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麻织物的改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要达到抗菌、抗皱、抗紫外线等多功能性的麻织物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麻纤维是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可再生性、生物降无毒无污染性的特点。麻纤维以其优雅的光泽、良好的吸湿放湿性和天然抗菌性而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等纺织品领域。但麻纤维存在易起皱、尺寸不稳定等缺点;而且在夏季穿着时,麻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也需进一步提高。随着新品种、高性能和多功能的纺织纤维材料不断出现,在客观上对麻纤维及其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发麻纤维及其制品的多功能化改性以及提高其附加值和性能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大方向。由于目前研制的功能整理剂大多依靠物理吸附附着在麻纤维及其制品表面,但是两者结合不牢固。因此麻纤维传统改性中,需要采用化学交联剂(树脂、乙二醛、有机硅和多元羧酸等)或偶联剂的“桥联”作用将其功能整理剂接枝到麻纤维上,从而达到改善麻纤维性能和赋予其功能耐久性的目的。然而,麻纤维传统改性存在一定弊端,如树脂或乙二醛整理后会使麻织物上残留和释放出甲醛,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而交联剂或偶联剂接枝改性的麻纤维表面不可避免地交联了一层化学物质,影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麻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麻纤维的预处理:将麻纤维加入到碱性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后,水洗,再将麻纤维放入酸性溶液中浸泡,再水洗,晾干后即得到碱化麻纤维;2)麻纤维的氧化处理:将配制好的高碘酸与步骤1)中得到的碱化麻纤维按浴比50:1进行混合,40~60℃水浴条件下进行避光反应,反应结束后,将麻织物取出并水洗,先将水洗后的麻织物置于丙三醇溶液中浸泡,然后再将其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洗涤晾干后即得氧化麻织物,备用;3)壳聚糖乙酸溶液的配制: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进行溶解,配制壳聚糖乙酸溶液,其中所述壳聚糖乙酸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麻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麻纤维的预处理:将麻纤维加入到碱性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后,水洗,再将麻纤维放入酸性溶液中浸泡,再水洗,晾干后即得到碱化麻纤维;2)麻纤维的氧化处理:将配制好的高碘酸与步骤1)中得到的碱化麻纤维按浴比50:1进行混合,40~60℃水浴条件下进行避光反应,反应结束后,将麻织物取出并水洗,先将水洗后的麻织物置于丙三醇溶液中浸泡,然后再将其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洗涤晾干后即得氧化麻织物,备用;3)壳聚糖乙酸溶液的配制: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进行溶解,配制壳聚糖乙酸溶液,其中所述壳聚糖乙酸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0.5~4%;4)壳聚糖改性氧化麻织物的制备:将步骤3)中配制的壳聚糖乙酸溶液与步骤2)中得到的氧化麻织物按浴比50:1进行混合,浸润后,水浴条件下持续搅拌1~2h,然后将麻织物水洗后置于烘箱中进行烘干,最后将其洗涤晾干后即得壳聚糖改性氧化麻织物,备用;5)茶多酚对壳聚糖改性麻织物的复合整理:将步骤4)中制备的壳聚糖改性氧化麻织物按浴比1:50投入到茶多酚溶液中,加热下持续搅拌1~1.5h,然后将麻织物水洗后置于烘箱中进行烘干,最后将麻织物洗涤晾干后即得复合整理的麻织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麻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碱性溶液为15~25wt%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酸性溶液为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张晓丽,杜兆芳,刘陶,刘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