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46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括:(a)热塑性树脂,及(b)作为阻燃剂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于不含卤素且具有特别良好的阻燃性质与高耐热性,因此可用以制造电子机器用品、电气产品用品、汽车零部件用品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括(a)热塑性树脂,及(b)作为阻燃剂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热塑性树脂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但热塑性树脂具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亦即遇火时易燃烧及滴垂。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通常是在热塑性树脂中加入阻燃剂以改善其易燃性。然而,燃烧时这些添加物又会带来额外问题,例如,若所添加的阻燃剂中含有卤化物如溴化合物时,在燃烧及高温时易释放出有毒的烟尘及气体,例如高溴含量的芳香族化合物在燃烧及高温时,会产生剧毒的溴化呋喃类及溴化二噁英化合物,严重影响到人的健康及环境。即使不被燃烧,大量使用这些阻燃剂的废弃物,其回收及处理对环境而言均会造成问题。因此,对热塑性树脂而言,极需开发一种不含卤素的阻燃剂。而目前所开发的不含卤素的阻燃剂系统中,最受瞩目的为磷系及氮系阻燃剂。磷系化合物作为热塑性树脂的阻燃剂,已知的有欧洲专利491,986号及欧洲专利685,518号以及USP5,733,957,其公开了使用芳香族磷酸酯低聚物作为阻燃剂。日本专利特开平10-60160号公开了使用芳香族磷酸酯低聚物作为阻燃剂及配合其它阻燃剂或阻燃助剂如硅化合物。而日本专利特开平10-251497号及特开平11-21458则分别公开了使用红磷及小分子磷酸酯化合物作为阻燃剂。此外,日本特开平7-292050号则公开了使用如酚醛的磷酸酯化合物作为阻燃剂。而USP 4,278,591及5,618,865则公开了使用衍生自三聚氰胺的氮系化合物作为热塑性树脂的阻燃剂。另外,有更多的热塑性树脂的阻燃剂系统则是结合磷系与氮系化合物,借以增强其阻燃效果并改善热性质与熔融加工性质,如USP5,814,690,日本特开平10-175,985及特开平9-296120。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不含卤素,可提高热塑性树脂的阻燃性质,维持或增进了树脂的加工性、物理性质及机械性质,具有特别优良的阻燃性与高耐热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组合物,在制造电气机器用品、电子机器用品、医疗机器用品、汽车用品、机械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括(a)热塑性树脂,及(b)作为阻燃剂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本专利技术中的热塑性树脂是指加热后具有流动性且可据以加工成型的树脂。本专利技术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液晶型聚酯;全芳香族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全芳香族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苯乙烯;聚苯醚;聚醚砜;聚砜;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等。该等树脂可单独或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作为阻燃剂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其特征为该化合物具有下列重复单元 其中R1及R2为相同或不同,且代表H、C1-20烷基、苯氧基、苯基(C1-4伸烷基)、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苯基(C1-4伸烷基);Ra为可经C1-4烷基取代的伸苯基、单键、 或-C(R3)H-。(b)选自下式(b1)或(b2)任一者的含磷重复单元 其中R1、R2及Ra的定义如前所述,及X为氧原子或电子对,T为氧原子或化学键R’及R”可相同或不同,且为C1-18烷基、苯基或苯基(C1-6)烷基,或 其可合而表示为 其中Ri及Rj为相同或不同,且为氢或C1-18烷基;及 其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上所述。 其中 Rb为H、C1-4烷基、CH2=CH、苯基、呋喃基、C1-4烷基苯基或经羟基取代的C1-4烷基苯基;Rc为NH2、OH、C1-10烷基、苯基或苯甲酰基。本专利技术中Ra及Rb所表示的“C1-4烷基”及“C1-4烷基苯基”或“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C1-4烷基苯基”中的C1-4烷基的实例包含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等。R’及R”所表示的“苯基(C1-6)烷基”中的C1-6烷基的实例包含上述C1-4烷基所列举者,及戊基、己基等。Rc所示的C1-10烷基的实例包含上述C1-6烷基所述者,及庚基、辛基、壬基、癸基等。R’及R”所表示的C1-18烷基的实例包含上述C1-10烷基所列举者,及十一碳基、十二碳基、十三碳基、十四碳基、十五碳基、十六碳基、十七碳基、十八碳基等。R1及R2所表示的C1-20烷基的实例包含上述C1-18烷基所列举者,及十九碳基、二十碳基等。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酚醛结构的含磷聚合物中的重复单元(a)是衍生自酚醛类树脂,例如酚醛树脂、甲酚酚醛树脂、二甲酚酚醛树脂、苯酚酚醛树脂、异丁基酚酚醛树脂、壬基酚酚醛树脂、双酚A酚醛树脂、双酚F酚醛树脂、双酚酚醛树脂、三聚氰胺酚醛树脂等以及下式所示的多元酚 式中R1及R2的定义如前所述,及Z为1-10。本专利技术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中的重复单元(b1)是衍生自上述酚醛类树脂的化合物与下式所示的含磷的化合物反应所得的反应产物 式中W表示卤素或OR”’(式中R”’表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其它符号的含义如前所述的定义。本专利技术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中的重复单元(b2)是衍生自上述酚醛类树脂的化合物与下式所示的含磷化合物反应所得的反应产物 式中W表示卤素或OR”’(式中R”’表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其它符号的含义如前所述的定义。本专利技术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中的重复单元(c)是衍生自三聚氰胺(melamines)化合物、氰尿酸(cyanuric acid)化合物及胍胺类(guanamine)化合物,例如苯胍(bcnzoquanamine)等。式中W表示卤原子,或前述 所示的含磷化合物,也可为下式化合物 式中Hal表示卤原子,其它符号的含义如前所述的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作为阻燃剂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可先使酚醛类树脂与选自三聚氰胺类、氰尿酸类及胍胺类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反应,形成含有含氮杂环的酚醛聚合物,再与式(I)或(II)所表示的含磷化合物反应。上述酚醛类树脂与选自三聚氰胺类、氰尿酸类及胍胺类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聚合物领域所公知的反应,在此不再赘述。所形成的含有含氮杂环的酚醛聚合物与式(I)或(II)所示的含磷化合物的反应,在此可列举以下两种方法方法A脱卤酸盐法(当式(I)或(II)的含磷化合物中W表示卤素时)使含有含氮杂环的酚醛聚合物与式(I)或(II)的含磷化合物在100至300℃的反应温度,优选在120至260℃的反应温度及在0.1-600mmHg的反应压力,优选在0.1至100mmHg的反应压力下反应0.5至20小时,优选为1至15小时。在上面的反应中,相对于1摩尔的含磷化合物反应官能基(亦即W基),使用0.1至20摩尔的酚醛树脂的羟基官能基,优选为0.5至15摩尔的羟基官能基。上述反应可在催化剂存在或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但添加催化剂可有效地增进其反应速率。适宜的催化剂的实例包含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氯化铅(I)等。催化剂的使用量为反应物总重的0.001至5wt%,较好为0.01至2wt%。上述反应可在溶剂中或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溶剂可使用任何溶剂,只要对反应无不良影响即可。可使用的溶剂的实例为例如甲苯、二甲苯、乙酸乙烯酯、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括:(a)热塑性树脂及(b)作为阻燃剂的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其中该含有含氮杂环及磷的酚醛树脂化合物,其特征为具有下列重复单元: (a) *** 其中R↓[1]及R↓[2]为相同或不同且代表H、C↓[1-20]烷基、苯氧基、苯基、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苯基, R↓[a]为经C↓[1-4]烷基取代的伸苯基、单键、***、或-C(R↓[3])H-,式中R↓[3]为H、C↓[1-4]烷基、CH↓[2]=CH-、苯基、呋喃基、C↓[1-4]烷基苯基或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C↓[1-4]烷基苯基; (b)选自下式(b1)或(b2)任一者的含磷重复单元 (b1) *** 其中R↓[1]及R↓[2]为相同或不同且代表H、C↓[1-20]烷基、苯氧基、苯基、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苯基, R↓[a]为经C↓[1-4]烷基取代的伸苯基、单键、***、或-C(R↓[3])H-,式中R↓[3]为H、C↓[1-4]烷基、CH↓[2]=CH-、苯基、呋喃基、C↓[1-4]烷基苯基或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C↓[1-4]烷基苯基;及 X为氧原子或电子对, T为氧原子或化学键, R’及R”可相同或不同且为C↓[1-18]烷基、苯基或苯基C↓[1-6]烷基、或X=*可合而表示为 ***或*** R↓[i]及R↓[j]为相同或不同且为氢或C↓[1-18]烷基;及 (b2) *** 其中R↓[1]及R↓[2]为相同或不同且代表H、C↓[1-20]烷基、苯氧基、苯基、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苯基, R↓[a]为经C↓[1-4]烷基取代的伸苯基、单键、***、或-C(R↓[3])H-,式中R↓[3]为H、C↓[1-4]烷基、CH↓[2]=CH-、苯基、呋喃基、C↓[1-4]烷基苯基或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C↓[1-4]烷基苯基;及 X为氧原子或电子对, T为氧原子或化学键, R’及R”可相同或不同且为C↓[1-18]烷基、苯基或苯基C↓[1-6]烷基、或X=*可合而表示为 ***或*** R↓[i]及R↓[j]为相同或不同且为氢或C↓[1-18]烷基;以及 (C) -(-Y-*H-)- 其中 Y=-NH-*-NH-或-O-*-O- R↓[b]为H、C↓[1-4]烷基、CH↓[2]=CH、苯基、呋喃基、C↓[1-4]烷基苯基或苯环上经羟基取代的C↓[1-4]烷基苯基; R↓[c]为NH↓[...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坤源陈鸿星刘英麟蔡文财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人造树脂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