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viation materials and photoelectric composite cable technology field,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high strength and low weight photoelectric composite cable for aviation manufactur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release of the optical fiber; inner conductor formed in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ing step; step; an outer conductor is formed step by step; the steps of forming the outer insulation layer; forming tensile sheath steps.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photoelectric composite cable and the special material of the inner and outer conductor.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main beneficial technical effects: light weight, small outer diameter, large tensile resistanc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strong torsion resistance, easy manufacture, and low qualified rate of finishe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方法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制造方法、申请日为:2016年10月25日、申请号为:201610940456.5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材料及光电复合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光纤具有重量轻、信号传输能力强、保密性强、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而对于航空
来说,飞机、飞行器、火箭、卫星、空间站等来说,低重量、高强度、耐高温是其较重要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光电复合缆大都用于地面通信技术,其都不兼具上述功能,为此,航空
亟待出现符合要求的光电复合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实例1中,一种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由位于中央的光导纤维、位于光导纤维之外的内导体、位于内导体之外的内绝缘层、位于内绝缘层之外的外导体、位于外导体之外的外缘缘层、位于外缘缘层5之外的抗拉伸护套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的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得到的:第一步:取直径为0.45~0.65mm、在弯曲半径为1~2000mm范围内光导纤维的最大附加衰减为0.05dB/km、由裸光纤、位于裸光纤之外的第一紧包层、位于第一紧包层之外的第二紧包层构成的光导纤维,所述第一紧包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尼龙,所述第二紧包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进行放纤;第二步:取铜合金杆拉制成空心结构形成内导体,内导体内部具有内导体腔,内导体的直径为1.75~1.95mm,内导体20℃时最大直流电阻为2.2Ω/100m;将第一步中放出的光导纤维穿入内导体腔中,牵引并通过第一挤塑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得到的:第一步:取直径为0.45~0.65mm、在弯曲半径为1~2000mm范围内光导纤维的最大附加衰减为0.05dB/km、由裸光纤、位于裸光纤之外的第一紧包层、位于第一紧包层之外的第二紧包层构成的光导纤维,所述第一紧包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尼龙,所述第二紧包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进行放纤;第二步:取铜合金杆拉制成空心结构形成内导体,内导体内部具有内导体腔,内导体的直径为1.75~1.95mm,内导体20℃时最大直流电阻为2.2Ω/100m;将第一步中放出的光导纤维穿入内导体腔中,牵引并通过第一挤塑机头;内导体腔的直径是光导纤维直径的1.2~1.4倍;第三步:将150℃耐高温芳香烃从第一挤塑机头挤出并包覆在第二步形成的内导体外形成内绝缘层,并使内绝缘层的直径为2.5~2.7mm,并不断牵引使其冷却,形成直径为2.55~2.65mm充分结晶的内绝缘层;第四步:取多根直径为0.01~0.1mm的铜合金丝围绕并紧贴第三步形成的充分结晶的内绝缘层进行绞合,形成20℃时最大直流电阻为1.8Ω/100m的外导体;内导体的横截面积小于外导体的横截面积;第五步:将150℃耐高温芳香烃从第一挤塑机头挤出并包覆在第四步形成的外导体外形成外绝缘层;第六步:形成抗拉伸护套层:取多根芳纶纱紧密绕包在第五步形成的外绝缘层外形成缆芯,并牵引缆芯,取TPU类弹性体或TPE类弹性体挤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护套层,然后以2~4个大气压的压力、采用压缩空气、18~28℃的温度、30~50米/分钟的速度、对护套层进行冷却及牵引,盘绕在轴直径大于300mm的收线盘上,完成了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制造;护套层的直径为3.9~4.1mm;所述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中:在1KHZ频率测试时内外导体之间的电容值为10~100nF/100m;内外导体之间的最小绝缘电阻为109Ω/100m;内外导体之间的最小直流耐压为5000V;所述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载流量标称值为15A、单位重量为2.0~2.2kg/100m、最小抗拉力为50ON;所述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含有:金0.1~0.3%、锌0.4~0.6%、银0.5~1.0%、钼0.1~0.3%、铝15~25%、锆0.2~0.5%、镉0.1~0.5%、锑0.1~0.3%、铋0.1~0.3%、钛0.1~0.2%、钨0.2~0.4%、钌0.2~0.4%、镍0.3~0.6%、钒0.1~0.2%、锰0.2~0.4%、铬0.5~0.9%、铂0.1~0.3%、余量为铜。2.一种制造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得到的:第一步:取直径为0.45~0.65mm、在弯曲半径为1~2000mm范围内光导纤维的最大附加衰减为0.05dB/km、由裸光纤、位于裸光纤之外的第一紧包层构成的光导纤维,所述第一紧包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尼龙,所述第二紧包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进行放纤;第二步:取铜合金杆拉制成空心结构形成内导体,内导体内部具有内导体腔,内导体的直径为1.75~1.95mm,内导体20℃时最大直流电阻为2.2Ω/100m;将第一步中放出的光导纤维穿入内导体腔中,牵引并通过第一挤塑机头;内导体腔的直径是光导纤维直径的1.2~1.4倍;第三步:将150℃耐高温芳香烃从第一挤塑机头挤出并包覆在第二步形成的内导体外形成内绝缘层,并使内绝缘层的直径为2.5~2.7mm,并不断牵引使其冷却,形成直径为2.55~2.65mm充分结晶的内绝缘层;第四步:取多根直径为0.01~0.1mm的铜合金丝围绕并紧贴第三步形成的充分结晶的内绝缘层进行绞合,形成20℃时最大直流电阻为1.8Ω/100m的外导体;内导体的横截面积小于外导体的横截面积;第五步:将150℃耐高温芳香烃从第一挤塑机头挤出并包覆在第四步形成的外导体外形成外绝缘层;第六步:形成抗拉伸护套层:取多根芳纶纱紧密绕包在第五步形成的外绝缘层外形成缆芯,并牵引缆芯,取TPU类弹性体或TPE类弹性体挤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护套层,然后以2~4个大气压的压力、采用压缩空气、18~28℃的温度、30~50米/分钟的速度、对护套层进行冷却及牵引,盘绕在轴直径大于300mm的收线盘上,完成了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制造;护套层的直径为3.9~4.1mm;所述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中:在1KHZ频率测试时内外导体之间的电容值为10~100nF/100m;内外导体之间的最小绝缘电阻为109Ω/100m;内外导体之间的最小直流耐压为5000V;所述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载流量标称值为15A、单位重量为2.0~2.2kg/100m、最小抗拉力为50ON;所述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含有:金0.1~0.3%、锌0.4~0.6%、银0.5~1.0%、钼0.1~0.3%、铝15~25%、锆0.2~0.5%、镉0.1~0.5%、锑0.1~0.3%、铋0.1~0.3%、钛0.1~0.2%、钨0.2~0.4%、钌0.2~0.4%、镍0.3~0.6%、钒0.1~0.2%、锰0.2~0.4%、铬0.5~0.9%、铂0.1~0.3%、余量为铜。3.一种制造航空用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得到的:第一步:取直径为0.45~0.65mm、在弯曲半径为1~2000mm范围内光导纤维的最大附加衰减为0.05dB/km、由裸光纤、位于裸光纤之外的第一紧包层构成的光导纤维,所述第一紧包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尼龙,所述第二紧包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进行放纤;第二步:取铜合金杆拉制成空心结构形成内导体,内导体内部具有内导体腔,内导体的直径为1.75~1.95mm,内导体20℃时最大直流电阻为2.2Ω/100m;将第一步中放出的光导纤维穿入内导体腔中,牵引并通过第一挤塑机头;内导体腔的直径是光导纤维直径的1.2~1.4倍;第三步:将150℃耐高温芳香烃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共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