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先平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92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0:44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包括防护衣、防护裤、防护头盔和手套,所述防护衣和防护裤连为一体,防护面罩内具有氧气发生器,防护服上具有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单片机微处理器,所述氧气发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当前消防服外部温度达到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与所述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的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采取报警措施;用于将所述服外温度传感器和服内温度传感器所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服内温度传感器包括服内头部温度传感器、服内左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右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前胸温度传感器和服内后背温度传感器。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emergency rescue

A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emergency rescue, including protective clothing, protective pants, protective helmets and gloves, th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pants together, protective mask with oxygen generator, harmful gas senso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microprocessor protective clothing, the oxygen generator and harmful gas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a microprocessor for receiving the data,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alarm signal current fire service external temperature reaches the alarm threshold; and the single chip micro processor connected to the alarm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alarm signal to analog signal conversion for alarm measures; the servic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n the output of the kimono to digital signal; the uniform temperature sensor including the head temperature within the service Degree sensor, inner left hand temperature sensor, inner right hand temperature sensor, inner chest temperature sensor and inner back temperatur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服,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
技术介绍
在消防抢险任务中,消防个体防护装备是消防员执行任务和自我防护的必备装备。目前大范围应用于消防领域的消防个体防护装备包括战斗服、隔热服、避火服等。主要工作原理都是通过隔热阻燃材料隔绝火场高温、热辐射等以保护消防员生命安全。目前防护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在于防护材料的研究,通过研制具有热防护性能高、阻燃、耐高温、耐热辐射、抗爆燃等特性材料以提高防护效果。现有技术方案仅针对火场高温防护需求,针对不同的火场环境研制不同的防护装备,如战斗服、隔热服、避火服等,防护服配套统一,防护效果差异明显,属于被动防护技术,因此消防服的防护效果完全受防护面料的限制,仅能提供有限的热防护时间、火场防护温度也有限。由于消防服防护效果有限,在火场高温烧灼下,消防服内温度会迅速升高。由于消防服的隔离,消防员无法准确获知服外环境温度,服内温度也仅能通过自身主观感受,在高度复杂、高度危险的火场环境中,消防员极易进入高温火场环境中,给消防员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同时,火场外的远程控制端无法清楚知道消防员在火场的受热情况,导致消防员不知道自身情况的危险性,不能及时做出反应,造成无谓的牺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包括防护衣、防护裤、防护头盔和手套,所述防护衣和防护裤连为一体,防护面罩内具有氧气发生器,防护服上具有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单片机微处理器,所述氧气发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当前消防服外部温度达到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与所述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的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采取报警措施;用于将所述服外温度传感器和服内温度传感器所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服内温度传感器包括服内头部温度传感器、服内左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右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前胸温度传感器和服内后背温度传感器。所述防护头盔包括面罩,头盔的后端成型有帽檐,帽檐下方的头盔内壁上固定有防火披肩,面罩中部的内表面上有口罩,口罩的两侧边上分别可拆卸连接于面罩左右侧的侧边上;所述的口罩由纱布层,纱布层之间夹持有活性碳布层,纱布层的前端面上涂覆石墨烯涂层,面罩采用活动式面罩,前方用纳米技术的材料作防护罩,附有防毒面具功能的呼吸器,在面罩罩体的内侧周边有密合框,它是面罩与佩戴者面部贴合的部分或部件,由硅胶材料制成,在双目式和单目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与罩体主体是一个整体部件;在全脸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密合框的功能是将面罩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绝,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漏入面罩内部空间,保障防毒面具的呼吸系统正常工作,确保防毒面具的防护性能。所述手套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经纱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尼龙30~70%,聚碳酸酯30~70%;纬纱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长绒棉1~30%,聚磷酰胺纤维29~70%,聚丙烯29~70%,其制作过程为:步骤一、将尼龙、聚碳酸酯在梳解机中疏解并经混同机中混合均匀,纺纱机纺成30支~65支纱线,作为织布时的经纱;步骤二、将长绒棉、聚磷酰胺纤维、聚丙烯,在梳解机中疏解并经混同机中混合均匀;经纺纱机纺成20支~90支纱线,作为织布时的纬纱;步骤三、在织布机上用6~12根经纱与3~9根纬纱,采用3×3的T形交错织法,得到耐310~340℃耐火布。所述防护衣和防护服的材料由多功能防护织物层、阻隔层和吸附层组成。所述防护面罩罩体的内侧周边有密合框,由硅胶材料制成,在双目式和单目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与罩体主体是一个整体部件,在全脸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是一个独立的部件。所述手套部分的特殊材料为由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包覆玻纤、氨纶或钢丝制成。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手套的中指、食指、大拇指的指尖处,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手套的手腕处,显示器的下方设有电池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以及电池模块通过设置在手套本体内的感应电路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护衣左手腕部分附有与手机连接的具有蓝牙通话功能、显示功能的内置手环;所述防护面罩由纳米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温度报警功能的消防服具有普通消防服被动热防护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主动预警功能,消防服可精确采集服内外温度数据,并对高温情况进行报警,此外,指挥终端可通过无线传输实时监控火场消防员温度数据和报警状态,为火场指挥决策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支持,增强消防员火场救援效率,保障消防员生命安全,减少无谓牺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包括防护衣、防护裤、防护头盔和手套,所述防护衣和防护裤连为一体,防护面罩内具有氧气发生器,防护服上具有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单片机微处理器,所述氧气发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当前消防服外部温度达到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与所述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的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采取报警措施;用于将所述服外温度传感器和服内温度传感器所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服内温度传感器包括服内头部温度传感器、服内左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右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前胸温度传感器和服内后背温度传感器。所述防护头盔包括面罩,头盔的后端成型有帽檐,帽檐下方的头盔内壁上固定有防火披肩,面罩中部的内表面上有口罩,口罩的两侧边上分别可拆卸连接于面罩左右侧的侧边上;所述的口罩由纱布层,纱布层之间夹持有活性碳布层,纱布层的前端面上涂覆石墨烯涂层,面罩采用活动式面罩,前方用纳米技术的材料作防护罩,附有防毒面具功能的呼吸器,在面罩罩体的内侧周边有密合框,它是面罩与佩戴者面部贴合的部分或部件,由硅胶材料制成,在双目式和单目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与罩体主体是一个整体部件;在全脸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密合框的功能是将面罩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绝,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漏入面罩内部空间,保障防毒面具的呼吸系统正常工作,确保防毒面具的防护性能。所述手套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经纱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尼龙30~70%,聚碳酸酯30~70%;纬纱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长绒棉1~30%,聚磷酰胺纤维29~70%,聚丙烯29~70%,其制作过程为:步骤一、将尼龙、聚碳酸酯在梳解机中疏解并经混同机中混合均匀,纺纱机纺成30支~65支纱线,作为织布时的经纱;步骤二、将长绒棉、聚磷酰胺纤维、聚丙烯,在梳解机中疏解并经混同机中混合均匀;经纺纱机纺成20支~90支纱线,作为织布时的纬纱;步骤三、在织布机上用6~12根经纱与3~9根纬纱,采用3×3的T形交错织法,得到耐310~340℃耐火布。所述防护衣和防护服的材料由多功能防护织物层、阻隔层和吸附层组成。所述防护面罩罩体的内侧周边有密合框,由硅胶材料制成,在双目式和单目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与罩体主体是一个整体部件,在全脸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是一个独立的部件。所述手套部分的特殊材料为由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包覆玻纤、氨纶或钢丝制成。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手套的中指、食指、大拇指的指尖处,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手套的手腕处,显示器的下方设有电池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衣、防护裤、防护头盔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衣和防护裤连为一体,防护面罩内具有氧气发生器,防护服上具有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单片机微处理器,所述氧气发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当前消防服外部温度达到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与所述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的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采取报警措施;用于将所述服外温度传感器和服内温度传感器所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服内温度传感器包括服内头部温度传感器、服内左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右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前胸温度传感器和服内后背温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衣、防护裤、防护头盔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衣和防护裤连为一体,防护面罩内具有氧气发生器,防护服上具有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单片机微处理器,所述氧气发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当前消防服外部温度达到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与所述单片机微处理器相连的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采取报警措施;用于将所述服外温度传感器和服内温度传感器所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服内温度传感器包括服内头部温度传感器、服内左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右手温度传感器、服内前胸温度传感器和服内后背温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头盔包括面罩,头盔的后端成型有帽檐,帽檐下方的头盔内壁上固定有防火披肩,面罩中部的内表面上有口罩,口罩的两侧边上分别可拆卸连接于面罩左右侧的侧边上;所述的口罩由纱布层,纱布层之间夹持有活性碳布层,纱布层的前端面上涂覆石墨烯涂层,面罩采用活动式面罩,前方用纳米技术的材料作防护罩,附有防毒面具功能的呼吸器,在面罩罩体的内侧周边有密合框,它是面罩与佩戴者面部贴合的部分或部件,由硅胶材料制成,在双目式和单目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与罩体主体是一个整体部件;在全脸式面罩结构中,密合框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密合框的功能是将面罩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绝,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漏入面罩内部空间,保障防毒面具的呼吸系统正常工作,确保防毒面具的防护性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应急救援的多功能防护服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先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