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00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矩形框架,所述回收箱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矩形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锁死机构,所述矩形框架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回收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回收箱、第一滑孔、矩形框架、限位环、通孔、锁死机构、第二滑孔和卡孔的配合,使使用者能将分隔板固定在指定位置处,从而使回收箱内部空间可根据实用需要进行分隔。行分隔。行分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建筑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回收时,大多通过回收箱对装修垃圾进行存储,并通过回收箱内的分隔板,将不同种类的装修垃圾区分开。但目前,由于回收箱内分隔板的位置无法改变,进而导致使用者无法根据不同种类垃圾所占的比重,对回收箱内空间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回收箱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由于回收箱内分隔板的位置无法改变,进而导致使用者无法根据不同种类垃圾所占的比重,对回收箱内空间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回收箱使用起来较为不便,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矩形框架,所述回收箱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矩形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锁死机构,所述矩形框架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回收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矩形框架的内壁、第二滑孔的内壁和卡孔的内壁均与锁死机构的表面接触,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表面与回收箱的内壁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表面、第二螺纹柱的表面和通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柱的表面和第二螺纹柱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块,所述内螺纹块上下两侧均与矩形框架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左侧和第二螺纹柱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内螺纹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死块,所述第二滑孔的内壁和卡孔的内壁均与锁死块的表面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转块远离矩形框架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指示柱,所述矩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指示环,所述指示环的内壁与转块的表面接触,所述指示环的表面与指示柱的表面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位于第一滑孔的上方,所述U形板的内壁和回收箱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L 形板,所述L形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磁片,所述磁片的上表面粘接有指示牌。
[0009]优选的,所述磁片的底部粘接有定位块,所述L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
定位孔的内壁与定位块的表面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柱、第二螺纹柱和转块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回收箱、第一滑孔、矩形框架、限位环、通孔、锁死机构、第二滑孔和卡孔,其中,当转块转动时,通过螺纹柱、第二螺纹柱和内螺纹块的配合,使锁死块插至卡孔内或从卡孔内移出,同时,当锁死块插入至卡孔内时,通过锁死块和卡孔的配合,使分隔板无法移动,当锁死块与卡孔分离时,分隔板能在回收箱内前后移动,并且,回收箱上等距离的开设有多个卡孔,进而通过回收箱、第一滑孔、矩形框架、限位环、通孔、锁死机构、第二滑孔和卡孔的配合,使使用者能将分隔板固定在指定位置处,从而使回收箱内部空间可根据实用需要进行分隔。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U形板、L形板、磁片和指示牌,其中,当L形板插入至U形板内时,通过U形板使L形板卡在回收箱上,并通过L形板上的指示牌对该区域进行标识,进而使使用者能准确的判断回收箱内不同区域所存储垃圾的种类,同时,当磁片放置在L形板上时,通过磁片对L形板的吸力使磁片固定在L形板上,并且,当使用者对磁片的拉力大于磁片对L形板的吸力时,磁片能直接与L形板分离,进而通过磁片使L形板与指示牌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指示牌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回收箱的侧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矩形框架的侧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锁死机构的正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转块的侧视图。
[0021]图中:1、回收箱;2、第一滑孔;3、矩形框架;4、限位环;5、通孔;6、锁死机构;61、第一螺纹柱;62、第二螺纹柱;63、轴承; 64、内螺纹块;65、转块;66、锁死块;7、第二滑孔;8、卡孔;9、分隔板;10、凹槽;11、指示柱;12、指示环;13、U形板;14、L 形板;15、磁片;16、指示牌;17、定位块;18、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照图1

7,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回收箱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孔2,第一滑孔2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矩形框架3,回收箱1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限位环4,限位环4的内壁与矩形框架3的表面固定连接,矩形框架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5,通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锁死机构6,矩形框架 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孔7,回收箱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孔8,矩形框架3的内壁、第二滑孔7的内壁和卡孔8的内壁均与锁死机构 6的表面接触,矩形框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9,分隔板9的表面与回收箱1的内壁接触,通过限位环4和分隔板9,使矩形框架 3仅能在第一滑孔2内前后移动。
[0026]锁死机构6包括第一螺纹柱61,第一螺纹柱6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62,第一螺纹柱61的表面、第二螺纹柱62的表面和通孔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63,第一螺纹柱61的表面和第二螺纹柱62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块64,内螺纹块64上下两侧均与矩形框架3的内壁接触,第一螺纹柱61和第二螺纹柱62的螺纹方向相反,并且,第一螺纹柱61和第二螺纹柱62上均有一个内螺纹块 64,当第一螺纹柱61和第二螺纹柱62转动时,通过螺纹使左右两个内螺纹块64之间距离发生改变,第一螺纹柱61的左侧和第二螺纹柱 6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块65,第一螺纹柱61、第二螺纹柱62和转块65的中心在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孔(2),所述第一滑孔(2)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矩形框架(3),所述回收箱(1)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的内壁与矩形框架(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锁死机构(6),所述矩形框架(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孔(7),所述回收箱(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孔(8),所述矩形框架(3)的内壁、第二滑孔(7)的内壁和卡孔(8)的内壁均与锁死机构(6)的表面接触,所述矩形框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的表面与回收箱(1)的内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材用建筑装修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机构(6)包括第一螺纹柱(61),所述第一螺纹柱(6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62),所述第一螺纹柱(61)的表面、第二螺纹柱(62)的表面和通孔(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63),所述第一螺纹柱(61)的表面和第二螺纹柱(62)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块(64),所述内螺纹块(64)上下两侧均与矩形框架(3)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螺纹柱(61)的左侧和第二螺纹柱(6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块(65),所述内螺纹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敏庞钰鹏高翔陈明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滨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