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阳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07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左双万向联轴器、右双万向联轴器,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与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关于患者左右对称,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安装有减重机构,左双万向联轴器一端与左传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连接,右双万向联轴器一端与右传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连接,左传动轴与右传动轴上固定的齿轮相啮合,实现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的运动方向相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patient independent move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voluntary movement, including the left on the right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institutions, training institutions, left and right double double universal coupling universal coupling, on the left side and right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institutions for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body symmetry, on the left side of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institutions for installation a weight loss mechanism, left double universal coupling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a left turn,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upp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the right double universal joint drive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upp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the right left transmission shaft is fixed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gear meshing.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right realization mechanism and a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stea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我国中风、偏瘫患者逐年增加,并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患者的患病后的生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医院成立了康复科,进口了大量康复医疗设备,但由于价格昂贵,很多患者承受不了长期康复的费用,另外,由于康复医生短缺,一部分设备闲置,同时大多数康复设备功能单一,患者的康复效果不理想,或者采用电气驱动,安全性不高。目前的患者的四肢康复训练器通常采用上肢前后移动、下肢摆动的康复训练模式,与正常人的不太运动存在一定的差别,而本申请实现了上肢摆动,下肢摆动的康复训练模式,提高康复效果和康复运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一侧肢体不能自主运动的患者提供一种一侧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另一侧肢体被动运动的康复训练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座椅2、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左传动轴7、右传动轴6,所述的座椅2固定在底座1上,右传动轴6的右端固定连接右双万向联轴器8左端,右双万向联轴器8的右端与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中的右转轴一401固定连接,右传动轴6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右传动轴6穿设在右轴承轴承座一10、右轴承轴承座二11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一10、右轴承轴承座二11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传动轴6右部固定右传动齿轮9,右传动轴6的左端固定右传动带轮13,左传动轴7的左端与左双万向联轴器5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双万向联轴器5的左端与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中的左转轴一301固定连接,左传动轴7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左传动轴7穿设在左轴承轴承座一15、左轴承轴承座二16的内孔中,左轴承轴承座一15、左轴承轴承座二16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左传动轴7左部固定左传动齿轮14,左传动轴7的右端固定左传动带轮17,右传动齿轮9与左传动齿轮14啮合;所述的右转轴一401中部与右侧支撑板415下部转动连接,右转轴一401的右端固定右侧带轮一403,右侧支撑板415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侧带轮一403通过右侧同步带一413与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形成带传动,右侧带轮二409固定在右转轴二408的右端,右转轴二408的中间位置与右侧支撑板415上部转动连接,右转轴二408的左端固定右上肢摆动臂410的后端,右侧带轮一403、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均位于右侧同步带一413的内侧,右侧带轮三406固定在右转轴三414的右端,右转轴三414的左端与右侧支撑板415中部后方转动连接,右侧带轮三406右端面固定右连接座404,右连接座404上安装有右侧减重锤405,右侧减重锤405在右连接座404的固定位置可调整;所述的左传动带轮17通过右侧同步带二18与右侧带轮四424形成带传动,所述的右侧带轮四424固定在右转轴四422的中间位置,右转轴四422穿设在右轴承轴承座六423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六423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右转轴四422的上安装有患者右脚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上肢摆动臂410前端固定有患者右侧上肢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传动带轮13通过左传动带二12与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中的左侧带轮四324形成带传动;所述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包括右转轴一401、右转轴二408、右转轴三414、右侧带轮一403、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右侧同步带一413、右侧支撑板415、右连接座404、右侧减重锤405、右侧同步带二18、右侧带轮四424、右转轴四422、右脚固定装置、右上肢摆动臂410、右侧上肢固定装置,所述的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与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关于患者左右对称。右侧同步带一413设置有右张紧轮407,右侧带轮一403、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的带轮直径相同。所述的右转轴四422的上安装有患者右脚固定装置的结构为:右转轴四422的左端固定右脚部连接架425的下端,右脚部连接架425上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右转轴五426,右转轴五426的左端转动连接右脚掌托板427下表面设置的右凸台4271,右脚掌托板427上安装有右脚掌绑带428;所述的右上肢摆动臂410前端固定有患者右侧上肢固定装置的结构为:右上肢摆动臂410上与右手掌连接架433右端设置的方孔滑动连接,右手掌连接架433右端的方孔上安装有右紧定螺钉二432,用于实现右手掌连接架433在右上肢摆动臂410上固定位置可调整,右手掌连接架433左端上表面固定有右手掌固定杆430,右手掌固定杆430上固定有右手掌绑带431。右张紧轮407安装结构为:右张紧轮407活套在右张紧轮轴419的右端,右张紧轮轴419的左端固定在右调整板418的后端,右调整板418中间位置与右滑套420滑动配合,右调整板418前端设置有螺柱,右调整板418前端的螺柱上安装有右锁紧螺母421,右滑套420固定在右侧支撑板415的右侧表面上,用以实现右调整板418的固定位置可调整,实现右张紧轮407张紧右侧同步带一413。所述的右连接座404上安装有右侧减重锤405的结构为:右连接座404上开设有前后方向贯穿的方孔,右侧减重锤405前部分设置的方梁与右连接座404上的方孔滑动连接,右连接座404右端面安装有右紧定螺钉一417,用以实现右侧减重锤405的方梁在调整到适合位置后的固定,所述的右侧减重锤405后端设置有锤头4051,用以增加右侧减重锤405后部的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双万向联轴器传动,安装精度要求不高,成本低,易于实现;2.依靠患者的一侧肢体运动带动另一侧肢体运动,安全可靠;3.采用重力锤的实现重力补偿,使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康复训练器和患者的肢体重量得到补偿,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的舒适度;4.使用双万向联轴器和齿轮侧传动机构,实现患者的步态康复训练模式,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左右两侧肢体传动结构示意图。图3是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右侧上肢连接下肢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是康复训练器的右侧上下肢康复装置减重调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康复训练器的右侧下肢传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康复训练器的右侧手掌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康复训练器的左侧下肢传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7,本专利技术的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座椅2、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左双万向联轴器5、左传动轴7、右双万向联轴器8、右传动轴6。按照人坐于座椅时的方位定义左右方向,以便于描述本申请。所述的座椅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双万向联轴器8的右端与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中的右转轴一401固定连接,右双万向联轴器8左端固定连接右传动轴6的右端,右传动轴6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右传动轴6中部穿设在右轴承轴承座一10的内孔中,右传动轴6的左侧穿设在右轴承轴承座二11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一10、右轴承轴承座二11分别固定在右轴承支架一101、右轴承支架二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座椅(2)、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左传动轴(7)、右传动轴(6),所述的座椅(2)固定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右传动轴(6)的右端固定连接右双万向联轴器(8)左端,右双万向联轴器(8)的右端与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中的右转轴一(401)固定连接,右传动轴(6)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右传动轴(6)穿设在右轴承轴承座一(10)、右轴承轴承座二(11)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一(10)、右轴承轴承座二(11)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传动轴(6)右部固定右传动齿轮(9),右传动轴(6)的左端固定右传动带轮(13),左传动轴(7)的左端与左双万向联轴器(5)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双万向联轴器(5)的左端与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中的左转轴一(301)固定连接,左传动轴(7)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左传动轴(7)穿设在左轴承轴承座一(15)、左轴承轴承座二(16)的内孔中,左轴承轴承座一(15)、左轴承轴承座二(16)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左传动轴(7)左部固定左传动齿轮(14),左传动轴(7)的右端固定左传动带轮(17),右传动齿轮(9)与左传动齿轮(14)啮合;所述的右转轴一(401)中部与右侧支撑板(415)下部转动连接,右转轴一(401)的右端固定右侧带轮一(403),右侧支撑板(415)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侧带轮一(403)通过右侧同步带一(413)与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形成带传动,右侧带轮二(409)固定在右转轴二(408)的右端,右转轴二(408)的中间位置与右侧支撑板(415)上部转动连接,右转轴二(408)的左端固定右上肢摆动臂(410)的后端,右侧带轮一(403)、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均位于右侧同步带一(413)的内侧,右侧带轮三(406)固定在右转轴三(414)的右端,右转轴三(414)的左端与右侧支撑板(415)中部后方转动连接,右侧带轮三(406)右端面固定右连接座(404),右连接座(404)上安装有右侧减重锤(405),右侧减重锤(405)在右连接座(404)的固定位置可调整;所述的左传动带轮(17)通过右侧同步带二(18)与右侧带轮四(424)形成带传动,所述的右侧带轮四(424)固定在右转轴四(422)的中间位置,右转轴四(422)穿设在右轴承轴承座六(423)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六(423)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右转轴四(422)上安装有患者右脚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上肢摆动臂(410)前端固定有患者右侧上肢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传动带轮(13)通过左传动带二(12)与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中的左侧带轮四(324)形成带传动;所述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包括右转轴一(401)、右转轴二(408)、右转轴三(414)、右侧带轮一(403)、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右侧同步带一(413)、右侧支撑板(415)、右连接座(404)、右侧减重锤(405)、右侧同步带二(18)、右侧带轮四(424)、右转轴四(422)、右脚固定装置、右上肢摆动臂(410)、右侧上肢固定装置,所述的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与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关于患者左右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座椅(2)、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左传动轴(7)、右传动轴(6),所述的座椅(2)固定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右传动轴(6)的右端固定连接右双万向联轴器(8)左端,右双万向联轴器(8)的右端与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中的右转轴一(401)固定连接,右传动轴(6)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右传动轴(6)穿设在右轴承轴承座一(10)、右轴承轴承座二(11)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一(10)、右轴承轴承座二(11)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传动轴(6)右部固定右传动齿轮(9),右传动轴(6)的左端固定右传动带轮(13),左传动轴(7)的左端与左双万向联轴器(5)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双万向联轴器(5)的左端与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中的左转轴一(301)固定连接,左传动轴(7)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左传动轴(7)穿设在左轴承轴承座一(15)、左轴承轴承座二(16)的内孔中,左轴承轴承座一(15)、左轴承轴承座二(16)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左传动轴(7)左部固定左传动齿轮(14),左传动轴(7)的右端固定左传动带轮(17),右传动齿轮(9)与左传动齿轮(14)啮合;所述的右转轴一(401)中部与右侧支撑板(415)下部转动连接,右转轴一(401)的右端固定右侧带轮一(403),右侧支撑板(415)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侧带轮一(403)通过右侧同步带一(413)与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形成带传动,右侧带轮二(409)固定在右转轴二(408)的右端,右转轴二(408)的中间位置与右侧支撑板(415)上部转动连接,右转轴二(408)的左端固定右上肢摆动臂(410)的后端,右侧带轮一(403)、右侧带轮二(409)、右侧带轮三(406)均位于右侧同步带一(413)的内侧,右侧带轮三(406)固定在右转轴三(414)的右端,右转轴三(414)的左端与右侧支撑板(415)中部后方转动连接,右侧带轮三(406)右端面固定右连接座(404),右连接座(404)上安装有右侧减重锤(405),右侧减重锤(405)在右连接座(404)的固定位置可调整;所述的左传动带轮(17)通过右侧同步带二(18)与右侧带轮四(424)形成带传动,所述的右侧带轮四(424)固定在右转轴四(422)的中间位置,右转轴四(422)穿设在右轴承轴承座六(423)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六(423)直接或间接固定在底座(1)上,右转轴四(422)上安装有患者右脚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上肢摆动臂(410)前端固定有患者右侧上肢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传动带轮(13)通过左传动带二(12)与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中的左侧带轮四(324)形成带传动;所述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4)包括右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宁吴贵军来彦玲国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