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89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6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系统和线圈组、用于支撑所述振动系统的弹性支撑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振动系统包括配重块、收容于配重块内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线圈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当外部电源通入不同的电流信号时,两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反作用力使得配重块在不同方向上产生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从而产生两种方向上的不同工作状态。该磁路形式设在同一个马达中,相较于单向振动马达的,大大节省了空间,同时通过辅助磁体的设置,大大增强了该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减小了响应时间,增宽了产品工作频带。

Linear vibration m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near vibration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vibration system and coil group, in the shell supporting member for supporting the elastic vibration system; the housing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and a second shell vibr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counterweight, housed in a weight block in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second magnet magnet group that group includes coil is fixed in the shell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oils. When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into the current signal when a different reaction force by two coil magnetic force in magnetic field makes the weight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o generate linear reciprocating motion regularity, resulting in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two kinds of direction. The magnetic circuit is arranged in the same form of motor, compared with one-way vibration motor, saving space, and through the auxiliary magnets set, greatly enhance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linear vibration motor, reduces response time, broadening the bandwidth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式消费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行业内对应用在便携式设备中的微型电器元件要求越来越高,微型电器元件变得越来越小、轻、薄。在这些电子设备中,通常使用微型的线性振动马达来做系统的振动反馈,如手机来电提醒震动反馈、触摸反馈等。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包括壳体、振子系统和定子系统,振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括配重块、磁铁组件和弹片等,定子系统进一步包括印刷线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FPCB)和线圈等,其中,线圈和FPCB固定连接在线性振动马达的外壳上,配重块和磁铁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弹片连接在配重块与外壳之间,线圈则位于磁铁组件产生的磁场范围内。当线圈通电时,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安培力作用,驱动振子系统在安培力的反作用力下做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目前,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振动马达,一般只包括一个谐振频率,如需振动马达在两个不同的谐振频率状态下工作,则需要设置两个马达,不利于线性振动马达的微型化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当外部电源通入不同的电流信号时,线圈间电流相同或者相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驱动力,带动振子在不同方向上产生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从而产生两种方向上的不同工作状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系统和线圈组、用于支撑所述振动系统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定义所述振动系统在水平面内的振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振动系统垂直于水平面的振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配重块、收容于配重块内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一块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组磁体的充磁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块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组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且所述第二磁体组各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或者相同;所述第二磁体组的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两侧;所述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磁体组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反向交流电流产生的驱动力使所述振动系统沿所述第一方向振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同向交流电流产生的驱动力使所述振动系统沿所述第二方向振动。优选的,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第二上磁体和第二下磁体,所述第二上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上靠近第一壳体一侧,所述第二下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上靠近第二壳体一侧。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用于修正磁力线的辅助磁体组,所述辅助磁体组包括至少两块辅助磁体,所述辅助磁体组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相对两端或者设置于所述配重块上。优选的,所述辅助磁体组包括两块辅助磁体,所述辅助磁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相对两端,所述辅助磁体与所述第一次磁体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直线分布。优选的,所述辅助磁体的充磁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两块辅助磁体充磁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一磁体组的磁体充磁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四条棱位置对称设置有四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中均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辅助磁体。优选的,所述辅助磁体组包括上辅助磁体组和下辅助磁体组,所述上辅助磁体组和所述下辅助磁体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上辅助磁体组包括两块充磁方向相同的上辅助磁体,所述下辅助磁体组包括两块充磁方向相同的下辅助磁体;所述上辅助磁体与所述第二上磁体充磁方向相同,所述下辅助磁体与所述第二下磁体充磁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所述振动系统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线性往复运动的第一弹性支撑件和第二弹性支撑件。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磁路与线圈的设计方案,使得当外部电源通入不同的电流信号时,线圈间电流相同或者相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驱动力,带动振子在不同方向上产生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从而产生两种方向上的不同工作状态。该磁路形式设在同一个马达中,相较于单向振动马达的,大大节省了空间,同时通过辅助磁体的设置,大大增强了该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减小了响应时间,增宽了产品工作频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的立体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沿X-Z面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沿X-Y面通相反电流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沿Y-Z面通相同电流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线性振动马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线性振动马达沿X-Y面通相反电流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线性振动马达沿Y-Z面通相同电流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线性振动马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线性振动马达沿X-Y面通相反电流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线性振动马达的沿Y-Z面通相同电流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线性振动马达中导磁板设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配重块3、第一磁体组4、第二磁体组5、第二上磁体51、第二下磁体52、弹性支撑件6、第一弹性支撑件61、第二弹性支撑件62、线圈组7、第一线圈71、第二线圈72、印刷线路板8、辅助磁体组9、辅助磁体91、辅助磁体92、辅助磁体组10、上辅助磁体101、下辅助磁体102、凹陷部11、导磁板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振动系统和线圈组、用于支撑振动系统的弹性支撑件6,为了便于理解,定义振动系统在水平面内的振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振动系统垂直于水平面的振动方向为第二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定义的第一方向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条相互垂直的X轴、Y轴、Z轴中的X轴方向或Y轴方向,第二方向为Z轴方向,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其中,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壳体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这里的第一壳体1可以是通常所说的线性振动马达的上壳或者下壳,相应地,第二壳体2可以是通常所说的线性振动马达的下壳或者上壳。其中,振动系统包括配重块3、收容于配重块3内的第一磁体组4和第二磁体组5,进一步地,第一磁体组4包括至少一块磁体,第一磁体组4磁体的充磁方向沿第一方向;第二磁体组5包括至少两块磁体,第二磁体组5磁体的充磁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第二磁体组5各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或者相同,所述第二磁体组5的两块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组4的磁体之间粘接结合。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磁体组5的数量为两块,当然,第二磁体组5中磁体的数量可以为任意偶数块,其中一半设于第一次磁体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另一半设于第一磁体组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系统和线圈组、用于支撑所述振动系统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定义所述振动系统在水平面内的振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振动系统垂直于水平面的振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配重块、收容于配重块内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一块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组磁体的充磁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块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组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且所述第二磁体组各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或者相同;所述第二磁体组的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两侧;所述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磁体组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系统和线圈组、用于支撑所述振动系统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定义所述振动系统在水平面内的振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振动系统垂直于水平面的振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配重块、收容于配重块内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一块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组磁体的充磁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块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组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且所述第二磁体组各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或者相同;所述第二磁体组的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两侧;所述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磁体组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反向交流电流产生的驱动力使所述振动系统沿所述第一方向振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同向交流电流产生的驱动力使所述振动系统沿所述第二方向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第二上磁体和第二下磁体,所述第二上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上靠近第一壳体一侧,所述第二下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上靠近第二壳体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森朱跃光孙野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