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自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50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自动输送至模具内,其包括放料机构、排序机构、翻转机构、输送机构。放料机构包括料斗以及设于料斗下方的用于使料斗振动的第一振动器。排序机构包括设于料斗的出料口处的排序轨道翻转机构包括设于输送轨道末端的进口、与进口连接的吹气气缸以及与进料口连接的挠性管,吹气气缸用于将挠性管内的工件吹至挠性管的末端。输送机构包括工件座、导轨、滑动气缸。工件座安装于导轨上,滑动气缸可驱动工件座沿导轨滑动,用于将工件座的内的工价的推入模具内部的推件气缸。上述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可以替代人工,全程全自动的将工件送至模具的型腔内。

Automatic workpiece convey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conveying device for workpieces, which is used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workpieces to a mol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discharging mechanism, a sorting mechanism, a turnover mechanism and a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discharg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opper and a first vibrator arranged below the hopper for vibrating the hopper. Orde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opper discharging mechanism in the mouth of the sorting orbit including blowing cylinder inlet,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conveyor track and import connection and the inlet connected to the flexible tube, a blowing cylinder for the workpiece flexible tube blowing to the distal end of the flexible tube.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workpiece seat, a guide rail and a sliding cylinder. The workpiece seat is mounted on the guide rail, and the sliding cylinder can drive the workpiece seat to slide along the guide rail, and is used for pushing the inside wages of the workpiece seat into the push cylinder of the mold. The automatic conveying device of the workpiece can replace the manual and send the workpiece to the mold cavity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自动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自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注塑成型的时候,需要将铁钉等类型工件放入到模具内,如此一来,在人工放铁钉的过程中,整个工艺流程的时间为放铁钉、加开关成型机门、加注塑时间。而且,成型工序与放钉工序共需2人作业,同时,由于要不停的开关成型机门放钉,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机器额损耗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方案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自动输送至模具内,其包括:放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料斗,以及设于料斗下方的用于使所述料斗振动的第一振动器;排序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处的排序轨道;翻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轨道末端的进口、与所述进口连接的吹气气缸以及与所述进料口连接的挠性管,所述吹气气缸用于将所述挠性管内的工件吹至所述挠性管的末端;输送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挠性管末端的用于收纳所述工件的工件座、导轨、滑动气缸,所述工件座安装于导轨上,滑动气缸可驱动所述工件座沿导轨滑动,用于将工件座的内的工件推入模具内部的推件气缸。进一步的,所述料斗设有自上而下的螺旋轨道,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设于螺旋轨道的尾端。进一步的,所述排序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排序轨道末端的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朝向所述翻转机构一方呈口径逐渐变大的喇叭状。进一步的,所述排序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排序轨道末端的输送轨道和设于所述输送轨道下方的使所述输送轨道振动的第二振动器,所述输送轨道朝向所述翻转机构一方呈口径逐渐变大的喇叭状。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吹气气缸前端的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带有插销,所述插销可插入挠性管中以阻档工件。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料口处的第一感应器和控件气缸,所述第一感应器用于感应进入进料口的工件,所述控件气缸控制工件的进入。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感应器和真空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感应器设于所述工件座上,真空压力检测器设于所述工件座并用于检测工件座内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一组第一缓冲限位组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导轨的一侧并靠近模具,所述第一缓冲限位组件安装于固定架上,用于缓冲和限位工件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器和第一限位螺杆,所述第一缓冲器和第一限位螺杆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缓冲器的顶部与模具的下端软性初接触,所述限位螺杆的顶部与模具的下端硬接触以限位所述工件座。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缓冲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固定于所述导轨的末端,用于缓冲和限位向下运动的工件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自动输送装置把无序的工件通过振动排序后送至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在吹气气缸配合下,把工件吹送至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从翻转机构获取到工件后,输送机构进行上、下移动,把工件至模具型腔内部。通过此装置实现了作业人员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降低,部品成型周期缩短。同时,可省时、省力、并能有效防止漏装工件,工作效率高且质量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的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的排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的输送机构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方案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自动输送至模具50内,其包括放料机构10、排序机构20、翻转机构30、输送机构40。请参阅图2,放料机构10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料斗12,以及设于料斗12下方的用于使料斗12振动的第一振动器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振动器为电磁振动器。请参阅图3,排序机构20包括设于料斗12的出料口处的排序轨道22。请参阅图4,翻转机构30包括设于输送轨道末端的进口、与进口连接的吹气气缸31以及与进料口连接的挠性管36,吹气气缸31用于将挠性管36内的工件吹至挠性管36的末端。请参阅图5,输送机构40包括设在挠性管36末端的用于收纳工件的工件座42、导轨44、滑动气缸46,工件座42安装于导轨44上,滑动气缸46可驱动工件座42沿导轨44滑动,用于将工件座42内的工件的推入模具50内部的推件气缸48。需要说明的是,工件自动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放料机构10、排序机构20、翻转机构30、输送机构40均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放料机构10、排序机构20、翻转机构30、输送机构40的进料直至送料到模具50的型腔内。较佳的,请再次参阅图2,料斗12设有自上而下的螺旋轨道(图未示),料斗12的出料口设于螺旋轨道的尾端。在第一振动器14的作用下,料斗12内的工件在自上而下螺旋旋转形成的螺旋轨道震荡而下。请再次参阅图3,排序机构20还包括位于排序轨道22末端的输送轨道24,输送轨道24朝向翻转机构30一方呈口径逐渐变大的喇叭状。喇叭状的口径可以对输送轨道24后的翻转机构30的部件有效的避位。排序机构20还包括设于输送轨道24下方的用于使输送轨道24振动的第二振动器2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振动器为电磁振动器。较佳的,排序轨道22的一端安装于料斗12的螺旋轨道的末端,排序轨道22上开设凹槽,凹槽的宽度正好与工件的尺寸匹配,使得工件在排序轨道22上能够依次通过。在此,排序轨道22为相互平行的两条轨道,在其他实施例中,排序轨道22还可以是其他数量的轨道。在本实施例中,排序机构20的排序轨道22直接搭接在料斗12的末端。第一振动器14振动带动料斗12振动从而带动排序轨道22振动。输送轨道24设置于第二振动器26的上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排序轨道22也可以直接架设于第二振动器26。请再次参阅图4,翻转机构30还包括鱼眼轴承32和用于控制鱼眼轴承32转动的翻转气缸34,挠性管36架设于鱼眼轴承32。翻转气缸34翻转带动鱼眼轴承32上的挠性管36转动。挠性管36可以使得翻转机构与输送机构的位置设置灵活性较强。在本实施例中,挠性管36为透明的塑胶软管。透明的塑胶软管可以目测观察到内部的工件的输送的情况。翻转机构30还包括位于吹气气缸31前端的阻挡气缸33。阻挡气缸33带有插销(图未示),插销可插入挠性管36中以阻档工件。翻转机构30还包括设于进料口处的第一感应器36和控件气缸37,第一感应器36用于感应进入进料口的工件,并将感应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件气缸37控制工件的进入。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30还包括内设有管道的支架38,管道的进口与输送轨道24的出口对接,管道的出口与挠性管36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件自动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自动输送至模具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料斗,以及设于料斗下方的用于使所述料斗振动的第一振动器;排序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处的排序轨道;翻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轨道末端的进口、与所述进口连接的吹气气缸以及与所述进料口连接的挠性管,所述吹气气缸用于将所述挠性管内的工件吹至所述挠性管的末端;输送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挠性管末端的用于收纳所述工件的工件座、导轨、滑动气缸,所述工件座安装于导轨上,滑动气缸可驱动所述工件座沿导轨滑动,还包括用于将工件座内的工件推入模具内部的推件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自动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自动输送至模具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料斗,以及设于料斗下方的用于使所述料斗振动的第一振动器;排序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处的排序轨道;翻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轨道末端的进口、与所述进口连接的吹气气缸以及与所述进料口连接的挠性管,所述吹气气缸用于将所述挠性管内的工件吹至所述挠性管的末端;输送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挠性管末端的用于收纳所述工件的工件座、导轨、滑动气缸,所述工件座安装于导轨上,滑动气缸可驱动所述工件座沿导轨滑动,还包括用于将工件座内的工件推入模具内部的推件气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设有自上而下的螺旋轨道,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设于螺旋轨道的尾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排序轨道末端的输送轨道和设于所述输送轨道下方的使所述输送轨道振动的第二振动器,所述输送轨道朝向所述翻转机构一方呈口径逐渐变大的喇叭状。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工件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鱼眼轴承和用于控制所述鱼眼轴承转动的翻转气缸,所述挠性管安装于所述鱼眼轴承,所述翻转气缸翻转带动鱼眼轴承上的挠性管转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利杨力周伯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锴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