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昌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井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95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加装在已有建筑物的电梯的一种电梯井道,它包括底坑,其特征是底坑上方安装有基础节,基础节上方依次安装有中间节,最上部的中间节的上方安装有顶部节;底坑的顶部设有预埋件;基础节的下部设有支脚;基础节、中间节、顶部节分别安装有玻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梯井道分成多节,工厂内完成再现场组装,缩短现场工期,减低安全隐患;钢结构焊接质量有保证,除锈彻底可靠;玻璃不影响采光;各节分段使玻璃高度在1.5m以下,便于搬运安装,工厂或现场皆可安装,损坏易更换,维护成本低;机房设于顶部,底坑不需深挖,不影响现有建筑地基,基础节或基础节下部可不装玻璃,不影响采光通风或作为通道。

An elevator hoistway

An elevator shaf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suitable for elevator installation in existing buildings,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ho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it is installed above the base section, above the bas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middle section, a top section is installed above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pit; top with embedded parts;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se section is equipped with supporting legs; base section, middle section, the top section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glass; the utility model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elevator shaft section, in the factory to complete the assembl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reduce security risks; steel structure welding quality assurance, derusting completely reliable; glass does not affect the lighting; section paragraphed glass height below 1.5m,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factory or field can be damaged, easy replacement, low maintenance cost; the room is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pit without digging, does not affect the The base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the base section or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se section can not be loaded with glass, and the lighting, ventilation or passages are not influe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轿厢式电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度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已成为百姓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电梯才慢慢开始普及,家用住房用电梯则起步更晚。近二、三十年期间建起的楼房多为八层楼以下的“小高层”,且配套的是步梯。然而中国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这些老旧“小高层”内的原住居民也都为老年人,攀登步梯上下楼会有诸多不便。因此,许多老旧小区需要加装电梯,以解决老年居民的出行问题。已有建筑楼房加装电梯,目前公知的电梯钢结构电梯井道,均是将材料运输到电梯安装工地(即已有建筑楼房现场),在工地现场完成除锈、设计、加工、焊接安装、防锈处理等工序。施工工期长,影响居民正常的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安装简单快捷的电梯井道。随着越来越多机关、学校等老房改房大院开始加装电梯工程,居民在讨论是否安装的协商过程中也出现反对意见,主要原因是因为加装电梯的老式电梯井会影响住户的采光,特别是一、二楼的居民。采用通透的玻璃电梯井成为优选方案,玻璃电梯井的优点是不会影响低层住户的采光。然后采用玻璃电梯井的观光电梯较普通电梯的成本更高。特别像南方地区夏天非常炎热,光线很强,可能会对电梯玻璃或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后期维护的成本和费用高。因此,需要一种便于维护更换的电梯井道。预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就是在结构浇注时安置的构配件,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大多由金属制造,例如:钢筋或者铸铁,也可用木头,塑料等非金属刚性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加装在已有建筑物的电梯的一种电梯井道。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电梯井道,它包括底坑,底坑上方安装有基础节,基础节上方依次安装有中间节,最上部的中间节的上方安装有顶部节;所述的底坑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基础节的预埋件;所述的基础节的下部设有支脚,各支脚固定安装于对应的预埋件;所述的基础节、中间节、顶部节分别安装有玻璃,各面玻璃分别安装在由基础节、中间节、顶部节构成的井道的内侧。本技术所述的基础节的高度为2~3层已有建筑楼房的楼层高度;各中间节的高度为2~3层已有建筑楼房的楼层高度。本技术所述的基础节、中间节分别包括4~6段,所述的顶部节包括2~4段,各段安装的玻璃的高度不超过1.5m,使得每片玻璃重量轻,便于搬运和安装。一种电梯井道,它包括底坑,底坑上方安装有基础节,基础节上方依次安装有中间节,最上部的中间节的上方安装有顶部节;所述的底坑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基础节的预埋件;所述的基础节的下部设有支脚,各支脚固定安装于对应的预埋件;所述的中间节、顶部节分别安装有玻璃,各面玻璃分别安装在中间节、顶部节的内侧。本技术所述的基础节的高度为1~2层已有建筑楼房的楼层高度;各中间节的高度为2~3层已有建筑楼房的楼层高度。本技术所述的中间节包括4~6段,所述的顶部节包括2~4段,各段安装的玻璃的高度不超过1.5m,使得每片玻璃重量轻,便于搬运、安装和更换,降低维护成本。本技术所述的顶部节的内部的上部设有机房,机房设于顶部,一方面机房不设于底坑,底坑不需要挖很深,不会过大影响现有建筑的地基部分,另一方面基础节或基础节的下部分可以不安装玻璃,则可以不影响到不出资加装电梯的一楼或二楼住户的采光或通风,或是作为步梯出入的通道口。本技术所述的底坑的预埋件与基础节之间、基础节与中间节之间、相邻的两中间节之间、中间节与顶部节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本技术所述的预埋件设于底坑顶部的四个角上。本技术为了便于安装机房,便于后期维护,所述的顶部节的高度为1~2层已有建筑楼房的楼层高度。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其将电梯井道分成多节,可在工厂内预先加工完成,再完成现场组装,大幅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减低施工作业的安全隐患;钢结构设计、除锈、制造、防锈及表面处理工序在工厂内完成,焊接质量更有保证,除锈更彻底,防锈更可靠;三面采用玻璃,不影响住户采光,井道各节分段,使安装的玻璃高度控制在1.5m以下,使得每片玻璃重量轻,便于搬运和安装,在工厂或施工现场皆可完成安装,一旦损坏更换容易,维护成本降低;机房设于顶部不设于底坑,一方面底坑不需要挖很深,不影响现有建筑地基,另一方面基础节或基础节的下部分可不安装玻璃,不影响采光通风或作为出入通道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底坑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基础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中间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顶部节的结构示意图。图标说明:1、底坑;2、基础节;3、中间节;4、玻璃;5、顶部节;6、预埋件;7、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由图1~图5可知,种电梯井道,它包括底坑1,底坑1上方安装有基础节2,基础节2上方依次安装有中间节3,最上部的中间节3的上方安装有顶部节5;所述的底坑1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基础节2的预埋件6;所述的基础节2的下部设有支脚7,各支脚7固定安装于对应的预埋件6;所述的基础节2、中间节3、顶部节5分别安装有玻璃4,各面玻璃4分别安装在由基础节2、中间节3、顶部节5构成的井道的内侧。本技术所述的基础节2的高度为2~3层已有建筑楼房的楼层高度(本实施例为2层);各中间节3的高度为2~3层(本实施例为2层)已有建筑楼房的楼层高度。本实施例具有2段中间节3。本技术所述的基础节2、中间节3分别包括4~6段(本实施例为4段),所述的顶部节5包括2~4段(本实施例为2段),各段安装的玻璃4的高度不超过1.5m(本实施例各片玻璃4的高度为1.5m)。本技术所述的底坑1的预埋件6与基础节2之间、基础节2与中间节3之间、相邻的两中间节3之间、中间节3与顶部节5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本技术所述的预埋件6设于底坑1顶部的四个角上。本技术为了便于后期维护,所述的顶部节5的高度为1~2层(本实施例为1层)已有建筑楼房的楼层高度。本技术先根据现场参数及业主要求,设计整体方案,在工厂内完成基础节2、中间节3、顶部节5的钢结构,玻璃4可在工厂内加工,也可运到现场安装。在已有建筑物的安装点开挖施工底坑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并在底坑1的顶部做好与基础节2连接件的预埋(即预埋件6);将基础节2、中间节3、顶部节5运输到工地,利用起吊设备将基础节2吊装在底坑1上,校准后利用螺栓紧固连接或焊接;然后将中间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梯井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井道,它包括底坑,其特征是底坑上方安装有基础节,基础节上方依次安装有中间节,最上部的中间节的上方安装有顶部节;所述的底坑的顶部设有预埋件;所述的基础节的下部设有支脚;所述的基础节、中间节、顶部节分别安装有玻璃,各面玻璃分别安装在基础节、中间节、顶部节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它包括底坑,其特征是底坑上方安装有基础节,基础节上方依次安装有中间节,最上部的中间节的上方安装有顶部节;所述的底坑的顶部设有预埋件;所述的基础节的下部设有支脚;所述的基础节、中间节、顶部节分别安装有玻璃,各面玻璃分别安装在基础节、中间节、顶部节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节的高度为2~3层楼层高度;各中间节的高度为2~3层楼层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节、中间节分别包括4~6段,所述的顶部节包括2~4段,各段安装的玻璃的高度不超过1.5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部节的内部的上部设有机房。5.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昌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