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08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输送带的制造方法采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原料和配方,制造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输送带,无论是机械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还是阻燃性能,都远超现有的输送带,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是符合现代环保要求的无卤橡胶输送带,值得推广。

Conveyor bel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veyor bel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nveyor belt using existing technology with the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and formulations, manufacturing ha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conveyor belt, both mechanical properties, hot air aging properties, and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are far more than the existing conveyor belt, can meet the needs of actual production, is a halogen-free rubber conveyor bel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卤阻燃的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输送带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运输工具之一,主要应用于码头、矿山、建材、冶金、电力等场所的水泥、矿石、钢材、煤渣等物料的运送,而针对不同的工作条件以及不同的用途,对输送带性能要求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其中,阻燃输送带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运输用工具,主要的应用场所是煤矿井上和井下。我国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储藏量远居世界之首,煤炭一半以上是依靠输送带运输的,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输送带消耗量最大的国家。随着煤矿生产效率的提高,煤矿作业趋向于自动化、长距离、高速化、大型化,安全防范也变得困难,由于煤矿运输条件普遍恶劣,火灾成为了威胁生命和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据调查,煤矿火灾很大一部分是由输送带引起的,因此研发具有阻燃性能的输送带产品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对输送带进行阻燃改性的有效手段是向其中添加各类阻燃剂。用于输送带的阻燃剂可分为有卤和无卤两大类。其中,卤系阻燃剂是应用量最大的一类传统阻燃剂,1980年以来,含卤阻燃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统治了整个阻燃剂市场。具有阻燃效果显著和添加量小的优点,但在燃烧过程中会会释放大量的卤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烟雾维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这些毒烟气极易吸水生成氢卤酸,氢卤酸具强腐蚀性,产生二次公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关于ROSH指令的颁布实施,在寻求安全、环保阻燃剂的形势下,无卤阻燃剂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技术方案针对上述这些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无卤阻燃的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实现输送带产品的进一步发展。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阻燃的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为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80-120质量份三元乙丙橡胶、50-100质量份顺丁橡胶、30-50质量份可膨胀石墨,70-100质量份聚芳醚腈酮、5-10质量份纳米四氮化三硅和2-7质量份硅烷偶联剂进行电子束辐照接枝,并全程保持搅拌,得混合物A;S2:将上述混合物A、30-60质量份聚丙烯酰胺、10-30质量份单蓖麻油酸甘油一起加入到开炼机中,升温混炼,得到混合物B;S3:将5-15质量份氧化锌,10-20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2-7质量份硬脂酸,10-25质量份纳米虾青素、2-5质量份促进剂,0.5-1质量份四甲基乙二胺、1-5质量份硫磺和上述混合物B一起加入到密炼机中,升温混炼,即得到混合物C;S4:将混合物C投入压延机中,压延成所需厚度和宽度的覆盖胶胶片;S5:使用合片机将上述步骤S4得到的覆盖胶胶片与贴胶帆布及边胶贴合成输送带带坯;S6:将上述步骤S5得到的输送带带胚放在硫化机上进行硫化成型,得到输送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辐照剂量为10-50kGy。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的硅烷偶联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开炼机的升温混炼具体为:升温至60-80℃,混炼100-300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密炼机的升温混炼具体为:升温至40-60℃,混炼300-500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促进剂为过硫酸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压延机的辊距3-5mm、辊温80-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5中,合片机的辊距3-5mm,辊温50-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6中,硫化成型的硫化时间为25-30分钟、温度为150-180℃、压力为60-100bar,硫化完毕以后停放4个小时及以上,即得到输送带。一种输送带,采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本专利技术一种输送带的制造方法采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原料和配方,制造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输送带,无论是机械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还是阻燃性能,都远超现有的输送带,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是符合现代环保要求的无卤橡胶输送带,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80-120质量份三元乙丙橡胶、50-100质量份顺丁橡胶、30-50质量份可膨胀石墨,70-100质量份聚芳醚腈酮、5-10质量份纳米四氮化三硅和2-7质量份硅烷偶联剂进行电子束辐照接枝,并全程保持搅拌,得混合物A;S2:将上述混合物A、30-60质量份聚丙烯酰胺、10-30质量份单蓖麻油酸甘油一起加入到开炼机中,升温混炼,得到混合物B;S3:将5-15质量份氧化锌,10-20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2-7质量份硬脂酸,10-25质量份纳米虾青素、2-5质量份促进剂,0.5-1质量份四甲基乙二胺、1-5质量份硫磺和上述混合物B一起加入到密炼机中,升温混炼,即得到混合物C;S4:将混合物C投入压延机中,压延成所需厚度和宽度的覆盖胶胶片;S5:使用合片机将上述步骤S4得到的覆盖胶胶片与贴胶帆布及边胶贴合成输送带带坯;S6:将上述步骤S5得到的输送带带胚放在硫化机上进行硫化成型,得到输送带。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S1中辐照剂量为10-50kGy。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S1中的硅烷偶联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简称为KH-792)。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S2中开炼机的升温混炼具体为:升温至60-80℃,混炼100-300秒。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S3中密炼机的升温混炼具体为:升温至40-60℃,混炼300-500秒。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S3中促进剂为过硫酸铵。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S4中,压延机的辊距3-5mm、辊温80-90℃。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S5中,合片机的辊距3-5mm,辊温50-60℃。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S6中,硫化成型的硫化时间为25-30分钟、温度为150-180℃、压力为60-100bar,硫化完毕以后停放4个小时及以上,即得到输送带。同时提出一种输送带,采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三元乙丙橡胶、顺丁橡胶来自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可膨胀石墨、聚芳醚腈酮、硅烷偶联剂KH-792来自于长春吉大特塑工程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纳米四氮化三硅来自于合肥开尔纳米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虾青素来自于中国荆州市天然虾青素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聚丙烯酰胺、单蓖麻油酸甘油、硬脂酸来自南京向前化工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硫磺来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开炼机为SK-160型,来自江都市天源试验机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硫化机为KSHR型,来自于广东深圳科盛机械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80质量份三元乙丙橡胶、50质量份顺丁橡胶、50质量份可膨胀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80‑120质量份三元乙丙橡胶、50‑100质量份顺丁橡胶、30‑50质量份可膨胀石墨,70‑100质量份聚芳醚腈酮、5‑10质量份纳米四氮化三硅和2‑7质量份硅烷偶联剂进行电子束辐照接枝,并全程保持搅拌,得混合物A;S2:将上述混合物A、30‑60质量份聚丙烯酰胺、10‑30质量份单蓖麻油酸甘油一起加入到开炼机中,升温混炼,得到混合物B;S3:将5‑15质量份氧化锌,10‑20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2‑7质量份硬脂酸,10‑25质量份纳米虾青素、2‑5质量份促进剂,0.5‑1质量份四甲基乙二胺、1‑5质量份硫磺和上述混合物B一起加入到密炼机中,升温混炼,即得到混合物C;S4:将混合物C投入压延机中,压延成所需厚度和宽度的覆盖胶胶片;S5:使用合片机将上述步骤S4得到的覆盖胶胶片与贴胶帆布及边胶贴合成输送带带坯;S6:将上述步骤S5得到的输送带带胚放在硫化机上进行硫化成型,得到输送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80-120质量份三元乙丙橡胶、50-100质量份顺丁橡胶、30-50质量份可膨胀石墨,70-100质量份聚芳醚腈酮、5-10质量份纳米四氮化三硅和2-7质量份硅烷偶联剂进行电子束辐照接枝,并全程保持搅拌,得混合物A;S2:将上述混合物A、30-60质量份聚丙烯酰胺、10-30质量份单蓖麻油酸甘油一起加入到开炼机中,升温混炼,得到混合物B;S3:将5-15质量份氧化锌,10-20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2-7质量份硬脂酸,10-25质量份纳米虾青素、2-5质量份促进剂,0.5-1质量份四甲基乙二胺、1-5质量份硫磺和上述混合物B一起加入到密炼机中,升温混炼,即得到混合物C;S4:将混合物C投入压延机中,压延成所需厚度和宽度的覆盖胶胶片;S5:使用合片机将上述步骤S4得到的覆盖胶胶片与贴胶帆布及边胶贴合成输送带带坯;S6:将上述步骤S5得到的输送带带胚放在硫化机上进行硫化成型,得到输送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辐照剂量为10-50kGy。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万晴戴连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圣华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