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89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6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转子自动上料机构、E型卡簧压入机构、轴承自动压入机构、转子运输机构A、转子着磁机构、转子清扫机构、转子运输机构B以及转子输出机构,所述转子自动上料机构、E型卡簧压入机构、轴承自动压入机构、转子运输机构A、转子着磁机构、转子清扫机构、转子运输机构B以及转子输出机构依次两两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组装产品质量易得到保证,节省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受益。

A motor rotor, a E type circlip and a bearing assembl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tor rotor, E type circlip and bearing assembly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he fram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E type clamping spring press in bearing mechanism, automatic pressing mechanism and the rotor transport mechanism A and rotor magnetic rotor, rotor mechanism, cleaning mechanism of transport agency B and rotor rotor output mechanism,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E type clamping spring press in bearing mechanism, automatic pressing mechanism and the rotor transport mechanism A and rotor magnetic rotor, rotor mechanism, cleaning mechanism and transport mechanism B rotor output mechanism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rotor 22.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easy guarantee of assembly product quality, labor cost saving, improv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mproved enterprise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组装及检测行业,具体为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组装行业为人工完成,人工组装存在效率低、组装质量不不易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组装产品质量易得到保证,节省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受益的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转子自动上料机构、E型卡簧压入机构、轴承自动压入机构、转子运输机构A、转子着磁机构、转子清扫机构、转子运输机构B以及转子输出机构,所述转子自动上料机构、E型卡簧压入机构、轴承自动压入机构、转子运输机构A、转子着磁机构、转子清扫机构、转子运输机构B以及转子输出机构依次两两对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一侧还对应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下方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上对应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一侧还对应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一夹爪一侧对应设置有料盘,所述第一夹爪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料槽,所述机架上还对应设置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一侧对应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与第一料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夹爪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三夹爪,所述第三夹爪与第六气缸和第四伺服电机对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E型卡簧压入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子放料槽,所述转子放料槽两侧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所述转子放料槽两侧在机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五伺服电机和旗杆,所述机架上方对应设置有第九气缸,所述第九气缸下方对应设置有治具,所述治具一侧对应设置有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所述第九气缸、治具、第十气缸以及第十一气缸一侧还对应设置一个位移电机,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治具对应的第二料槽,所述第二料槽底部一侧对应设置有第十二气缸。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轴承自动压入机构包括第三料槽,所述第三料槽下方及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六伺服电机和第七伺服电机,所述第三料槽下方对应设置有第十三气缸,所述第三料槽两侧还设置有料杆,所述料杆下方对应设置有第十四气缸和第八伺服电机,所述料杆一侧还横向对应设置有第十五气缸和第十六气缸,所述第十六气缸一侧对应设置有纵向的第十七气缸,所述第十五气缸、第十六气缸以及第十七气缸还对应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通过第九伺服电机和第十伺服电机驱动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运输机构A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十八气缸和第十九气缸,所述第十八气缸和第十九气缸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十气缸,所述第十八气缸下方通过第二十一气缸对应设置有第四夹爪,所述第十九气缸下方通过第二十二气缸及前移气缸对应设置有第五夹爪。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着磁机构包括着磁机,所述着磁机上方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十三气缸和第二十四气缸,所述着磁机下方对应设置有第十一伺服电机,所述着磁机一侧设置有第十二伺服电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清扫机构包括胶带,所述胶带与第二十五气缸和旋转电机对应设置,所述胶带一侧上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二十六气缸和第十三伺服电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运输机构B包括第六夹爪和第七夹爪,所述第六夹爪和第七夹爪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十七气缸,所述第六夹爪通过第二十八气缸设置于第二十九气缸上,所述第七夹爪通过第三十气缸设置于第三十一气缸上,所述第二十九气缸下方还对应设置有第三十二气缸,所述第三十一气缸下方还对应设置有第三十三气缸。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输出机构包括第八夹爪,所述第八夹爪下方对应设置有第四料槽,所述第八夹爪固定于第三十四气缸上,所述第三十四气缸设置于第三十五气缸的一端,所述第三十五气缸上方设置有第三十六气缸,所述第三十五气缸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三十七气缸。本专利技术所述为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组装产品质量易得到保证,节省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收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转子自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E型卡簧压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轴承自动压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转子运输机构A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转子着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转子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转子运输机构B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转子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述为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转子自动上料机构2、E型卡簧压入机构3、轴承自动压入机构4、转子运输机构A5、转子着磁机构6、转子清扫机构7、转子运输机构B8以及转子输出机构9,所述转子自动上料机构2、E型卡簧压入机构3、轴承自动压入机构4、转子运输机构A5、转子着磁机构6、转子清扫机构7、转子运输机构B8以及转子输出机构9依次两两对应设置。如图2所示,所述转子自动上料机构2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21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2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一侧还对应设置有第一气缸2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下方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夹爪24,所述第一夹爪24上对应设置有第二气缸25,所述第二气缸25一侧还对应设置有第三气缸26,所述第一夹爪24一侧对应设置有料盘27,所述第一夹爪24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料槽28,所述机架1上还对应设置有第三伺服电机29,所述第三伺服电机29一侧对应设置有第四气缸210,所述第四气缸210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五气缸211,所述第五气缸211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二夹爪212,所述第二夹爪212与第一料槽28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夹爪212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三夹爪213,所述第三夹爪213与第六气缸214和第四伺服电机215对应设置,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二伺服电机22、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5及第三气缸26带动第一夹爪24从料盘27内取料,放入第一料槽28中,第三伺服电机29、第四气缸210及第五气缸211带动第二夹爪212将转子从第一料槽28中夹取到第三夹爪213中,第六气缸214和第四伺服电机215带动第三夹爪213将转子送入E环组装工位。如图3所示,所述E型卡簧压入机构3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转子放料槽31,所述转子放料槽31两侧下方分别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转子自动上料机构、E型卡簧压入机构、轴承自动压入机构、转子运输机构A、转子着磁机构、转子清扫机构、转子运输机构B以及转子输出机构,所述转子自动上料机构、E型卡簧压入机构、轴承自动压入机构、转子运输机构A、转子着磁机构、转子清扫机构、转子运输机构B以及转子输出机构依次两两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转子自动上料机构、E型卡簧压入机构、轴承自动压入机构、转子运输机构A、转子着磁机构、转子清扫机构、转子运输机构B以及转子输出机构,所述转子自动上料机构、E型卡簧压入机构、轴承自动压入机构、转子运输机构A、转子着磁机构、转子清扫机构、转子运输机构B以及转子输出机构依次两两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一侧还对应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下方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上对应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一侧还对应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一夹爪一侧对应设置有料盘,所述第一夹爪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料槽,所述机架上还对应设置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一侧对应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与第一料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夹爪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三夹爪,所述第三夹爪与第六气缸和第四伺服电机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E型卡簧压入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子放料槽,所述转子放料槽两侧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所述转子放料槽两侧在机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五伺服电机和旗杆,所述机架上方对应设置有第九气缸,所述第九气缸下方对应设置有治具,所述治具一侧对应设置有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所述第九气缸、治具、第十气缸以及第十一气缸一侧还对应设置一个位移电机,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治具对应的第二料槽,所述第二料槽底部一侧对应设置有第十二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E型卡簧及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自动压入机构包括第三料槽,所述第三料槽下方及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六伺服电机和第七伺服电机,所述第三料槽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少华许成吴建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沛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