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所述具有温控的漏电保护插头包括零线插脚、火线插脚、脱扣器、电源稳压模块、可控硅驱动模块、电源稳压模块和两块各设置在零线插脚与火线插脚底部的温控模块;所述脱扣器与电源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整流模块分别与电源稳压模块、可控硅驱动模块相连,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分别连接两块温控模块,该可控硅驱动模块可控制脱扣器对市电流的输送和断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增强了温控模块感应温度的灵敏性,避免了因灵敏性不强使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烧坏插座的部件所引起的火灾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头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包含零线插脚、火线插脚和一个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一般设置在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之间的位置,当插脚发热时,所述温控模块会感应插脚的温度,再根据温度进行工作。因为单个的温控模块设置在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之间的位置,使温控模块与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传导速度很慢,而且需要插脚发热到比温控模块设定的温度更高才能使温控模块感应,感应不灵敏,而且这样的温度过高也会烧坏插脚周边的元器件和塑料件,可能引发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高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产生热量到温控模块的传导速度,增强温控模块感应温度的灵敏性。(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所述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包括零线插脚、火线插脚、脱扣器、电源稳压模块、可控硅驱动模块和电源稳压模块。所述零线插脚与火线插脚各设置有与其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的温控模块,所述脱扣器与电源整 流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整流模块分别与电源稳压模块、可控硅驱动模块相连,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分别连接两块温控模块,该可控硅驱动模块可控制脱扣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零线插脚与火线插脚的底部各设置温控模块,增近了温控模块与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产生的热量到温控模块的传导速度,因此温控模块感应更为准确,进一步增强了温控模块感应温度的灵敏性,同时避免了因灵敏性不强使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烧坏插座的部件所引起的火灾隐患。上述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中,在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与两块温控模块之间各设有反向电压隔离模块。通过反向电压隔离模块,可防止电流回流。上述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中,所述带温控的漏电保护插头还包括电源指示灯, 所述电源指示灯与电源整流模块相连。通过设置电源指示灯可使人员目测温控模块的插头是否因温度过高而断电,进一步增强了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的安全性,更加人性化。上述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中,所述带温控的漏电保护插头还包括报警器,所示报警器分别于两个温控模块连接,报警装置具有鸣笛功能。通过设置报警装置可以通过听觉提醒使用人员电器断电是插头温度过高的原因,使用更人性化。(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通过在零线插脚与火线插脚的底部各设置温控模 ±夹,增近了温控模块与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产生的热到温控模块的传导速度,所述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发热使温控模块感应的温度与温控模块的设定温度更加接近,使温控模块感应更为准确,进一步增强了温控模块感应温度的灵敏性,同时避免了因灵敏性不强使零线插脚和火线插脚烧坏插座的部件所引起的火灾隐患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反向电压隔离模块的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反向电压隔离模块的负温度系数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有反向电压隔离模块的模块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有反向电压隔离模块和装有三极管的负温度系数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反向电压隔离模块和三极管的负温度系数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反向电压隔离模块和三极管的正温度系数的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有反向电压隔离模块的正温度系数的电路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反向电压隔离模块的正温度系数的电路示意图;图中I为零线插头、2为火线插头、3为温控模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包括零线插脚1、报警器、火线插脚2、脱扣器、电源稳压模块、可控硅驱动模块、电源指示灯和电源稳压模块。所述零线插脚I与火线插脚2各设置有与其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的温控模块,所述脱扣器与电源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整流模块分别与电源稳压模块3、可控硅驱动模块相连,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分别连接两块温控模块3,该可控硅驱动模块可控制脱扣器对电源的输送和断电。所述电源指示灯与电源整流模块相连,在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与两块温控模块3之间各设有反向电压隔离模块。所述报警器与温控模块3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中,通过在零线插脚I与火线插脚2的底部各设置温控模块3,增近了温控模块3与零线插脚I和火线插脚2的距离,提高了零线插脚I和火线插脚2产生的热到温控模块3的传导速度,使温控模块3感应更为准确,进一步增强了温控模块3的灵敏性,同时避免了因灵敏性不强使零线插脚I和火线插脚2烧坏插座的部件所引起的火灾隐患。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电路中,电源整流模块D1-D4 —端连接脱扣器、另一端连接R1和可控硅驱动模块SCR,所述R1与LED连接。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SCR分别与零线插脚I和火线插脚2上的两个温控模块3连接,所述与零线插脚I连接的温控模块3由电阻R5、电阻R4、热敏电阻RT1和三极管T1组成,所述与零线插脚I连接的温控模块3由电阻R”电阻R8、热敏电阻RT2和三极管T2组成。温度过高时,热敏电阻RI\、RT2触发三极管I\、T2导通,从而触发可控硅驱动模块SCR,使脱扣器跳闸,指示灯LED灭,电容Q、C2, C3, C4的作用是提高产品抗干扰能力。通过零线插脚I与热敏电阻RT1间接或者直接接触和零线插脚2与热敏电阻RT2间接或者直接接触,提高了温控模块3的传热效率和温控模块3的灵敏性。本实施例一中的RI\、RT2也可以采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如图9所示,RT1正极连接三极管T1,负极连接电阻R5, RT2正极连接三极管T2,负极连接电阻R8。上述的具有温控电路的插头中,所述带温控的具有温控电路的插头还可以设有报警器,所示报警器分别于两个温控电路连接,当插头温度过高时可以触发报警器。如图4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电源整流模块D1-D4 —端连接脱扣器、 另一端连接R1和可控硅驱动模块SCR,所述R1与LED连接。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SCR分别与零线插脚I和火线插脚2上的两个温控模块3连接,所述与零线插脚I连接的温控模块 3由电阻R5、电阻R4、电阻R3、热敏电阻RT1和三极管T1组成,所述与零线插脚I连接的温控模块3由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热敏电阻RT2和三极管T2组成。在温控电路3与可控硅之间可以设置电压隔离模块D5和D6,防止逆向电流对整个装置的影响,零火线与热敏电阻 RI\、RT2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因此提高了传热效率和灵敏性。温度过高时,热敏电阻R!\、RT2 触发三极管!\、T2导通,从而触发可控硅驱动模块SCR,使脱扣器跳闸,电容Cp C2, C3> C4的作用是提高产品抗干扰能力。本实施例中的RI\、RT2也可以采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如图8所示,RT1正极连接三极管T1,负极连接电阻R5,RT2正极连接三极管T2,负极连接电阻R9。 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基本与实施例二相同, 所不同的是三极管T1和T2 可以移除,所述设置在零线插脚I的温控电路3由电阻R4、电阻R5和热敏电阻RT1组成,所述设置在火线插脚2的温控电路3由电阻R6、电阻R7、和热敏电阻RT2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温控模块的插头包括零线插脚(1)、火线插脚(2)、脱扣器、电源稳压模块、可控硅驱动模块和电源稳压模块;所述零线插脚(1)与火线插脚(2)各设置有与其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的温控模块,所述脱扣器与电源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整流模块分别与电源稳压模块、可控硅驱动模块相连,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分别连接两块温控模块(3),该可控硅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脱扣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加灿,
申请(专利权)人:钱加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