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及具有其的食品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30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及具有其的食品处理机,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包括:杯体组件,杯体组件内形成有加热腔,加热腔的外侧形成有导热腔,导热腔覆盖加热腔的腔壁的至少一部分,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且导热介质与加热腔的腔壁接触;发热元件,设在杯体组件上用于加热导热介质,且发热元件与加热腔的腔壁间隔开;测温元件,设在杯体组件上用于检测加热腔内的温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通过在杯体组件上设置测温元件,可对加热腔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精确的控制浆液的制作流程。由于设置了导热腔,并在导热腔内设置了导热介质,可通过导热介质传导热量,方便对热量的分散,从而方便均匀加热。

Heating container for food processor and food processor with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container and a food processor with the food processor, heating container of food processor includes a component cup body, a heating cavity is formed inside the cup body component, the outer side of the heating cavity is formed with the heat conducting cavity,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cavity wall covering the heating cavity heat conduction cavity, heat conducting medium filled thermal cavity, and the cavity wall of the heat conducting medium and heating cavity contact; heating element for heating in the heat conduction medium components on the cup body, and the cavity wall spacing heating element and a heating cavity; a temperature sensor, a heating component for detecting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avity on the cup body. According to the heating container of the food processor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ing cavity can be detected by setting a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 on the cup body component so as to accurately control the manufacturing flow of the slurry. The heat conducting cavity is arranged, and a heat conducting medium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conducting cavity, and heat can be conducted by the heat conducting medium, so as to conveniently disperse the heat, so as to conveniently and uniformly heat the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及具有其的食品处理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及具有其的食品处理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中杯体侧壁与底部大都成直角,而直角区域处于粉碎刀或扰流器的外部,上述直角区域只能靠杯体里水的流带动此区域里的物料流向粉碎区域,然而此区域的作用相当有限,效率较低,甚至还有可能是粉碎的死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所述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的粉碎效率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食品处理机,所述食品处理机上设有上述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包括: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杯体组件呈底部封闭且上端敞开的圆筒形状,所述加热腔的外侧形成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覆盖所述加热腔的腔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且所述导热介质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接触;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设在所述杯体组件上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介质,且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间隔开;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设在所述杯体组件上用于检测所述加热腔内的温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通过在杯体组件上设置测温元件,可以对加热腔内的温度进行一定的检测,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控制浆液的制作流程。另外,由于设置了导热腔,并在导热腔内设置了导热介质,因此,可以通过导热介质传导热量,方便对热量的分散,从而方便均匀加热。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温元件设在所述加热腔的周壁或底壁上,且所述测温元件位于所述加热腔的外侧或伸入所述加热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元件上依次串联有熔断体和可恢复温控器,所述熔断体和所述可恢复温控器均设在所述杯体组件上,所述熔断体设在所述导热腔的底壁的外表面、底壁的内表面、周壁的外表面或周壁的内表面上,所述可恢复温控器设在所述导热腔的底壁的外表面、底壁的内表面、周壁的外表面或周壁的内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腔包括位于上部的侧上壁和位于下部的侧下壁,所述侧下壁的上周沿与所述侧上壁的下周沿相连,所述侧下壁的至少一部分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由外向内收缩,所述侧下壁从上往下逐渐向内收缩至所述加热腔的最低点,所述侧下壁的底部呈平板或下凹的弧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下壁的上周沿与所述侧上壁的下周沿直接连接;或所述侧下壁的上周沿与所述侧上壁的下周沿之间连接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环形,所述过渡部的上周沿与所述侧上壁的下周沿相连,所述过渡部的下周沿与所述侧下壁的上周沿相连,所述过渡部在过轴线的截面上呈内凸的弧形、外凸的弧形、直线形、曲线形或折线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腔设置成包覆所述加热腔的底部,且所述导热腔内的导热介质的液位高度不高于所述加热腔深度的5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限定出所述加热腔;包络层,所述包络层设在所述杯体的下部并位于所述杯体外侧,所述包络层呈上面敞开的盒体形状,所述包络层的上周沿与所述杯体的外表面相连以在所述包络层与所述杯体之间限定出封闭的所述导热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络层环绕所述杯体的下部设置,且所述包络层与所述杯体下部的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导热腔,所述测温元件设在所述杯体的底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络层的上周沿与所述杯体底壁的下表面相连,且所述导热介质注满所述导热腔;或所述包络层包覆所述杯体的下部,且所述包络层的上周沿与所述杯体周壁相连,所述包络层与所述杯体下部的周壁和底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导热腔,且所述导热腔包覆所述加热腔的下部,所述导热介质的液位不低于所述加热腔底面或充满所述导热腔;或所述包络层包覆所述杯体的下部,所述包络层呈环形,所述包络层的上周沿与所述杯体周壁相连,所述包络层的下周沿与所述杯体底壁的周缘相连,所述包络层与所述杯体下部的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导热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元件设在所述导热腔的外侧;或所述发热元件设在所述导热腔的外壁面上;或所述导热腔的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导热介质内外相对的导热板,所述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导热板上;或所述发热元件设在所述导热腔内,所述导热介质包覆所述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发热元件具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导热腔的外壁相连并穿出所述导热腔的外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腔位于所述加热腔下部的外侧,所述导热介质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接触并至少覆盖所述导热腔底壁的一部分,且所述导热介质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在6885平方毫米到73100平方毫米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包括:外壳;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容器为上述所述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机头,所述机头可打开地盖在所述加热容器上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加热腔,所述机头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伸入所述加热腔内。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另一个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包括:外壳;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容器为上述所述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机座,所述加热容器搁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伸入所述加热腔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的示意图;图1a至图1e是本技术几个不同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圈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圈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4中圈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还一个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加热容器100,杯体组件1,加热腔11,侧上壁111,侧下壁112,过渡部113,扰流筋114,杯体12,包络层13,发热元件2,导热板21,接线柱22,熔断体23,可恢复温控器24,导热腔3,导热介质31,注入口32,翻边部321,封闭件4,螺杆41,盖板42,密封垫43,测温元件5,食品处理机200,外壳210,机头220,搅拌装置221,机座230,盖体240,刀片31,连杆32,电机组件33,连接器34,上连接器341,下连接器3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食品处理机多采用在杯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及具有其的食品处理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杯体组件呈底部封闭且上端敞开的圆筒形状,所述加热腔的外侧形成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覆盖所述加热腔的腔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且所述导热介质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接触;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设在所述杯体组件上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介质,且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间隔开;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设在所述杯体组件上用于检测所述加热腔内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杯体组件呈底部封闭且上端敞开的圆筒形状,所述加热腔的外侧形成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覆盖所述加热腔的腔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且所述导热介质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接触;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设在所述杯体组件上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介质,且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间隔开;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设在所述杯体组件上用于检测所述加热腔内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设在所述加热腔的周壁或底壁上,且所述测温元件位于所述加热腔的外侧或伸入所述加热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上依次串联有熔断体和可恢复温控器,所述熔断体和所述可恢复温控器均设在所述杯体组件上,所述熔断体设在所述导热腔的底壁的外表面、底壁的内表面、周壁的外表面或周壁的内表面上,所述可恢复温控器设在所述导热腔的底壁的外表面、底壁的内表面、周壁的外表面或周壁的内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包括位于上部的侧上壁和位于下部的侧下壁,所述侧下壁的上周沿与所述侧上壁的下周沿相连,所述侧下壁的至少一部分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由外向内收缩,所述侧下壁从上往下逐渐向内收缩至所述加热腔的最低点,所述侧下壁的底部呈平板或下凹的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下壁的上周沿与所述侧上壁的下周沿直接连接;或所述侧下壁的上周沿与所述侧上壁的下周沿之间连接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环形,所述过渡部的上周沿与所述侧上壁的下周沿相连,所述过渡部的下周沿与所述侧下壁的上周沿相连,所述过渡部在过轴线的截面上呈内凸的弧形、外凸的弧形、直线形、曲线形或折线形。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腔设置成包覆所述加热腔的底部,且所述导热腔内的导热介质的液位高度不高于所述加热腔深度的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处理机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限定出所述加热腔;包络层,所述包络层设在所述杯体的下部并位于所述杯体外侧,所述包络层呈上面敞开的盒体形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杰唐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