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有机膦酸类化合物的应用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054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薄膜领域,公开了有机膦酸类化合物的应用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应用为式(1)所示的有机膦酸类化合物在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中的应用。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膦酸类化合物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电转化效率以及能够提高含有该薄膜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避免该太阳能电池受到高温、高湿的环境的影响。

Application of organic phosphonic acid compound and perovskite solar cell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hin film solar cell, and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of Perovskite Thin film solar cel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organic phosphonic acid compounds, the application type (1) organic phosphonic acid compound shown by application of Perovskite Thin film solar cell in the system. Perovskite Thin film solar cell organic phosphonic acid containing compounds of the invention have excellent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can improve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solar cell with the stability of the thin film, and can avoid the solar cell by the influence of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膦酸类化合物的应用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薄膜领域,具体地,涉及有机膦酸类化合物在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中的应用、一种有机膦酸化合物修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卤代物的钙钛矿具有优异的光吸收能力、可观的双极性载流子迁移率、超长电子-空穴扩散长度的特点,逐渐成为当今光电伏领域内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2012年,韩国Nam-GyuPark小组(Sci.Rep.,2,591/1-591/7,2012)和英国Snaith小组(Scinece,338,643-647,2012)分别报道了基于钙钛矿的敏化固态介孔太阳电池和介孔超结构杂化太阳能电池,效率分别达到了9.7%和10.9%。2015年,韩国Yang小组(Scinece,348,1234-1237,2015)转化效率达到了20%。虽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最高纪录不断被刷新,但是,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研究报道比较缺乏(J.Mater.Chem.A.,3,8970-8980,2015)。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继续发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式(1)所示的有机膦酸类化合物在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式(1)所示的有机膦酸类化合物在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中的应用,R1为H、取代的C1-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16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16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的芳基、吡咯烷基、哌嗪基、哌啶基、吗啉基、羰基碳上连有石墨烯基的酰胺基或羰基碳上连有富勒烯基的酰胺基,且其中的取代基为卤素、C1-4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A为C或N;R2为式(2)所示的磷酸基;n为0-30的整数;m为0-4的整数;r为0或1;t为1-3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在式(1)中,R1为取代的C1-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3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3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8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8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吡咯烷基、哌嗪基、哌啶基、吗啉基、羰基碳上连有石墨烯基的酰胺基或羰基碳上连有富勒烯基的酰胺基,且其中的取代基为氯、氟、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和叔丁基中的至少一种;A为C或N;R2为式(2)所示的磷酸基;n为1-20的整数;m为0-3的整数;r为0或1;t为1-3的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式(1)所示的有机膦酸类化合物选自式(I)、式(II)、式(III)和式(IV)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式(I)、式(II)、式(III)和式(IV)中的R1和n的定义分别与权利要求1或2中的定义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式(1)所示的有机膦酸类化合物为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5.一种式(1)所示的有机膦酸类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R1为H、取代的C1-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昌梅王立铎魏海南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