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435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涉及汽车领域,通过车体表面预处理、调配底漆、第一遍底漆、喷涂阻尼涂料、第二遍底漆、面漆喷涂、抛光、镀膜等步骤完成汽车车身喷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遍底漆、阻尼涂料、面漆进行四次漆料喷涂,使得漆层厚度更加合理,具有耐腐蚀、阻燃、降噪的效果,且漆料本身均带有颜色,使得其颜色持久性更好,更耐磨损。

Spraying process for automobile bod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body spraying process,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s through the body surface pretreatment, primer, primer, the deployment of the first pass, second times spraying damping coating primer, topcoat coating, polishing, coating and other steps to complete the auto body spray, the invention four times two times by spraying paint primer, damping coat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paint layer, paint, makes more reasonable, corrosion resistant, flame retardant, noise reduction effect, and paint itself with the color, the color durability is better, more resistant to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
技术介绍
涂装是汽车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提高汽车的耐腐蚀性和美感。而随着交通状况的愈加完善,很多车辆长期在高速状态下运行,对其外表车漆的防腐性能要求更高,同时漆面要更平滑,降噪处理要求也更高,而目前对汽车车身及其部件的喷涂一般通过喷漆粉、喷色漆、喷透明漆此三部完成,此工序下完成的汽车喷涂,车身漆层薄,耐腐蚀差,阻燃、降噪效果差,车身颜色持久性差,易产生磨损。如中国专利号CN201410537973.9公开的一种汽车部件的涂装工艺,其通过在汽车部件基材层上进行底漆前处理;对所述汽车部件进行酸化并烘干;对所述汽车部件进行静电粉末喷涂,所述涂料为有色涂料组合物;在所述涂料上层涂布透明涂料层;对所述汽车部件表面镀锌;进行固化和抛光等步骤完成汽车部件的涂装,使得汽车部件能够防尘、防腐,同时此涂装方法对于溶剂的合理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但其并没有解决目前汽车车身或部件涂装工艺下完成的漆面存在的诸多不足,因此,对现有的汽车车身喷涂工艺进行改进,使得通过其完成的汽车车身漆层厚度适宜、耐腐蚀好,阻燃、降噪效果好,车身颜色持久性长,不易产生磨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车体表面预处理:取磷化浓缩液,加水稀释至指定酸度,用其对车身进行喷淋处理1.5-3min,喷淋完成后置烘干室进行烘干;(2)调配底漆:将基础漆料、固化剂、稀释剂按100:20:10-30的比例进行调配,得到喷涂用底漆;(3)第一遍底漆:使用底漆进行全车体表面喷涂,漆膜厚度为60-80μm,喷涂完成后在60℃下烘干2小时;(4)喷涂阻尼涂料:待第一遍底漆干透后使用水性阻尼涂料进行喷涂,喷涂厚度为2-5m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5)第二遍底漆:待阻尼涂料干透后对车体外表面进行腻子打磨、清理,然后进行底漆二次喷涂,漆膜厚度为30-40μ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6)面漆喷涂:将晾干后的第二遍底漆打磨、清理后,采用聚氨酯面漆进行喷涂,漆膜厚度为40-50μm,然后60℃下烘干2小时;(7)抛光、镀膜:待面漆干透后使用抛光机对车身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喷枪将液态镀膜剂均匀的喷涂在车漆表面,晾干后即完成车身喷涂。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磷化浓缩液稀释后的酸度为30-40点。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烘干室烘干的温度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基础漆料由30-50%的环氧树脂或有机硅树脂、15-25%的云母粉或滑石粉、5-7%的铝银浆、5-10%的有色颜料及剩余溶剂组成。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固化剂由20-40%低分子量改性聚酰胺、20-40%腰果油酚改性芳香胺、10-15%三苯酚树脂、5-7%硅烷偶联剂及剩余溶剂组成。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稀释剂由二甲苯、正丁醇、二丙酮醇和石油溶剂按3:3:2:2比例组成。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水性阻尼涂料由丙烯酸IPN乳液、阻尼颜填料、阻燃剂、助剂等组成。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液态镀膜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其通过两遍底漆、阻尼涂料、面漆进行四次漆料喷涂,使得漆层厚度更加合理,具有耐腐蚀、阻燃、降噪的效果,且漆料本身均带有颜色,使得其颜色持久性更好,更耐磨损。其中,磷化浓缩液可对车体进行清理,去除锈迹、斑点等,也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其生锈;底漆可根据不同需要加入不同量的稀释剂进行粘稠度的配比,底漆基础漆料中的铝银浆具有耐高热性能,其添加使得车身可以更加的耐高温;水性阻尼涂料可以将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可从声源上有效的控制振动和噪音,且其中添加阻燃剂,使得车身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聚氨酯面漆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水性,漆膜耐热性好,不发软,不发粘,非常适合用于漆面表面;对漆面进行无机镀膜,可在车体表面形成不会氧化的水晶玻璃镀膜,其耐酸碱性好,耐紫外线,可以更好的保护漆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车体表面预处理:取磷化浓缩液,加水稀释至30-40点酸度,用其对车身进行喷淋处理1.5-3min,喷淋完成后置烘干室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min;(2)调配底漆:将基础漆料、固化剂、稀释剂按100:20:10的比例进行调配,得到喷涂用底漆,其中,基础漆料由30-50%的环氧树脂或有机硅树脂、15-25%的云母粉或滑石粉、5-7%的铝银浆、5-10%的有色颜料及剩余溶剂组成,固化剂由20-40%低分子量改性聚酰胺、20-40%腰果油酚改性芳香胺、10-15%三苯酚树脂、5-7%硅烷偶联剂及剩余溶剂组成,稀释剂由二甲苯、正丁醇、二丙酮醇和石油溶剂按3:3:2:2比例组成;(3)第一遍底漆:使用底漆进行全车体表面喷涂,漆膜厚度为60-80μm,喷涂完成后在60℃下烘干2小时;(4)喷涂阻尼涂料:待第一遍底漆干透后使用水性阻尼涂料进行喷涂,喷涂厚度为2-5m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其中,水性阻尼涂料由丙烯酸IPN乳液、阻尼颜填料、阻燃剂、助剂等组成;(5)第二遍底漆:待阻尼涂料干透后对车体外表面进行腻子打磨、清理,然后进行底漆二次喷涂,漆膜厚度为30-40μ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6)面漆喷涂:将晾干后的第二遍底漆打磨、清理后,采用聚氨酯面漆进行喷涂,漆膜厚度为40-50μm,然后60℃下烘干2小时;(7)抛光、镀膜:待面漆干透后使用抛光机对车身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喷枪将液态镀膜剂均匀的喷涂在车漆表面,晾干后即完成车身喷涂,其中,液态镀膜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实施例2: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车体表面预处理:取磷化浓缩液,加水稀释至30-40点酸度,用其对车身进行喷淋处理1.5-3min,喷淋完成后置烘干室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min;(2)调配底漆:将基础漆料、固化剂、稀释剂按100:20:20的比例进行调配,得到喷涂用底漆,其中,基础漆料由30-50%的环氧树脂或有机硅树脂、15-25%的云母粉或滑石粉、5-7%的铝银浆、5-10%的有色颜料及剩余溶剂组成,固化剂由20-40%低分子量改性聚酰胺、20-40%腰果油酚改性芳香胺、10-15%三苯酚树脂、5-7%硅烷偶联剂及剩余溶剂组成,稀释剂由二甲苯、正丁醇、二丙酮醇和石油溶剂按3:3:2:2比例组成;(3)第一遍底漆:使用底漆进行全车体表面喷涂,漆膜厚度为60-80μm,喷涂完成后在60℃下烘干2小时;(4)喷涂阻尼涂料:待第一遍底漆干透后使用水性阻尼涂料进行喷涂,喷涂厚度为2-5m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其中,水性阻尼涂料由丙烯酸IPN乳液、阻尼颜填料、阻燃剂、助剂等组成;(5)第二遍底漆:待阻尼涂料干透后对车体外表面进行腻子打磨、清理,然后进行底漆二次喷涂,漆膜厚度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车体表面预处理:取磷化浓缩液,加水稀释至指定酸度,用其对车身进行喷淋处理1.5‑3min,喷淋完成后置烘干室进行烘干;(2)调配底漆:将基础漆料、固化剂、稀释剂按100:20:10‑30的比例进行调配,得到喷涂用底漆;(3)第一遍底漆:使用底漆进行全车体表面喷涂,漆膜厚度为60‑80μm,喷涂完成后在60℃下烘干2小时;(4)喷涂阻尼涂料:待第一遍底漆干透后使用水性阻尼涂料进行喷涂,喷涂厚度为2‑5m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5)第二遍底漆:待阻尼涂料干透后对车体外表面进行腻子打磨、清理,然后进行底漆二次喷涂,漆膜厚度为30‑40μ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6)面漆喷涂:将晾干后的第二遍底漆打磨、清理后,采用聚氨酯面漆进行喷涂,漆膜厚度为40‑50μm,然后60℃下烘干2小时;(7)抛光、镀膜:待面漆干透后使用抛光机对车身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喷枪将液态镀膜剂均匀的喷涂在车漆表面,晾干后即完成车身喷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车体表面预处理:取磷化浓缩液,加水稀释至指定酸度,用其对车身进行喷淋处理1.5-3min,喷淋完成后置烘干室进行烘干;(2)调配底漆:将基础漆料、固化剂、稀释剂按100:20:10-30的比例进行调配,得到喷涂用底漆;(3)第一遍底漆:使用底漆进行全车体表面喷涂,漆膜厚度为60-80μm,喷涂完成后在60℃下烘干2小时;(4)喷涂阻尼涂料:待第一遍底漆干透后使用水性阻尼涂料进行喷涂,喷涂厚度为2-5m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5)第二遍底漆:待阻尼涂料干透后对车体外表面进行腻子打磨、清理,然后进行底漆二次喷涂,漆膜厚度为30-40μm,喷涂后置于60℃下烘干2小时;(6)面漆喷涂:将晾干后的第二遍底漆打磨、清理后,采用聚氨酯面漆进行喷涂,漆膜厚度为40-50μm,然后60℃下烘干2小时;(7)抛光、镀膜:待面漆干透后使用抛光机对车身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喷枪将液态镀膜剂均匀的喷涂在车漆表面,晾干后即完成车身喷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密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