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300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包括:储液箱;提液机构,所述提液机构包括供液泵及输液管道;所述供液泵进液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供液泵出液端与所述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输液管道另一端为一浇淋口;用于安装玻璃的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为一倾斜状态,且所述主体架较高一侧设于所述浇淋口下方,使得所述液体从所述浇淋口流出与所述玻璃接触以进行防眩光处理。这样,采用浇淋的方式使得整块玻璃表面都能具有相同的腐蚀时间,并可以改变玻璃的倾斜程度以此可以控制玻璃腐蚀液与玻璃的接触时间达到控制腐蚀程度的效果,另外,采用滚轴的方式使得整个装置自动运转,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危险系数。

Anti dazzle glass gener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glare glass generation device includes: a liquid storage tank; extraction mechanism, the extrac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liquid supply pump and infusion pipe; the liquid pump and the liquid inlet end of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iquid pump outlet and the one end of the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fusion, the infusion pipe the other end is a pour mouth; for the main frame of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glass, the body frame is an inclined state, and the main body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high pour mouth, so that the liquid flows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glass for anti glare treatment from the mouth poured. In this way, the pour way makes the whole glass surface can have the same time to control the corrosion, the corrosion degree of the effect of contact time and can change the tilt of the glass to glass and can control the liquid corrosion and the roller way makes the device automatic operation, saving manpower, reducing the risk co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防眩光处理意为用酸液腐蚀玻璃表面,造成表面凹凸不平来达到防眩光的效果。现有玻璃防眩光处理多为把整块玻璃直接浸泡入酸性玻璃腐蚀液中,这种采用直上直下的方式会造成先进入玻璃腐蚀液的玻璃区域后出来而后进入玻璃腐蚀液的玻璃区域先出来,使得玻璃表面整体腐蚀不均,影响防眩光效果,另外此种方式全程需要人工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旨在实现玻璃防眩光处理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去协助操作,能自动并高效的对玻璃进行防眩光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包括:容纳玻璃腐蚀液的储液箱;提液机构,所述提液机构包括供液泵及输液管道;所述供液泵进液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供液泵出液端与所述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输液管道另一端为一浇淋口;用于安装玻璃的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为一倾斜状态,且所述主体架较高一侧设于所述浇淋口下方,使得所述液体从所述浇淋口流出与所述玻璃接触以进行防眩光处理。优选地,还包括一储液槽,所述储液槽设置于所述储液箱内,且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供液泵垂直安装于所述储液箱上,且所述供液泵进液端与所述储液槽相连通,所述输液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输液管道与第二输液管道,所述供液泵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出液口及进液口,所述第二输液管道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液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优选地,还包括第三输液管道,所述主体架下方设置有一与所述主体架相平行的液体收纳槽,所述第三输液管道一端与所述液体收纳槽相连通,所述第三输液管道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优选地,还包括一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传动电机,所述主体架上架设有多个滚轴,且其中任意一个所述滚轴两端各安装有一齿轮,所述多个滚轴之间通过多个所述齿轮相连接,所述传动电机与多个所述齿轮通过一链条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多个滚轴组成一滑动面,所述滑动面上安装有一背板,所述背板用以安装玻璃。优选地,所述背板上涂有一粘胶贴,所述玻璃通过所述粘胶贴固定于所述背板上。优选地,还包括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包括缸体及与所述缸体相连接的气缸输出轴,所述气缸输出轴与所述主体架较高一侧相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一支撑架及旋转铰链机构,所述旋转铰链机构一端与所述主体架较低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主体架较低的一侧装配。优选地,所述储液槽内靠近所述进液口上安装有一过滤网。优选地,所述储液箱上可拆卸式设置有一端盖。如上所述,通过提供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包括:储液箱;提液机构,所述提液机构包括供液泵及输液管道;所述供液泵进液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供液泵出液端与所述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输液管道另一端为一浇淋口;用于安装玻璃的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为一倾斜状态,且所述主体架较高一侧设于所述浇淋口下方,使得所述液体从所述浇淋口流出与所述玻璃接触以进行防眩光处理。这样,采用浇淋的方式使得整块玻璃表面都能具有相同的腐蚀时间,并可以改变玻璃的倾斜程度以此可以控制玻璃腐蚀液与玻璃的接触时间达到控制腐蚀程度的效果,另外,采用滚轴的方式使得整个装置自动运转,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危险系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附图标号说明:1储液箱11出液口12进液口121过滤网13储液槽14端盖2供液泵21进液端22出液端3浇淋口31第一输液管道32第二输液管道33第三输液管道4主体架41液体收纳槽42背板43粘胶贴44支撑架5传动电机51滚轴52链条6升降气缸61缸体62气缸输出轴7旋转铰链机构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容纳玻璃腐蚀液的储液箱1;提液机构,提液机构包括供液泵2及输液管道;供液泵进液端21与储液箱1相连通,供液泵出液端22与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输液管道另一端为一浇淋口3;用于安装玻璃的主体架4,主体架4为一倾斜状态,且主体架4较高一侧设于浇淋口3下方,使得液体从浇淋口3流出与玻璃接触以进行防眩光处理。浇淋口3与主体架4之间的高度可以任意调节,防止高度过高造成玻璃腐蚀液的溅射;玻璃与主体架4装配时,由于玻璃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会与主体架4装配面形成具有一定倾斜程度的“L”型凹槽,浇淋口3设于“L”型凹槽上方,当玻璃腐蚀液从浇淋口3流出时,会先流入凹槽内直至溢满整个凹槽,然后液体会以满溢的状态紧紧贴合着流经整个玻璃表面,这样,不仅扩大了浇淋口3覆盖的宽度,也使得玻璃腐蚀更为彻底。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储液槽13,储液槽13设置于储液箱1内,且与储液箱1相连通,供液泵2垂直安装于储液箱1上,且供液泵进液端21与储液槽13相连通,输液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输液管道31与第二输液管道32,供液泵出液端22与第二输液管道32一端相连通,储液箱1上设置有出液口11及进液口12,第二输液管道32另一端与出液口11一端相连通,出液口11另一端与第一输液管道31一端相连通。供液泵2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供液动力来控制玻璃腐蚀液的流量,流量增大时,会越快溢满凹槽,使得相同时间内流经玻璃的玻璃腐蚀液增多,从而增加腐蚀程度,反之则反。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输液管道33,主体架4下方设置有一与主体架4相平行的液体收纳槽41,第三输液管道33一端与液体收纳槽41相连通,第三输液管道33另一端与进液口12相连通。在玻璃防眩光处理过程中,玻璃腐蚀液在处理玻璃后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玻璃腐蚀液的储液箱;提液机构,所述提液机构包括供液泵及输液管道;所述供液泵进液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供液泵出液端与所述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输液管道另一端为一浇淋口;用于安装玻璃的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为一倾斜状态,且所述主体架较高一侧设于所述浇淋口下方,使得液体从所述浇淋口流出与所述玻璃接触以进行防眩光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玻璃腐蚀液的储液箱;提液机构,所述提液机构包括供液泵及输液管道;所述供液泵进液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供液泵出液端与所述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输液管道另一端为一浇淋口;用于安装玻璃的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为一倾斜状态,且所述主体架较高一侧设于所述浇淋口下方,使得液体从所述浇淋口流出与所述玻璃接触以进行防眩光处理。2.由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储液槽,所述储液槽设置于所述储液箱内,且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供液泵垂直安装于所述储液箱上,且所述供液泵进液端与所述储液槽相连通,所述输液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输液管道与第二输液管道,所述供液泵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出液口及进液口,所述第二输液管道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液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道一端相连通。3.由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输液管道,所述主体架下方设置有一与所述主体架相平行的液体收纳槽,所述第三输液管道一端与所述液体收纳槽相连通,所述第三输液管道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4.由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眩光玻璃生成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阳精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