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壳聚糖与聚(4-乙烯基-N-取代基吡啶)季铵盐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2194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聚糖与聚(4-乙烯基-N-烷基吡啶)盐的共混膜,其基本组成为:60%-95%的壳聚糖、5%-40%的聚(4-乙烯-N-烷基吡啶)季胺盐。该共混膜通过聚(4-乙烯-N-烷基吡啶)季胺盐溶液与壳聚糖的乙酸水溶液混合均匀后,经流延、干燥、脱膜而制得。该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和抗菌、杀菌能力,且生产过程简单、方便。可广泛用于食品保鲜、生物杀菌、抗菌材料及药物的控制释放。因此可广泛用于食品、医学、农业、日用品等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聚糖与聚(4-乙烯基吡啶)季胺盐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功能高分子化学领域,也属于天然高分子领域。
技术介绍
壳聚糖是天然碱性多糖,含有-NH2、-OH官能团,易修饰改性,形成各种各样的衍生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引起人们关注在于(1)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好,且能被生物降解,降解产物无毒;(2)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抗菌性、抗微生物性、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性、抗病毒性、抗癌性、促进伤口的愈合等。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药学、造纸、纤维织物、功能膜分离材料、环境污水处理及生化等领域。Sashiwa等人报道了在壳聚糖上接枝唾液酸的一部分,有望成为人类红细胞凝结的抑制剂。其抗菌性可能来源于(1)壳聚糖上-NH2的正电荷与细胞表面的脂质体的负电荷(如唾液酸)相结合后,抑制了细胞的活动能力,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2)低聚体的壳聚糖能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菌的细胞内,抑制其细胞中mRNA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将2-甲基丙烯酸氧乙基磷酸和乙烯基磺酸钠接枝到壳聚糖上,得到具有两性离子特性的、高分子量的、水溶性的壳聚糖的衍生物,其抗菌性较壳聚糖有明显的提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聚糖与聚(4-乙烯基吡啶)季胺盐共混膜,其基本组成为:60%-95%的壳聚糖、5%-40%的聚(4-乙烯-N-烷基吡啶)季胺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超渤刘昌华黄爱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