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2466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池、臭氧破坏单元、文丘里射流器、循环水泵、增效喷嘴和接触氧化池;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连通臭氧氧化池的进气端,臭氧氧化池的出气端连通臭氧破坏单元进气端,臭氧破坏单元的出气端连通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气端,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水端连通循环水泵的入水端,循环水泵的入水端通过第一导管插入接触氧化池液面下方,文丘里射流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管连通设置于接触氧化池液面下方的增效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臭氧氧化池尾气回用于接触氧化池,与空气曝气相比节约资源,且安装便捷,易于维护。

Tail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of ozone oxida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zone oxidation tank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ozone generator, ozone oxidation, ozone destruction unit, Venturi jet, circulating water pump, efficiency of nozzle and contact oxidation pond; air outlet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zone oxidation tank end of the ozone generator, ozone oxidation tank outlet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zone destruction unit an inlet end of the outlet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zone destruction unit Venturi jet inlet, water inlet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irculating water pump water inlet end Venturi jet, circulating water pump water inlet end through the first catheter insertion contact oxidation pool surface below the nozzle of the ejector efficiency output of Venturi through the second end of a catheter connected is arranged below the contact oxidation the liquid level of the pool.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tail gas of the ozone oxidation pond to be used in the contact oxidation pool, saves the resource compared with the air aera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easy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废水处理装置中使用臭氧氧化法处理废水已有多年。由于臭氧在处理废水时具有脱色效果强、提高难降解物质可生化性、排放水中不含毒性副产物和不生成化学污泥等优点,废水装置三级处理中的臭氧应用日益流行。近年来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升,臭氧高级氧化技术被用于许多中型和大型处理装置中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低废水的色度,后端配合其他生物降解方法进一步降低COD等。臭氧是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强氧化剂,一般需要现场制造臭氧。大规模生产臭氧的通常方法是无声放电法,通过含有氧气的气源来制造臭氧。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源一般为普通气源、干燥空气源、富氧气源和工业氧气气源四种,以上气源的配置,在发生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臭氧浓度和产量依次递增。富氧气源和工业氧气气源经过发生装置仅可以产生5%-15%的臭氧,在经过臭氧氧化反应后,剩余尾气中仍然含有大量未反应的氧气。含有高浓度氧气的富氧尾气经臭氧破坏器去除臭氧后一般直接排入大气;这样做不仅浪费大量氧气资源,而且生产成本偏高。近年来虽然已经开发出若干技术来使存在于富氧尾气中的氧气再循环,但在现有技术中,干燥、纯化、压缩和装运富氧尾气等程序与氧气再利用相分离,中间过程过多造成氧气流失严重,相关的成本过高,不易于商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用以减小氧气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该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池、臭氧破坏单元、文丘里射流器、循环水泵、增效喷嘴、接触氧化池和接触填料;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连通臭氧氧化池的进气端,臭氧氧化池的出气端连通臭氧破坏单元的进气端,臭氧破坏单元的出气端连通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气端,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水端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端,循环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导管插入接触氧化池液位下,文丘里射流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管与设置于接触氧化池液位下的增效喷嘴连通,接触填料设置于接触氧化池内。一个实施例中,接触氧化池底部还设置有空气曝气装置。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抽风机,抽风机的进气端与臭氧破坏单元的出气端连通,抽风机的出气端与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气端连通。一个实施例中,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溶解氧浓度传感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耦接至循环水泵、空气曝气装置、抽风机、臭氧发生器和溶解氧浓度传感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的工作风量与所述臭氧氧化池的富氧尾气产生量相同。一个实施例中,增效喷嘴的尺寸与文丘里射流器和增效喷嘴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澄清器和废物槽;澄清器的进水端与接触氧化池的出水端连通,澄清器的出水端与臭氧氧化池的进水端连通,澄清器的污泥排出端与废物槽连通。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将臭氧氧化池尾气用于接触氧化池充氧,从而利用臭氧氧化池产生的富氧尾气作为接触氧化池的氧气源,提高反应效率,减少氧气资源浪费,并且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在废水进行臭氧氧化法净化时,会产生含有大量氧气的富氧尾气,而该富氧尾气经臭氧破坏单元处理后一般直接排入大气或者是进行收集后异地提纯再利用,目前还没有把臭氧氧化法反应后的富氧尾气利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对氧气直接再循环利用的技术方案。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利用氧气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对废水净化处理,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目前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空气曝气装置解决接触氧化池内供氧问题,接触氧化法净化废水通常是在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在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接触填料,通过在池底设置空气曝气装置对废水进行充氧,利用生长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生物氧化作用,净化废水。然而,空气中含氧浓度偏低,致使接触氧化池内反应效率不高,且空气曝气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还有容易堵塞、耗电量偏高等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该技术结合污水处理的实际经验,提出了臭氧氧化池尾气净化后再循环利用,将富氧尾气用于接触氧化法废水处理阶段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既能减小臭氧氧化池富氧尾气资源的浪费,又能解决接触氧化池的供氧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臭氧发生器101、臭氧氧化池102、臭氧破坏单元103、文丘里射流器105、循环水泵106、增效喷嘴107、接触氧化池108和接触填料109;臭氧发生器101的出气端连通臭氧氧化池102的进气端,臭氧氧化池102的出气端连通臭氧破坏单元103的进气端,臭氧破坏单元103的出气端连通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进气端,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进水端连通循环水泵106的出水端,循环水泵106的进水端通过导管插入接触氧化池108液面下方,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设置于接触氧化池105液位下的增效喷嘴107连通,接触填料109设置于接触氧化池108内。本技术实施例的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富氧气源或者工业氧气通过进气端进入利用氧气制造臭氧的臭氧发生器101,通过无声放电法在臭氧发生器101内反应后产生含有少量臭氧和大量氧气的富氧混合气流,富氧混合气流通过臭氧发生器101的出气端和臭氧氧化池进气端进入被构造用于对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的臭氧氧化池102,在臭氧氧化池102中臭氧与废水发生反应,废水约在臭氧氧化池中停留30分钟至50分钟,从而对废水进行净化和消毒;经过反应的废水从臭氧氧化池102的出水端排出,进入如曝气生物滤池和活性炭吸附器等剩余工序进行处理;经过反应后的富氧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和极少量的臭氧,富氧尾气从臭氧氧化池的出气端导向被构造用于破坏富氧尾气中臭氧成分的臭氧破坏单元103,以破坏富氧尾气中残存的极少量臭氧,去除臭氧后的富氧尾气流向被构造用于形成气水混合流的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进气端,同时循环水泵106通过第一导管抽取接触氧化池中108水流,导向文丘里射流器105入水端,与来自文丘里射流器105进气端的富氧尾气进行充分混合,产生的气水混合流经过第二导管分配至设置于接触氧化池108底部的增效喷嘴107,通过增效喷嘴107为接触氧化池108进行充氧。进入接触氧化池的废水与接触填料109上生长的生物膜和水中的氧气进行反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氧化物分解,形成少量污泥与废水的混合物,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臭氧氧化池的富氧尾气直接循环利用于接触氧化池,避免了氧气排入大气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101)、臭氧氧化池(102)、臭氧破坏单元(103)、文丘里射流器(105)、循环水泵(106)、增效喷嘴(107)、接触氧化池(108)和接触填料(109);臭氧发生器(101)的出气端连通臭氧氧化池(102)的进气端,臭氧氧化池(102)的出气端连通臭氧破坏单元(103)的进气端,臭氧破坏单元(103)的出气端连通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进气端,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进水端连通循环水泵(106)的出水端,循环水泵(106)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导管插入接触氧化池(108)液位下,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管与接触氧化池(108)液位下的增效喷嘴(107)连通,接触填料(109)设置于接触氧化池(10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101)、臭氧氧化池(102)、臭氧破坏单元(103)、文丘里射流器(105)、循环水泵(106)、增效喷嘴(107)、接触氧化池(108)和接触填料(109);臭氧发生器(101)的出气端连通臭氧氧化池(102)的进气端,臭氧氧化池(102)的出气端连通臭氧破坏单元(103)的进气端,臭氧破坏单元(103)的出气端连通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进气端,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进水端连通循环水泵(106)的出水端,循环水泵(106)的进水端通过第一导管插入接触氧化池(108)液位下,文丘里射流器(105)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管与接触氧化池(108)液位下的增效喷嘴(107)连通,接触填料(109)设置于接触氧化池(108)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接触氧化池(108)底部还设置有空气曝气装置(1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氧化池尾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风机(104),抽风机(104)的进气端与臭氧破坏单元(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希张玉高邱孝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