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4254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吸附引流装置和引流袋;所述吸附引流装置包括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的收集袋和设于所述收集袋上表面的导流槽;该收集袋的上下中心开设各有一贯穿的弯管状的圆形的开孔;还包括胶贴和吸附棉,所述胶贴为环状,其设于所述收集袋的上开口处且与所述收集袋一体连接;所述吸附棉呈环状设于所述胶贴和收集袋的连接处;所述贴附膜的宽度为1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可用于吸附引流管旁的渗液且可对该渗液进行有效计量,有效防止伤口敷料、被服造成污染,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Abdominal cavity drainage and wound exudate collec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ritoneal drainage and wound exudate coll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pipe body, second tube, adsorption drainage device and a drainage bag; the adsorption drainage device comprises a large small bell shaped collecting bag and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llecting bag guide groove; the collecting bag the center opened on a bent through the circular hole; also includes glue and adsorption of cotton, the glue ring,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opening of the collecting bag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ng bag body; the adsorption at the junction of cotton is arranged on the glue ring and the collecting bag; the attached film width is 15m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eritoneal drainage and wound exudate collection device,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leachate drainage tube side and effective measurement of the exudate, wound dressing,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pollution, thus grea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腹腔手术术后常会留置引流管,引流管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通过观察腹腔引流液协助判断有无术后腔内出血、输尿管损伤等情况,还可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但不少患者术后实际引流过程中,体液常不能完全通过引流管腔内引流,而是顺着引流管与切口间的缝隙流出到皮肤外面。当引流液大量外漏时,不仅对伤口敷料、被服造成污染,还对引流量的准确计量造成较大误差,增加了患者不适感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当引流液外漏严重时,为避免污染及引流液准确计量的要求,可在引流管口处粘贴一造口袋,供引流液流入袋内,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造口袋开口封闭操作麻烦且封闭不佳时容易漏液;其大大影响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而且还增加患者痛苦,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可用于吸附伤口处引流管旁的渗液且可对该渗液进行有效计量,有效防止伤口敷料、被服造成污染,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吸附引流装置和引流袋;所述吸附引流装置包括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的收集袋和设于所述收集袋上表面的导流槽;该收集袋的上下中心开设各有一贯穿的弯管状的圆形的开孔;所述第一管体贯穿所述收集袋的上下中心的开孔,其底部与引流袋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与导流槽连接,所述导流槽内的液体顺着所述第一管体的外管壁进入所述收集袋;所述第一管体与下方的开孔连接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收集袋底部的出口管,另一端与引流袋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出口管处设有阀门;还包括胶贴和吸附棉,所述胶贴为环状,其设于所述收集袋的上开口处且与所述收集袋一体连接;所述吸附棉呈环状设于所述胶贴和收集袋的连接处;所述胶贴的宽度为15mm。如上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槽有多个,其绕着开孔周向排列在所述收集袋的上表面上;所述导流槽为V型。如上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收集袋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如上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收集袋的长度为15cm;其上端的开口为直径为10cm,下端的直径为2cm。如上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收集袋采用透明的软质硅胶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通过设置收集袋,用于收集伤口处引流管旁的渗液,有效防止其顺着引流管流出,从而出现引流液渗漏的情况;2、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该收集袋上设有刻度,便于计量渗液的量;有助于医护人员判断渗液外漏是否严重;3、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的特点,且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引流袋4、收集袋5、导流槽6、开孔7、第一接口8、第二接口9、出口管10、阀门11、胶贴12、吸附棉13、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吸附引流装置和引流袋3;所述吸附引流装置包括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的收集袋4和设于所述收集袋4上表面的导流槽5;该收集袋4的上下中心开设各有一贯穿的弯管状的圆形的开孔6;所述第一管体1贯穿所述收集袋4的上下中心的开孔6,其底部与引流袋3的第一接口7连接;所述第一管体1的上端与导流槽5连接,所述导流槽5内的液体顺着所述第一管体1的外管壁进入所述收集袋4;所述第一管体1与下方的开孔6连接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体2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收集袋4底部的出口管9,另一端与引流袋3的第二接口8连接;所述出口管9处设有阀门10;还包括胶贴11和吸附棉12,所述胶贴11为环状,其设于所述收集袋4的上开口处且与所述收集袋4一体连接;所述吸附棉12呈环状设于所述胶贴11和收集袋4的连接处;所述胶贴11的宽度为15mm。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该引流的第一管体1插入患处需要引流的地方,然后将该胶贴11贴附在患者的身上;在引流的时候,引流液顺着第一管体1引流至引流袋3内;渗液顺着该收集袋4的喇叭口状的开口处顺着导流槽5流至收集袋4的底部;当渗液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医护人员可根据其侧壁上的刻度线13读取渗液值,同时判断出渗液是否外漏严重;再将出口管9处的阀门10打开,则该渗液顺着该第二管体2流入至引流袋3内。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设置胶贴11可将该吸附引流装置贴在患者的患处而且保证一定的贴肤能力,从而提高吸附效果;为防止其脱落;医护人员可在其外侧用胶带进行进一步固定。同时设置吸附棉12,起到进一步吸附渗液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所述导流槽5有多个,其绕着开孔6周向排列在所述收集袋4的上表面上;所述导流槽5为V型;有利于将渗液快速引流至收集袋4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袋4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13;便于计量渗液的量;有助于医护人员判断渗液外漏是否严重;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袋4的长度为15cm;其上端的开口为直径为10cm,下端的直径为2cm。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袋4采用透明的软质硅胶制成。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吸附引流装置和引流袋;所述吸附引流装置包括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的收集袋和设于所述收集袋上表面的导流槽;该收集袋的上下中心开设各有一贯穿的弯管状的圆形的开孔;所述第一管体贯穿所述收集袋的上下中心的开孔,其底部与引流袋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与导流槽连接,所述导流槽内的液体顺着所述第一管体的外管壁进入所述收集袋;所述第一管体与下方的开孔连接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收集袋底部的出口管,另一端与引流袋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出口管处设有阀门;还包括胶贴和吸附棉,所述胶贴为环状,其设于所述收集袋的上开口处且与所述收集袋一体连接;所述吸附棉呈环状设于所述胶贴和收集袋的连接处;所述胶贴的宽度为1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引流及伤口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吸附引流装置和引流袋;所述吸附引流装置包括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的收集袋和设于所述收集袋上表面的导流槽;该收集袋的上下中心开设各有一贯穿的弯管状的圆形的开孔;所述第一管体贯穿所述收集袋的上下中心的开孔,其底部与引流袋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与导流槽连接,所述导流槽内的液体顺着所述第一管体的外管壁进入所述收集袋;所述第一管体与下方的开孔连接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收集袋底部的出口管,另一端与引流袋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出口管处设有阀门;还包括胶贴和吸附棉,所述胶贴为环状,其设于所述收集袋的上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陈春花王颖高可娜贾桂张亚维孟琴张雪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