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的温控模块及温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531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的温控模块及温控方法。温室的温控模块包括气流进口及至少一钝体。气流进口设置于温室中,以提供气流。钝体设置于气流进口的相对位置,以使气流流至钝体而形成气体回流区域。气体回流区域可涵盖作物的生长空间,并提供一个可微调气候条件的隔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室的温控模块及温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温室的温控模块及温控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智能节能型的温室用局部空调装置及其微气候温控方法。
技术介绍
台湾地区的高温期长达八个月以上,就算温室内温度可降至与室外气温相同,其温度仍然偏高。目前常见的降温方法有风机湿帘(水墙)法(Fan and Pad)、风机水雾法(Fan and Mist)及风机微雾法(Fan and Fog)等,以上方法皆是搅动整体温室空气使作物生长空间达到合适种植作物的温度。实际上,只需将栽培作物的作物生长空间调整到适当的温度即可,并不需要对温室进行全室温控。然而,现有技术是对温室进行全室温控,因此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的温控模块,其可进行局部温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的温控方法,其可节省能源的消耗。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温室的温控模块,包括气流进口及至少一钝体。气流进口设置于温室中,以提供气流。钝体设置于气流进口的相对位置,以使气流流至钝体而形成气体回流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相对位置是指改变与引导该气流流向的至少一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流进口,设置于该温室中,以提供气流;以及 至少一钝体,设置于该气流进口的相对位置,以使该气流流至该钝体而形成气体回流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相对位置是指改变与引导该气流流向的至少一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钝体包括盘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管道,以引导该气流流至该盘床底部,并沿着该盘床两侧从该气流进口流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温装置,装设于该盘床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钝体的形体是方形体、矩形体、三角体、圆盘体、锥体或以上组合的其中之一。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源李志杰冯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