规格。(2.2)固定:首先手按套筒上部螺帽把套管的自攻丝压出套筒,再以自攻丝下端部对准十字线的中心,然后使套筒平落在平板上,左手紧按套筒,右手用手枪钻固定自攻丝。(2.3)检查验收:施工、监理单位人员检查套管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是否牢固。(2.4)成品保护: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护,防止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玉耿斌邢爽王丁宁关铁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滨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