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2103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步骤:麦秸全量粉碎还田;浅水泡田,湿旋整地;施基肥或分蘖肥时配施过氧化钙或/和过氧化尿素,水稻移栽插秧;在水稻分蘖后期晒田前开沟;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水稻成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具有生态环保、有效利用农田资源、改良土壤环境、确保水稻稳定增产。

Rice planting method based on wheat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comprising the steps of planting rice, wheat straw based on the entire volume of straw crushing returning; shallow water ponding, wet spinning preparation; fertilizer or tillering fertilizer when calcium peroxide and / or urea peroxide, the transplanting of rice transplanting; field drying before ditching in rice late tillering stage; field management until the rice ma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ice planting method based on wheat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farmland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soil environment, and stable yield increase of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稻麦两熟是江苏粮食生产主体轮作方式,而秸秆全量还田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农田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水稻品种生育期延长与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等影响,水稻成熟期普遍后移,小麦播种也随之推迟,造成茬口紧张,为了抢农时以及减少人力投入,小麦收割以及秸秆还田后,田间灌水条件下,秸秆铺撒不匀、耕翻机具的移积也会形成局部地段麦秸堆积量过高,水稻移栽后,麦秸快速腐解阶段积累大量还原性物质,田间土壤水缺氧,此时排水换水会污染河道,而水稻移栽后返青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僵苗不发、黄苗甚至死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水稻移栽后返青生长良好且稳定增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步骤:麦秸全量粉碎还田;浅水泡田,湿旋整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或/和过氧化尿素,水稻移栽插秧;在水稻分蘖后期晒田前开沟;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水稻成熟。可选的,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是在施基肥施过氧化钙,用量为CaO2=300kg/hm2。可选的,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尿素施在施基肥时配施过氧化尿素,所述过氧化尿素的用量纯N=108~120kg/hm2。可选的,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是在施基肥时配施过氧化钙,用量为150kg/hm2;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尿素是在水稻分蘖期施过氧化尿素,用量为纯N=56~60kg/hm2。可选的,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是在施基肥时施过氧化钙,用量为150kg/hm2;在所述水稻移栽插秧抛秧时,秧苗带土粘带过氧化钙,用量为150kg/hm2。可选的,所述在水稻分蘖后期晒田前开沟具体为:沿水稻行向每隔3.0-5.0m开一道内沟,田块周围开外沟,内沟外沟连通。可选的,所述麦秸全量粉碎还田具体为:秸秆粉碎长度≤8厘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90%,秸秆抛撒均匀度≥85%,漏切率≤15%。可选的,所述浅水泡田,湿旋整地为:泡田水深5-10cm,泡田至少24小时后使用反转灭茬旋耕机旋耕整地2次,旋耕深度约10-15cm。可选的,所述水稻移栽插秧为:机插秧,水稻秧龄18-20天,整地后土浆沉降24小时后移栽;钵苗摆栽或人工抛秧,水稻秧龄25~35天,整地后即可移栽;所述机插秧与所述钵苗摆栽24~27万穴/hm2,每穴3~4苗;所述人工抛秧用量为24~27万穴/hm2,每穴2~3苗。可选的,所述过氧化钙中CaO2含量≥50%;所述过氧化尿素中N含量≥30%,活性氧含量≥16.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配施过氧化钙与过氧化尿素等富氧肥料改善麦秸大量还田后土壤的强还原性条件,能够有效缓解麦秸还田后强还原性以及缺氧的土壤条件对移栽水稻僵苗、黄苗甚至死苗等现象,减少田间强还原性物质排入沟渠河道造成次生污染;同时增加配套沟系密度,进一步加强田间突然的透气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形成适应于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的水稻增氧种植方法,减轻水稻成熟期连续阴雨天气形成的田间淤烂难以收割的危害。本方法应用于江苏淮北地区稻麦轮作区秸秆周年还田,以江苏省稻麦轮作种植区为试验场地,进行实地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增产4.13%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对照试验的水稻产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麦秸全量粉碎还田;采用安装有粉碎抛撒装置的久保田688全喂入式收割机收割小麦,同时小麦秸秆全量粉碎均匀抛撒田间,秸秆粉碎长度≤8厘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90%,秸秆抛撒均匀度≥85%,漏切率≤15%。步骤2、浅水泡田,湿旋整地;泡田水深5-10cm,泡田至少24小时后使用反转灭茬旋耕机旋耕整地2次,旋耕深度约10-15cm。步骤3、施肥施肥包括施基肥和水稻生长期内的施肥,水稻生长期内的施肥不受说明书中步骤顺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施肥时间和施肥用量进行施肥。本专利技术提供有四种施肥方式,具体如下:第一种施肥法:施基肥氮磷钾,氮肥的用量为纯N=108~120kg/hm2,磷肥施P2O5=90kg/hm2,钾肥施K2O=90kg/hm2;施基肥配施过氧化钙,用量为CaO2=300kg/hm2;另外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施氮肥,用量均为纯N=56~60kg/hm2;在促花期施钾肥K2O=45kg/hm2。第二种施肥法,施基肥磷钾,磷肥施P2O5=90kg/hm2,钾肥施K2O=90kg/hm2;施基肥配施过氧化尿素替代氮肥,过氧化尿素的用量为纯N=108~120kg/hm2另外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施氮肥,用量均为纯N=56~60kg/hm2;在促花期施钾肥K2O=45kg/hm2。第三种施肥法,施基肥氮磷钾,氮肥的用量为纯N=108~120kg/hm2,磷肥施P2O5=90kg/hm2,钾肥施K2O=90kg/hm2;施基肥配施过氧化钙,用量为150kg/hm2;另外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施氮肥,用量均为纯N=56~60kg/hm2,在水稻分蘖期施过氧化尿素替代氮肥,用量为纯N=56~60kg/hm2;在促花期施钾肥K2O=45kg/hm2。第四种施肥法,施基肥氮磷钾,氮肥的用量为纯N=108~120kg/hm2,磷肥施P2O5=90kg/hm2,钾肥施K2O=90kg/hm2;施基肥配施过氧化钙,用量为150kg/hm2;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施氮肥,用量均为纯N=56~60kg/hm2,在水稻分蘖期施过氧化尿素替代氮肥,用量为纯N=56~60kg/hm2;在促花期施钾肥K2O=45kg/hm2。综上,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纯N=4:2:2:2的比例施用,磷肥于基肥时一次施用P2O5=90kg/hm2,钾肥于基肥和促花肥时分别施用K2O=90kg/hm2和K2O=45kg/hm2;在施基肥时或在水稻生长期内施过氧化钙或过氧化尿素。本专利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选择的肥料满足如下条件:过氧化钙中CaO2含量≥50%;所述过氧化尿素中N含量≥30%,活性氧含量≥16.5%;尿素中N含量≥46%、复合肥中N:P2O5:K2O=15%:15%:15%,氯化钾中K2O含量≥60%。步骤4、水稻移栽插秧若采用机插秧,水稻秧龄18-20天,整地后土浆沉降24小时后移栽;若采用钵苗摆栽或人工抛秧,水稻秧龄25~35天,整地后即可移栽;机插秧与钵苗摆栽24~27万穴/hm2,每穴3~4苗;人工抛秧用量为24~27万穴/hm2,每穴2~3苗。过氧化尿素与其他肥料分开撒施,施用过氧化钙和过氧化尿素时需戴塑料手套防止其遇水发热灼伤皮肤,过氧化钙可以按照5:1的比例混水洒施。步骤5、在水稻分蘖后期晒田前开沟;沿水稻行向每隔3.0-5.0m开一道内沟,田块周围开外沟,内沟外沟连通;湿润灌溉,灌浅水层5-10cm,自然落干。然后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水稻成熟,及时病虫草害防治,根据当地植保要求及时防治田间杂草与病害,尤其注意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麦秸全量粉碎还田;浅水泡田,湿旋整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或/和过氧化尿素,水稻移栽插秧;在水稻分蘖后期晒田前开沟;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水稻成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麦秸全量粉碎还田;浅水泡田,湿旋整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或/和过氧化尿素,水稻移栽插秧;在水稻分蘖后期晒田前开沟;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水稻成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是在施基肥施过氧化钙,用量为CaO2=300kg/h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尿素施在施基肥时配施过氧化尿素,所述过氧化尿素的用量纯N=108~120kg/h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是在施基肥时配施过氧化钙,用量为150kg/hm2;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尿素是在水稻分蘖期施过氧化尿素,用量为纯N=56~60kg/h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配施过氧化钙是在施基肥时施过氧化钙,用量为150kg/hm2;在所述水稻移栽插秧抛秧时,秧苗带土粘带过氧化钙,用量为150kg/hm2。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麦秸还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东祥顾克军张传辉杨士军许博张斯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