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动吸能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80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动吸能座椅,包括座椅头枕(1)、座椅靠背(2)、座椅椅垫(3)、滑动滑轨(4)、吸能滑轨(5)、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锁止机构(6)和吸能滑轨还原开关(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动吸能座椅采用双滑轨机构,滑动滑轨可以调节座椅前后位置,吸能滑轨内有特殊减震器可以在汽车发生尾撞时向后平动一定距离,并且吸收能量,能有效降低乘员与座椅相对运动,减少乘员的损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动吸能座椅适合中速、低速尾撞,在高速尾撞时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无零件损坏、无需调试,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大范围推广。

Translational energy absorbing se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lational energy absorbing seat includes a seat headrest (1), (2) the seat back, seat cushion (3), a sliding rail (4), (5) energy absorbing slide and the seat pos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locking mechanism (6) and 7 (reduction of energy absorption slide switch). Can seat with double rail absorbing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seat sliding rail translational, front and back position, energy absorbing slide special shock absorber can occur in the car tail hit the back translation in a certain distance, and the absorbed ener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pant seat and relative movement, reduce occupant injury. Can seat for medium speed and low speed rear impact absorp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translation can also play a role in the high-speed rear end collision, and can be reused, without damage to parts, without debugging, low cost,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for large-scale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动吸能座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被动安全
,涉及一种平动吸能座椅。
技术介绍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后碰撞是发生率次于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的主要交通事故形态。在后碰撞事故中,约有90%的乘员损伤是颈部损伤,通常指的是挥鞭伤。虽然颈部的挥鞭损伤造成乘员致命伤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由尾撞事故造成的颈部挥鞭损伤可能引起长期的颈部疼痛,导致大的社会性支出。目前关于其损伤机理还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减少乘员的躯干和头部的相对运动能减少挥鞭损伤。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追尾碰撞乘员颈部保护座椅要么成本高,要么牺牲零件达到吸能目的导致无法重复使用,要么针对不同速度追尾碰撞保护性欠佳。追尾碰撞乘员颈部保护的座椅难以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现有吸能座椅吸能结构可以重复使用,提供一种用于追尾碰撞下保护乘员颈部的平动吸能座椅。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动吸能座椅,包括:座椅头枕、座椅靠背、座椅椅垫、滑动滑轨、吸能滑轨、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锁止机构和吸能滑轨还原开关。其特征是,滑动滑轨与吸能滑轨组成双滑轨结构,且对称布置在座椅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动滑轨由固定在座椅椅垫上的滑动滑轨上导轨和固定在吸能导轨上导轨上的滑动滑轨下导轨组成,且左侧滑动滑轨下导轨上开有锁止孔;所述吸能滑轨包括吸能滑轨上导轨、吸能滑轨下导轨、减震器、底座和锁止倒刺;所述吸能导轨上导轨固定在滑动滑轨下导轨上,且后端有限位块;所述吸能滑轨下导轨与汽车底板固连,且与底座相连;所述减震器前端与吸能导轨上导轨后端限位块连接,后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锁止倒刺低端固定在底座上,且倒刺深入吸能滑轨下导轨内;所述锁止机构固定在左侧双滑轨结构上,由固定在滑动滑轨上导轨上的锁销平板,固定在锁销平板上的锁爪和操纵杆,在操纵杆末端固定有回复弹簧;所述吸能还原开关为继电器固定在汽车底板上。所述减震器由特殊弹簧组成,对不同速度碰撞响应不同,可以最大限度吸收能量。所述锁止倒刺为板弹簧,且倒刺深入吸能滑轨下导轨内,当发生碰撞时吸能导轨上导轨向后滑动,滑动导轨上导轨的限位块弹开倒刺,但当其返回时将被倒刺锁止,以达到吸能目的。所述双滑轨机构由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两个滑轨组成,且滑动滑轨位于吸能滑轨上。所述吸能还原开关为继电器,可以达到一键复位目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平动吸能座椅采用双滑轨机构,滑动滑轨可以调节座椅前后位置,吸能滑轨内有特殊减震器可以在汽车发生尾撞时向后平动一定距离,并且吸收能量,能有效降低乘员与座椅相对运动,减少乘员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的平动吸能座椅具有质量轻、所需空间小、对乘员颈部保护效率高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平动吸能座椅适合中速、低速尾撞,在高速尾撞时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无零件损坏、无需调试,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动吸能座椅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动吸能座椅双滑轨部分锁止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动吸能座椅吸能滑轨结构示意图;图4为尾撞时吸能座椅滑轨状态示意图;图中:1-座椅头枕、2-座椅靠背、3-座椅椅垫、4-滑动滑轨、5-吸能滑轨、6-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锁止机构、7-吸能滑轨还原开关、8-滑动滑轨上导轨、9-滑动滑轨下导轨、10-锁销平板、11-锁爪、12-回复弹簧、13-操纵杆、14-吸能滑轨上导轨、15-吸能滑轨下导轨、16-减震器、17-底座、18-锁止倒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3所示,一种平动吸能座椅,包括:座椅头枕(1)、座椅靠背(2)、座椅椅垫(3)、滑动滑轨(4)、吸能滑轨(5)、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锁止机构(6)和吸能滑轨还原开关(7)。其特征是,滑动滑轨与吸能滑轨组成双滑轨结构,且对称布置在座椅的两侧;所述滑动滑轨(4)由固定在座椅椅垫(3)上的滑动滑轨上导轨(8)和固定在吸能导轨上导轨(14)上的滑动滑轨下导轨(9)组成,且左侧滑动滑轨下导轨(9)上开有锁止孔;所述吸能滑轨包括吸能滑轨上导轨(14)、吸能滑轨下导轨(15)、减震器(16)、底座(17)和锁止倒刺(18);所述吸能导轨上导轨(14)固定在滑动滑轨下导轨(9)上,且后端有限位块;所述吸能滑轨下导轨(15)与汽车底板固连,且与底座(17)相连;所述减震器(16)前端与吸能导轨上导轨(14)后端限位块连接,后端固定在底座(17)上;所述锁止倒刺(18)低端固定在底座上,且倒刺深入吸能滑轨下导轨(15)内;所述锁止机构(6)固定在左侧双滑轨结构上,由固定在滑动滑轨上导轨(8)上的锁销平板(10),固定在锁销平板(10)上的锁爪(11)和操纵杆(13),在操纵杆(13)末端固定有回复弹簧(12);所述吸能还原开关(7)为继电器固定在汽车底板上。本例中减震器(16)由特殊弹簧组成,对不同速度碰撞响应不同,可以最大限度吸收能量。锁销平板固(10)定在滑动滑轨上导轨(8)上表面,锁爪(11)通过13-操纵杆与锁销平板(10)铰接,座椅前后移动时操作操纵杆(10)转动带动锁爪(11)转动接触锁止或释放在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锁止机构(6)下的锁止位置,固定座位或释放位置的固定。本例中吸能上滑轨(14)长度不小于滑动下滑轨(9)的长度,可以使动下滑轨(9)在吸能上滑轨(14)上固定,滑动下滑轨(9)的长度大于滑动滑轨上导轨(8)的长度,以使滑动导轨可以前后滑动。吸能滑轨上导轨(14)中梁安装在吸能滑轨下导轨(15)槽中,吸能滑轨上导轨(14)长度小于吸能滑轨下导轨(15)长度,并且槽宽度比吸能滑轨上导轨(14)中梁宽度略宽,以使吸能滑轨上导轨(14)在向后移动时可以在吸能滑轨下导轨(15)中滑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在正常行驶下,吸能滑轨上导轨(14)后部受减震器力作用,同时前部被吸能滑轨下导轨(15)端部阻碍板挡住,所以在事故发生前座椅整体是相对于车静止的,在追尾事故发生时汽车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座椅与车发生相对运动,吸能滑轨上导轨(14)在吸能滑轨下导轨(15)中向后滑动,压缩减震器(16),滑动导轨上导轨(14)上的限位块弹开锁止倒刺(18),当向后的冲力与减震器的作用力平衡时锁止倒刺(18)卡住吸能滑轨上导轨(14),座椅固定,图4为作用后吸能滑轨的状态。座椅在冲力下的动能转化为减震器的势能,达到吸能效果。实现对乘员的颈部更好的保护。追尾碰撞发生后,将座椅恢复原状,触发吸能滑轨还原开关(7),电磁继电器吸附锁止倒刺(18),在减震器(16)作用下座椅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以上对本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且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动吸能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动吸能座椅,包括:座椅头枕(1)、座椅靠背(2)、座椅椅垫(3)、滑动滑轨(4)、吸能滑轨(5)、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锁止机构(6)和吸能滑轨还原开关(7),其特征是:滑动滑轨与吸能滑轨组成双滑轨结构,且对称布置在座椅的两侧;所述滑动滑轨(4)由固定在座椅椅垫(3)上的滑动滑轨上导轨(8)和固定在吸能导轨上导轨(14)上的滑动滑轨下导轨(9)组成,且左侧滑动滑轨下导轨(9)上开有锁止孔;所述吸能滑轨包括吸能滑轨上导轨(14)、吸能滑轨下导轨(15)、减震器(16)、底座(17)和锁止倒刺(18);所述吸能导轨上导轨(14)固定在滑动滑轨下导轨(9)上,且后端有限位块;所述吸能滑轨下导轨(15)与汽车底板固连,且与底座(17)相连;所述减震器(16)前端与吸能导轨上导轨(14)后端限位块连接,后端固定在底座(17)上;所述锁止倒刺(18)低端固定在底座上,且倒刺深入吸能滑轨下导轨(15)内;所述锁止机构(6)固定在左侧双滑轨结构上,由固定在滑动滑轨上导轨(8)上的锁销平板(10),固定在锁销平板(10)上的锁爪(11)和操纵杆(13),在操纵杆(13)末端固定有回复弹簧(12);所述吸能还原开关(7)为继电器固定在汽车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动吸能座椅,包括:座椅头枕(1)、座椅靠背(2)、座椅椅垫(3)、滑动滑轨(4)、吸能滑轨(5)、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锁止机构(6)和吸能滑轨还原开关(7),其特征是:滑动滑轨与吸能滑轨组成双滑轨结构,且对称布置在座椅的两侧;所述滑动滑轨(4)由固定在座椅椅垫(3)上的滑动滑轨上导轨(8)和固定在吸能导轨上导轨(14)上的滑动滑轨下导轨(9)组成,且左侧滑动滑轨下导轨(9)上开有锁止孔;所述吸能滑轨包括吸能滑轨上导轨(14)、吸能滑轨下导轨(15)、减震器(16)、底座(17)和锁止倒刺(18);所述吸能导轨上导轨(14)固定在滑动滑轨下导轨(9)上,且后端有限位块;所述吸能滑轨下导轨(15)与汽车底板固连,且与底座(17)相连;所述减震器(16)前端与吸能导轨上导轨(14)后端限位块连接,后端固定在底座(17)上;所述锁止倒刺(18)低端固定在底座上,且倒刺深入吸能滑轨下导轨(15)内;所述锁止机构(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强王珏杨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