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道路的改性沥青材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60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道路的改性沥青材料的生产工艺。它的沥青改性剂是由聚苯乙烯(PS)、热塑弹性体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三嵌段聚合物(SBS)、硫磺组成。其中通过反应共混技术先使得SBS与沥青基质发生反应,然后再添加入PS颗粒。稳定在沥青基质中的SBS提供的苯乙烯相能够包裹住添加的PS颗粒,从而使得PS改性沥青的高温贮存稳定性得到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到的沥青材料其性能优良,高温贮存稳定,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道路改性沥青。(*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道路的改性沥青材料的生产工艺。聚合物是道路用沥青材料的主要改性剂。众所周知,聚合物改性沥青虽然能提高沥青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实用性能,并在国内外广为采用,但这一方法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在其一,聚合物与沥青的相容性往往较差,导致改性沥青体系在高温下的贮存稳定性不好,在实际应用中需采用连续搅拌的方法使体系不发生相分离,既增加了操作工序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其二,要使沥青的性能要明显提高,往往需要较大量的聚合物材料,但每多添加1%的聚合物,改性成本上升显著。这些缺点大大限制了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实际中的更大规模应用。研究表明,聚合物共混改性是沥青实现高性能化的有效途径。聚苯乙烯(PS)作为通用塑料,产量很大,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PS,造成白色污染,将之作为沥青改性剂,不仅有望改善沥青的性能,而且能够再利用大量的废弃PS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但由于其与沥青的相容性较差,制得的改性沥青高温贮存时会发生相分离,无任何实用价值,因此高温贮存稳定性的改善是该体系研究的关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Liang Z.Z.等人(WO97/30121)研究发现,通过加入热塑弹性体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道路的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反应共混先使得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三嵌段聚合物(SBS)与沥青基质,硫磺发生反应,然后再添加入聚苯乙烯(PS)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龙高光涛朱玉堂张勇张隐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