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94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锅,所述电磁加热锅包括设置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导磁的锅具本体(1)和阻磁的隔热片(2),所述隔热片(2)设置于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对应的所述锅具本体(1)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对应的锅具本体的外壁设置具有阻磁隔热功能的隔热片,使得锅具本体的外壁由于电磁场的作用产生的热量不往下传递至电磁加热装置的内部,从而增加电磁加热锅的加热效率和产品性能。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pa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boiler, th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pot comprises a magnetic guide arrang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of the pot body (1) insulation films and magnetic resistance (2), the heat insulation piece (2) and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area is arranged in the pot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dy (1).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magnetic resistance through the insulation sheet insulation function setting wall body in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of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pot, the pot wall inside the bod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due to the heat generated is passed down to th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thereby increasing the heating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ooker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锅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加热锅。
技术介绍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其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通过含铁质锅底部时,即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锅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于锅内食物。现有电磁炉所使用的锅具,锅具底部加热层与灶面板直接接触,工作过程中锅底所产生的热量会有一部分往下传递到灶面板,再通过灶面板传递到电磁炉内部。热量传递到电磁炉内部,会造成电路板、线圈盘等的温度上升,影响产品工作性能和寿命,并且锅具底部的热量往下传递,造成热量损失,直接造成产品加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锅,该电磁加热锅能够防止产生的热量回传于电磁加热装置内,增加电磁加热锅的加热效率和产品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锅,所述电磁加热锅包括设置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导磁的锅具本体和阻磁的隔热片,所述隔热片设置于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对应的所述锅具本体的外壁。优选地,所述锅具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上的平底部,所述隔热片设置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优选地,所述隔热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优选地,所述隔热片与所述锅具本体一体铸造成型。优选地,所述隔热片通过粘合剂粘贴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优选地,所述隔热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优选地,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设有多个沉孔,所述隔热片设有与所述沉孔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隔热片由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沉孔安装的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优选地,所述锅具本体包括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的壁面沿所述锅具本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隔热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优选地,所述隔热片的底面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的壁面之间的间距为0.5-1.0mm。优选地,所述隔热片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之间设有导磁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对应的锅具本体的外壁设置具有阻磁隔热功能的隔热片,使得锅具本体的外壁由于电磁场的作用产生的热量不往下传递至电磁加热装置的内部,从而增加电磁加热锅的加热效率和产品性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隔热片顶面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隔热片顶面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剖视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剖视图;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具本体2隔热片3粘合剂4紧固件5导磁片11沉孔12通孔13安装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指的是针对电磁加热锅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方位词如“内、外”通常指的是相对于腔室而言的腔室内外。图1至图10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磁加热锅,其中,该电磁加热锅包括设置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导磁的锅具本体1和阻磁的隔热片2,隔热片2设置于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对应的锅具本体1的外壁。本技术通过在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对应的锅具本体1的外壁设置具有阻磁隔热功能的隔热片2,使得锅具本体1的外壁由于电磁场的作用产生的热量不往下传递至电磁加热装置的内部,从而增加电磁加热锅的加热效率和产品性能。其中,设置于锅具本体1的外壁的隔热片2的材质为非导热导磁性材料,例如,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以非限定的方式,隔热片2为氧化锆陶瓷隔热片。由于氧化锆陶瓷的隔热片2不会由于电磁场的作用而产生热量,同时导热系统极低(低至0.1w/mk),因而使得锅具本体1所产生的热量往下传递的部分大大降低。既可以提高电磁加热锅的加热效率,也可以避免热量往下传递造成电磁加热装置内部温度升高的问题。在此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锅的加热效率提升1.5%-2.5%,电磁加热装置内部的电磁加热线圈温度下降15℃-25℃,电容温度下降10℃-15℃。电磁加热锅的锅具本体1的材质为导热导磁性材料,例如,铸铁、不锈钢、铁或铁铝合金等。使得电磁加热装置的磁场内的磁力通过锅具本体1时,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锅具本体1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于锅内食物。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锅具本体1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上的平底部,隔热片2设置于平底部的外底壁。特别地,电磁加热装置为电磁炉,通常电磁炉的灶面板为水平面板,因此将锅具本体1设计具有平底部,该平底部能够确保锅具本体1平稳地设置在电磁炉的灶面板上,并且该平底部能够直接且全面地被电磁加热装置加热。相应地,隔热片2设置于平底部的外底壁,使得能够有效的确保锅具本体1热量不会直接向下传递至电磁加热装置的内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制锅具本体1的形状,例如锅具本体1的外底壁可以为平底、弧形等,。当电磁加热锅的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位于底部和/或侧部时,需要将隔热片2设置在锅具本体1的与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投影相对应的区域即可。下面参照图1至图10,以非限定的方式,以电磁加热锅为平底锅且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为底部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隔热片2可以固定连接于平底部的外底壁。具体参见图1,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剖视图。其中,隔热片2与锅具本体1一体铸造成型。即,隔热片2与锅具本体1为一体成型件。本实施方式以铸铁锅具为例,隔热片2通过模内铸造的方式与锅具本体1的外底壁一体成型,通过在锅具本体1的铸造模具中预先放入隔热片2,再通过铸造工艺成型成一体。在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至图4,隔热片2通过粘合剂3粘贴于平底部的外底壁。该粘合剂3为耐高温粘合剂,特别地,耐高温粘合剂可长期耐高温1000℃以上。以非限定的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粘合剂3可以以若干点状或若干环状涂敷于隔热片2的顶面上,以确保隔热片2紧密地粘合于平底部的外底壁。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两种实施方式,隔热片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平底部的外底壁,例如焊接等。此外,隔热片2还可以可拆卸地安装于平底部的外底壁。使得方便隔热片2的更换,并且也可以使得电磁加热锅根据实际的需要安装或拆卸隔热片2,增加电磁加热锅的通用性。在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具体参见图5和图6,平底部的外底壁设有多个沉孔11,隔热片2设有与沉孔11一一对应的通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加热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锅包括设置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导磁的锅具本体(1)和阻磁的隔热片(2),所述隔热片(2)设置于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对应的所述锅具本体(1)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锅包括设置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导磁的锅具本体(1)和阻磁的隔热片(2),所述隔热片(2)设置于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对应的所述锅具本体(1)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本体(1)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区域上的平底部,所述隔热片(2)设置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2)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2)与所述锅具本体(1)一体铸造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2)通过粘合剂(3)粘贴于所述平底部的外底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绍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