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51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拉筒组件,包括针板、拉筒、固定架和扳手,所述固定架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针板和一扳手通过一螺栓固定,所述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所述扳手上设有一上凸扣,所述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时,所述固定架可相对于针板前后移动,所述上台面上固定有拉筒;所述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扳手可以微调拉筒与落针部位的距离,保证缝纫的适合度。

Pull cylinde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ll cylinder assembly comprises a needle plate, a pulling cylinder, a fixed frame and a wrench, wherein the fixed frame for angle structure, comprising an upper surface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vertical plane, the vertical, the needle plate and a spanner fixed by a bolt, wherein is arranged on an upright face a limiting groove, the wrench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buckle, the convex buckle and the limiting groove through the lever principle, in breaking the wrench, wherein the fixed frame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needle plate before and after the table is fixed on the pull cylinder; the cylinder pull back a connection into th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ulling cylinder and the needle dropping part by the wrench to ensur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se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筒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零件,尤其涉及一种拉筒组件。
技术介绍
在缝制服装时,通常会将装饰衣服用的扁条整条的缝制好再裁剪成小段缝制在服装上。由于每整根扁条都较长,若不采取辅助工具协助缝制的话,生产效率会比较低,而且扁条的质量较差,影响服装的整体美观。如何能在缝制衣服时直接将扁条灵活准确的缝制在服装上,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拉筒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拉筒组件,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操作面板上的针板、拉筒、固定架和扳手,所述固定架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针板和一扳手通过一螺栓固定,所述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所述扳手上设有一上凸扣,所述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时,所述固定架可相对于针板前后移动,所述上台面上固定有拉筒;所述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针板上设有供缝纫机缝衣针下落缝纫的落针槽和起固定作用的固定槽,所述落针槽设于所述拉筒前部出料口附近,所述固定槽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前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为腰圆结构,其上方开有一豁口,连接固定架和扳手的螺栓杆在腰圆形限位槽内移动,扳手对应限位槽豁口位置的上凸扣陷于豁口内,扳手和上凸扣以螺栓杆为原点,扳手为弧形向下弯折结构,扳手上抬过程中,扳手头部上端的凸扣向右转动,推动限位槽并带动所述固定架整体向右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扳手自由端上侧垂直固定一把手,所述螺栓杆前端螺帽与所述扳手之间夹有垫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台面前端延伸一弯折面,所述上台面与拉筒之间设有一垫板,所述垫板、拉筒和上台面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拉筒俯视投影为梯形结构,其包括上盖和底板,所述底板两侧与上盖两侧卷起形成两腰处的卷边,经过卷边后的上盖与底板形成一个由进料口到出料口方向逐渐变窄的过料空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上开有一腰圆槽,所述腰圆槽宽度满足缝衣针插入并移动的空间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入料口处向外侧下部延伸,所述导入架焊接于延伸端下底面,所述导入架平面与所述底板形成角度为α,其中120°≤α≤1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入架为由铜丝或铁丝往复弯折形成的弯折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料空腔内的底板上部设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俯视投影为梯形结构,其左右两腰离过料空腔左右两腰的距离逐渐变窄,所述出料口前端延伸出两对称的出料轨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拉筒组件,包括针板、拉筒、固定架和扳手,所述固定架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针板和一扳手通过一螺栓固定,所述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所述扳手上设有一上凸扣,所述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时,所述固定架可相对于针板前后移动,所述上台面上固定有拉筒;所述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扳手可以微调拉筒与落针部位的距离,保证缝纫的适合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扳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拉筒结构示意图。针板1,落针槽11,固定槽12,拉筒2,底板21,上盖22,腰圆槽221,导入架23,卷边24,导向凸条25,出料轨道26,固定架3,限位槽31,上台面32,弯折面33,固定螺栓34,垫板4,扳手5,把手51,上凸扣52,垫环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述的拉筒组件,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操作面板上的针板1、拉筒2、固定架3和扳手5,固定架3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32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竖直面、针板1和一扳手5通过一螺栓固定,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31,扳手5上设有一上凸扣52,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31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5时,固定架3可相对于针板1前后移动,上台面32上固定有拉筒2;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23。针板1上设有供缝纫机缝衣针下落缝纫的落针槽11和起固定作用的固定槽12,落针槽设于拉筒2前部出料口附近,固定槽12固定于固定架2前侧。限位槽31为腰圆结构,其上方开有一豁口,连接固定架和扳手的螺栓杆在腰圆形限位槽31内移动,扳手对应限位槽豁口位置的上凸扣52陷于豁口内,扳手5和上凸扣52以螺栓杆为原点,扳手为弧形向下弯折结构,扳手上抬过程中,扳手头部上端的凸扣向右转动,推动限位槽31并带动所述固定架整体向右移动。扳手5自由端上侧垂直固定一把手51,螺栓杆前端螺帽与扳手5之间夹有垫环53。上台面32前端延伸一弯折面33,上台面32与拉筒2之间设有一垫板4,垫板4、拉筒2和上台面32通过固定螺栓34连接固定。拉筒俯视投影为梯形结构,其包括上盖22和底板21,底板21两侧与上盖22两侧卷起形成两腰处的卷边24,经过卷边后的上盖22与底板21形成一个由进料口到出料口方向逐渐变窄的过料空腔。拉筒窄端为出料口,宽端为入料口。布条以平展的状态从入料口进入,经过凸条形成半卷形,经过人手在起始端的折叠单独缝纫或直接缝纫到服装上。上盖22上开有一腰圆槽221,腰圆槽221宽度满足缝衣针插入并移动的空间距离。底板21入料口处向外侧下部延伸,导入架23焊接于延伸端下底面,导入架23平面与底板21形成角度为α,其中120°≤α≤160°。导入架为由铜丝或铁丝往复弯折形成的弯折条。过料空腔内的底板21上部设有导向凸条25,导向凸条25俯视投影为梯形结构,其左右两腰离过料空腔左右两腰的距离逐渐变窄,所述出料口前端延伸出两对称的出料轨道2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筒组件

【技术保护点】
拉筒组件,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操作面板上的针板(1)、拉筒(2)、固定架(3)和扳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32)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针板(1)和一扳手(5)通过一螺栓固定,所述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31),所述扳手(5)上设有一上凸扣(52),所述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31)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5)时,所述固定架(3)可相对于针板(1)前后移动,所述上台面(32)上固定有拉筒(2);所述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23)。

【技术特征摘要】
1.拉筒组件,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操作面板上的针板(1)、拉筒(2)、固定架(3)和扳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32)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针板(1)和一扳手(5)通过一螺栓固定,所述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31),所述扳手(5)上设有一上凸扣(52),所述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31)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5)时,所述固定架(3)可相对于针板(1)前后移动,所述上台面(32)上固定有拉筒(2);所述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1)上设有供缝纫机缝衣针下落缝纫的落针槽(11)和起固定作用的固定槽(12),所述落针槽设于所述拉筒(2)前部出料口附近,所述固定槽(12)固定于所述固定架(3)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为腰圆结构,其上方开有一豁口,连接固定架和扳手的螺栓杆在腰圆形限位槽(31)内移动,扳手对应限位槽豁口位置的上凸扣(52)陷于豁口内,扳手(5)和上凸扣(52)以螺栓杆为原点,扳手为弧形向下弯折结构,扳手上抬过程中,扳手头部上端的凸扣向右转动,推动限位槽(31)并带动所述固定架整体向右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5)自由端上侧垂直固定一把手(51),所述螺栓杆前端螺帽与所述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宇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珰奈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