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016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导向装置、绕线机构;导向装置安装在固定装置的一端上;绕线机构安装在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行车出现故障的时候将一些较大且较重的零部件快速的且安全的运送到行车上,方便对行车进行维修或运送一些需要紧急转运的物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体积较小且十分方便的安装到运送且行车轨道上,而且采用手动吊装的方式,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吊装;且整个过程有棘轮机构进行安全保护,最大程度的防止了意外的发生。

Hoisting device based on running tra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isting device based on the running track, including fixing device, a guiding device, a winding mechanism; guid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fixing device; the wind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ing device. When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failure in the driving some of the larger and heavier parts fast and safe delivery to the vehicle,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or delivery of some items in need of emergency transport for driv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and convenient device installation to transport and track, and the use of manual the lifting way, which in any case can be lifted and the whole process; a ratchet mechanism for safety protection, to the maximum extent to prevent accid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行车为常用的工程机械且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吊装设备,行车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行车轮与轨道的配合保证其运行的轨迹,行车轮一般采用H型轮卡在轻型轨道上,运行方向受轨道的约束。由于行车吊装和运送的都是较为大型或者较重的物品,所述行车一般安装在较高处以保证吊起高度,而且行车机构的零部件一般也较为沉重且体积较大。当行车自身发生故障后,需要对行车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但是由于行车距地面较高且零部件较重,如果行车轨道上仅仅只有一个行车,那么怎么将零部件运送到行车上就是一个问题,采用人工运送的方式既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不高且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能够采用手动的方式将物品运送到行车轨道上。本技术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实现的,它包括有固定装置、导向装置、绕线机构;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固定装置的一端上;所述绕线机构安装在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上。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至少一根固定横杆、滑轮机构;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通过固定横杆平行且对应的固定在一起;所述滑轮机构安装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所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的安装有绕线机构的一端之间安装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外套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超出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较长边的端面。进一步,所述滑轮机构包括左滑轮单元、右滑轮单元、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穿设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左滑轮单元、右滑轮单元;所述左滑轮单元包括左耳板、左轮;所述左耳板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轴的一端上;所述安装有左耳板的固定轴的一端上设有与固定轴匹配的限位螺母;所述左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左耳板上;所述右滑轮单元包括右耳板、右轮;所述右耳板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安装有右耳板的固定轴的一端上设有与固定轴匹配的限位螺母;所述右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右耳板上。进一步,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导向轴;所述导向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固定板与有固定板上,且导向轴轴线与左固定板板面垂直。进一步,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轮盘、上摇机构、下摇机构;所述轮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之间;所述上摇机构安装在左固定板上;所述下摇机构安装在右固定板上。进一步,所述轮盘包括轮盘轴、左齿轮、右齿轮;所述轮盘轴通过轴承安转在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之间;所述左齿轮、右齿轮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轮盘轴上,且位于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之间。进一步,所述上摇机构包括第一手摇杆、第一棘轮机构、上摇齿轮;所述上摇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固定板上,且与左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棘轮机构与左固定板固接;所述第一棘轮机构的一端与上摇齿轮机械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手摇杆机械连接。进一步,所述下摇机构包括第二手摇杆、第二棘轮机构、下摇齿轮;所述下摇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右固定板上,且与右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棘轮机构与右固定板固接;所述第二棘轮机构的一端与下摇齿轮机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手摇杆机械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在行车出现故障的时候将一些较大且较重的零部件快速的且安全的运送到行车上,方便对行车进行维修或运送一些需要紧急转运的物品;本技术装置体积较小且十分方便的安装到运送且行车轨道上,而且采用手动吊装的方式,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吊装;且整个过程有棘轮机构进行安全保护,最大程度的防止了意外的发生。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在行车轨道上的示意图。图中:1.固定装置;11.左固定板;12.右固定板;13.固定横杆;14.滑轮机构;141.左滑轮单元;1411.左耳板;1412.左轮;142.右滑轮单元;1421.右耳板;1422.右轮;143.固定轴;144.限位螺母;15.稳定杆;151.橡胶圈;2.导向装置;21.导向轴;3.绕线机构;31.轮盘;311.轮盘轴;312.左齿轮;313.右齿轮;32.上摇机构;321.第一手摇杆;322.第一棘轮机构;323.上摇齿轮;33.下摇机构;331.第二手摇杆;332.第二棘轮机构;333.下摇齿轮;4.行车轨道;5.吊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基于行车轨道4的吊装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导向装置2、绕线机构3;所述导向装置2安装在固定装置1的一端上;所述绕线机构安装在固定装置1的另一端上。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左固定板11、右固定板12、至少一根固定横杆13、滑轮机构14;所述左固定板11和右固定板12通过固定横杆13平行且对应的固定在一起;所述滑轮机构14安装在左固定板11和右固定板12上;采用滑轮机构14使得本装置可以在行车轨道4上移动。所述左固定板11、右固定板12的安装有绕线机构3的一端之间安装有稳定杆15;所述稳定杆15外套橡胶圈151,所述橡胶圈151的外表面超出左固定板11和右固定板12的较长边的端面。采用多杆平衡的方式保证本装置在行车轨道4上的稳定性且耐久性。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滑轮机构14包括左滑轮单元141、右滑轮单元142、固定轴143;所述固定轴143穿设在左固定板11和右固定板12上;所述固定轴143的两端分别安装左滑轮单元141、右滑轮单元142。所述左滑轮单元141包括左耳板1411、左轮1412;所述左耳板1411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轴143的一端上;所述安装有左耳板1411的固定轴143的一端上设有与固定轴143匹配的限位螺母144;所述左轮1412可转动的安装在左耳板1411上;所述右滑轮单元142包括右耳板1421、右轮1422;所述右耳板1421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轴143的另一端上;所述安装有右耳板1421的固定轴143的一端上设有与固定轴143匹配的限位螺母144;所述右轮1422可转动的安装在右耳板1421上;采用左右扣式使得本技术可以十分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且可以在行车轨道4上移动。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导向装置2包括至少一根导向轴21;所述导向轴21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固定板11与有固定板上,且导向轴21轴线与左固定板11板面垂直。使得吊绳5不直接和横杆摩擦,减小了上吊时的阻力。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轮盘31、上摇机构32、下摇机构33;所述轮盘31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固定板11与右固定板12之间;所述上摇机构32安装在左固定板11上;所述下摇机构33安装在右固定板12上。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轮盘31包括轮盘轴311、左齿轮312、右齿轮313;所述轮盘轴311通过轴承安转在左固定板11、右固定板12之间;所述左齿轮312、右齿轮313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轮盘轴311上,且位于左固定板11、右固定板12之间。作为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导向装置、绕线机构;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固定装置的一端上;所述绕线机构安装在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导向装置、绕线机构;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固定装置的一端上;所述绕线机构安装在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至少一根固定横杆、滑轮机构;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通过固定横杆平行且对应的固定在一起;所述滑轮机构安装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所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的安装有绕线机构的一端之间安装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外套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超出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较长边的端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车轨道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机构包括左滑轮单元、右滑轮单元、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穿设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左滑轮单元、右滑轮单元;所述左滑轮单元包括左耳板、左轮;所述左耳板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轴的一端上;所述安装有左耳板的固定轴的一端上设有与固定轴匹配的限位螺母;所述左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左耳板上;所述右滑轮单元包括右耳板、右轮;所述右耳板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安装有右耳板的固定轴的一端上设有与固定轴匹配的限位螺母;所述右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右耳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车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王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