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94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加热盘、内锅和温度感测装置,加热盘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内锅可移除地设置在加热盘的上方,内锅至少部分由铁磁性材料制成,温度感测装置用于感测内锅的温度,温度感测装置包括感测部,感测部设置在开口处,感测部中设置有感温元件和磁铁,当内锅放置在加热盘上方时,感测部能够在内锅和磁铁的作用下贴合内锅,从而使得感温元件感测内锅的温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烹饪器具,内锅至少部分由铁磁性材料制成,设置在加热盘的开口处的感测部包括磁铁,使得磁铁和内锅的具有铁磁性材料的区域相互吸引,从而使得感测部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内锅,进而准确感测到内锅的温度。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king utensil. The cooking appliance includes a heating plate, an inner pot and a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central he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inner pot is removab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heating plate, the inner pot is at least partly mad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is used for sens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ner pot,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comprises a sense measurement, the sensing part is arranged at an opening, the sens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and the magnet, when the inner pot is placed on the heating plate above, the sensing part can fit within the inner pot and the pot magnet effect, so that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sensing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pot. According to the cooking utensil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inner pot is at least partly mad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s, set the measurement part includes a magnet at the opening of the heating disk makes sens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and the inner pan regional magnets attract each other, so that the sensor can closely fit the inner pot under the action of magnetic force, and accurately sensed in the pot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IH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底部通常设置有感温装置,以控制内锅温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内锅放入IH烹饪器具中,内锅的底部容易与感温装置贴合不好,在内锅的底部与感温装置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感温装置的热敏电阻不能准确的感测到内锅的温度,造成感温装置控温不准,影响IH烹饪器具的工作性能。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内锅,所述内锅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加热盘的上方,所述内锅至少部分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以及温度感测装置,所述温度感测装置用于感测所述内锅的温度,所述温度感测装置包括:感测部,所述感测部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感测部中设置有感温元件和磁铁,当所述内锅放置在所述加热盘上方时,所述感测部因所述磁铁作用而与所述内锅相贴合。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内锅至少部分由铁磁性材料制成,设置在加热盘的开口处的感测部包括磁铁,使得磁铁和内锅的具有铁磁性材料的区域相互吸引,从而使得磁铁带动感温元件向内锅的方向偏置,感测部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内锅,从而使得感温元件准确感测到内锅的温度。可选地,所述感测部还包括热传导盖,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所述热传导盖的内侧。这样,热传导盖能够增加感测部与内锅的接触面积,将内锅的温度准确的传递至感温元件,并且对感温元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可选地,所述磁铁构造为环形,所述感温元件设置在所述磁铁的中间部分。由此设置方式,使得磁铁产生的磁场力均匀分布在感温元件的周围,降低磁铁对感温元件产生的影响。可选地,所述磁铁为多个,所述多个磁铁环绕所述感温元件设置。多个磁铁产生比较强的磁场力,使得更容易磁铁贴合内锅。可选地,所述感测部中还设置有支座,所述热传导盖扣合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感温元件和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支座和所述热传导盖之间。由此设置方式,使得感温元件和磁铁能够稳定的朝向内锅的方向偏置,进而与内锅贴合。可选地,所述温度感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感测部下方的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加热盘的底部固定连接。这样,将温度感测装置与加热盘连接在一起,使得温度感测装置不随意移动。可选地,所述温度感测装置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支座和所述压盖之间,以将所述支座朝向所述内锅方向偏置。由此设置方式,进一步使得感测部紧密地贴合内锅,从而使得感温元件能够准确的感测到内锅的温度。可选地,所述感温元件为热敏电阻。这样,热敏电阻能够准确的测量内锅的温度。可选地,所述加热盘为线圈盘。这样,使用线圈盘的烹饪器具加热效率高,热传导性好,能够烹饪更美味的食物。可选地,所述铁磁性材料为铁、铁铝复合材料、不锈钢SUS430或不锈钢SUS430复合材料。这样,内锅具有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以及耐腐蚀等优点。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内锅与温度感测装置的爆炸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烹饪器具;110:温度感测装置;111:感测部;112:热传导盖;113:磁铁;114:感温元件;115:支座;116:弹性构件;117:压盖;120:加热盘;121:开口;130:内锅。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通常,烹饪器具一般包括盖体(未示出)和煲体。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盘。可以理解,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温度感测装置110、加热盘120和内锅130,加热盘120可以对内锅130进行加热。内锅130至少部分(例如至少下部)由铁磁性材料制成,铁磁性材料可以为铁、铁铝复合材料、不锈钢SUS430或不锈钢SUS430复合材料,这样,内锅130具有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以及耐腐蚀等优点。或者,内锅也可以全部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加热盘120可以为线圈盘,其中部设置有开口121。温度感测装置110设置在该开口121处。当内锅放置在煲体内时,温度感测装置110位于内锅130的下方,其与内锅130相接触,可以感测到内锅130的温度。如图2和图3所示,温度感测装置110可以包括感测部111,其设置在加热盘120的中部的开口121处。具体的说,感测部111包括热传导盖112、磁铁113、感温元件114和支座115。感温元件114和磁铁设置在支座115和热传导盖112之间,且通过热传导盖112扣合固定在支座11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感温元件114可以为热敏电阻,磁铁113可以构造为环形,感温元件114设置在磁铁113的中间部分,这样,使得磁铁113产生的磁场力均匀分布在感温元件114的周围,降低磁铁113对感温元件114产生的影响。当然,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磁铁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磁铁环绕感温元件设置,这样,磁铁的构造不局限于环形,其例如可以为两个小磁铁对称分布在感温元件的周围,也可以为三个磁铁均匀环绕感温元件等,以使得磁场力均匀分布在感温元件的周围,同时,多个磁铁产生比较强的磁场力,使得感测部更容易贴合内锅具有铁磁性材料的区域。内锅130对应感测部111的区域由铁磁性材料制成,这样,当内锅130放置在加热盘120的上方时,磁铁和内锅130的具有铁磁性材料的区域相互吸引,从而使得磁铁带动感温元件114向内锅130的方向偏置,热传导盖112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内锅130,从而将内锅130的温度传递至感温元件114处,进而使得感温元件114准确感测到内锅130的温度。进一步的,温度感测装置110还可以包括弹性构件116和压盖117,弹性构件116例如为弹簧,设置在感测部111和压盖117之间,压盖117设置在感测部111的下方,压盖117与加热盘120的底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内锅,所述内锅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加热盘的上方,所述内锅至少部分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以及温度感测装置,所述温度感测装置用于感测所述内锅的温度,所述温度感测装置包括:感测部,所述感测部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感测部中设置有感温元件和磁铁,当所述内锅放置在所述加热盘上方时,所述感测部因所述磁铁作用而与所述内锅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内锅,所述内锅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加热盘的上方,所述内锅至少部分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以及温度感测装置,所述温度感测装置用于感测所述内锅的温度,所述温度感测装置包括:感测部,所述感测部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感测部中设置有感温元件和磁铁,当所述内锅放置在所述加热盘上方时,所述感测部因所述磁铁作用而与所述内锅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部还包括热传导盖,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所述热传导盖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构造为环形,所述感温元件设置在所述磁铁的中间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为多个,所述多个磁铁环绕所述感温元件设置。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辉阳梦乔李泽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